則天挽歌
還應鼎湖劍,
千載忽同歸。
還應鼎湖劍,
千載忽同歸。
就像黃帝在鼎湖留下寶劍一樣,歷經千年,如今(武則天)也同樣逝去了。
鼎湖劍:傳說黃帝鑄鼎于荊山下,鼎成后,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乘龍升天,后世稱其地為鼎湖。這里用此典故,以黃帝喻武則天。
千載:千年,形容時間長久。
忽同歸:忽然一同逝去,指武則天去世
此詩應創作于武則天去世之后。武則天是唐朝重要的政治人物,她稱帝建立武周政權,在位期間有諸多政治舉措。她去世后,人們對其一生進行回顧和緬懷,此詩可能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以表達對她的追思。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武則天的離世。其特點是用典精妙,以簡潔的語言傳達出深沉的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武則天的態度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
金陵十月天始寒,北風獵獵野草乾。主人酌酒滿千石,座列吳姬氣若蘭。頻飛大白不知數,歌聲縹緲疏簾度。滿堂賓客醉欲狂,惟君與我醒相顧。君是璠玙白玉姿,連城鬻售正當時。予雖敗缺不可用,猶欲含光竊自奇。相與劇談幾夜半,銀河漸落奎壁煥。十年郁結為君開,三尺龍泉待君看。世事窮通何足論,丈夫樹立豈無門。杯盤狼藉客且散,彼此寸心私自捫。
兢兢戰戰彩云中,紫帶環腰道轉窮。書要自焚龍要捧,文人無骨可憐蟲。
季世尚游俠,使氣凌諸侯。就死輕一芥,含恩重山丘。荊卿觸秦怒,漸離重燕憂。小節若可尚,大義非良籌。嗟哉黃金臺,千古令人愁。
池面嫩荷初汎水,欄邊新筍欲齊檐。先生盡景論文飲,不覺斜陽已上簾。
野華復結實,同在一枝上。了知色即空,聊作因果相。
重重苦海沸狂波,問渡無方可奈何。恩意從頭翻作怨,禪心到底欲生魔。難追上士中慚甚,枉讀南華內熱多。宿業已知消未晚,拚將百劫住娑婆。
料理新陽在此朝,休文但覺帶寬腰。懶將漫刺巡門到,病怕時人舉酒邀。強裹青衫空自累,滿簪白發不相饒。冥心久矣隨天付,九轉還丹不用燒。人心天理兩相關,無奈花翁盡日閑。麗服靚妝紛拜節,弊衣短策自怡顏。已聞瞥爾尋幽去,又見陶然向市還。住世世塵塵不染,梅花好處即孤山。翛然僧舍一柴扉,淡泊如君眼底稀。山澤肯為仙骨瘦,襟懷自得遁身肥。有詩盈帙遮空橐,無酒留賓辦典衣。一棹稽山風雪里,便應興盡雪中歸。
宣宗昔行幸,游戲玉泉傍。立宇表巀嵲,開池荷芰香。波樓遞蹙沓,風松奏笙簧。百靈具來朝,落日錦帆張。萬乘雷霆動,千巖滅流光。綺繡錯展轉,翠旗沓低昂。法眷撞鐘鼓,宮女拭御妝。笙鏞沸兩序,星斗宿巖廊。至尊奉太后,國事付三楊。六軍各宴眠,百官守舊章。巡非瑤水遠,跡豈玉臺荒。嗚呼百年來,回首一慨傷。鳳騰赤霄暮,龍歸竟茫茫。山風撼網戶,紫殿生夜霜。退朝值休沐,我行暫翱翔。娟娟登岸林,慘慘度石梁。廢道哀湍寫,松柏間成行。啟鑰肅覽歷,過位增悲涼。積久灑掃缺,乳鴿鳴膳堂。舊時琉璃井,倒樹如人長。神巳佐上帝,教猶托空王。鈴磬颯鳴戛,晨昏禮相將。盤游非圣理,操縱在先皇。至今朝廷上,不改舊紀綱。
佳人在北燕,相望渭橋邊。團團落日樹,耿耿曙河天。愁多明月下,淚盡雁行前。別心不可寄,惟馀琴上弦。
秋風細細動青蘋,甘菊決明開漸新。禾黍登場雞犬靜,買魚沽酒醉比鄰。
山堂九夏無人到,策杖尋僧問石源。田盡樹連迷虎徑,云深溪斷見松門。當窗湖水浮衾枕,隔岫禪聲入夢魂。徙倚忽思珠海日,不知身已在高原。
目斷故園柳,身戀上林枝。吾當恨霜鬢,卿亦嘆蛾眉。兩地栽黃檗,辛苦不相知。入夢驚猧短,裁音托雁遲。惟馀子夜月,曾照流黃機。
平沙萬頃浩無垠,一陣風來總是塵。初訝瘴煙昏白晝,又疑宿霧翳青旻。風前欲語難開口,馬上相逢不見人。何日乞歸優詔許,清泉白石與為鄰。
陰晴未敢捲簾看,苦霧濛濛鼻為酸。政使病馀剛制酒,一杯要敵澇朝寒。
盆蓮開雨后,幽趣幾人知。藕出華峰頂,泉分太液池。受風香迸吐,傾日蓋頻移。爛熳西堂會,琴尊幸晚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