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馮魯川廉訪所藏米芾蕪湖縣學記為武養齋大令作
老顛潔癡深,祭裳滌藻火。想其俊逸情,禮法無一可。
何意仍書學宮碑,天馬能教羈靮施。蛇驚電發不可狀,鳳泊云紛信有之。
蕪湖月皎硯山潔,一刻揮成八尺碣。放衙脫帽踞胡床,正對石兄矜奇絕。
代州廉訪有拓本,滿紙糾蟠見春蚓。可憐墨寶易朝餐,仍似黃金擲虛牝。
君今何處得此書,莫令淚滴玉蟾蜍。
老顛潔癡深,祭裳滌藻火。想其俊逸情,禮法無一可。
何意仍書學宮碑,天馬能教羈靮施。蛇驚電發不可狀,鳳泊云紛信有之。
蕪湖月皎硯山潔,一刻揮成八尺碣。放衙脫帽踞胡床,正對石兄矜奇絕。
代州廉訪有拓本,滿紙糾蟠見春蚓。可憐墨寶易朝餐,仍似黃金擲虛牝。
君今何處得此書,莫令淚滴玉蟾蜍。
米芾癲狂癡迷至極,就像祭祀時洗凈祭服上的藻紋與火紋般純粹。能想象他那俊逸的性情,完全不把禮法放在眼里。沒想到他還書寫學宮的碑刻,就如同天馬也能被套上韁繩。他書法筆勢如蛇驚電發難以形容,又如鳳落云亂般的奇景確實存在。蕪湖月色皎潔,硯石潔凈,他一揮而就刻成八尺高的石碑。他下衙后脫帽坐在胡床上,正對著石兄(米芾愛石)炫耀這奇絕之作。代州廉訪有這碑的拓本,滿紙字跡如春天的蚯蚓盤繞。可惜這墨寶只能用來換一頓早飯,就像把黃金扔進了無用之地。您如今從何處得到這書法,可別讓淚水滴在玉蟾蜍上啊。
老顛:指米芾,米芾舉止癲狂,有“米顛”之稱。
祭裳滌藻火:祭服上有藻紋和火紋,這里表示米芾的純粹。
羈靮(dí):韁繩和馬嚼子,比喻約束。
八尺碣:八尺高的石碑。
放衙:官員下班。
胡床:一種可折疊的輕便坐具。
石兄:米芾愛石,呼石為兄。
廉訪:清代對按察使的尊稱。
春蚓:比喻書法拙劣,這里形容拓本字跡。
玉蟾蜍:文房用具,也指硯滴。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米芾是北宋著名書法家,其書法作品備受后世推崇。此詩可能是作者看到馮魯川廉訪所藏米芾《蕪湖縣學記》相關拓本或真跡,有感于米芾書法藝術以及墨寶的流轉遭遇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米芾書法的俊逸奇絕,同時為其墨寶不被珍視而惋惜。它突出了米芾書法的藝術價值和獨特風格,在展現對古代書法藝術關注方面有一定意義,體現了作者對文化瑰寶的重視。
幾日春風欲釀芽,今宵夢醒對空椏。慣見溫柔成往事,長攜寂寞到天涯。行役人間終是客,漂流欲海更無家。此生偏抱茫茫恨,葬盡未開先隕花。
讀書林下寺,不出動經年。草閣連僧院,山廚共石泉。云庭無履跡,龕壁有燈煙。年少今頭白,刪詩到幾篇。
雨晴秋色滿長安,月貫黃云百寶團。見說清光天下共,不圖今夜客中看。天垂紫禁星河淡,江繞金城風露寒。吹斷碧簫丹桂發,玉人何處倚闌干。
惟農之業,可以恒久。賢者避世,亦惟耕耦。嗟爾士女,盡力南畝。租稅莫逃,勿為游手。
兩山南北詩三百,付與秋風趙倚樓。忽憶老逋墳下路,梅花夜雪上孤舟。鳳凰城里花如海,選集諸人守部門。此老久漁雙腳浪,島煙湖霧又黃昏。
一日相思似九秋,百壺芳醑豈消憂。魂歸南國迷黃壤,月戶云窗許暫留。
每逢春來長如病。玉容瘦、薄妝相稱。雙歡未經成孤令。奈厚約、全無定。眾禽啾唧聲愁聽。相思事、多少春恨。孤眠帳外銀缸耿。透一點、爐煙暝。
巴水雪消流浩浩,三峽猿聲啼不了。舟人掛帆南斗低,斑竹林深雞唱曉。大船小船相逐來,小船先待大船開。黃陵廟前風浪惡,小船還依大船泊。共禱龍神拋紙錢,珓杯兇惡聽巫言。但祝遠人心地好,烏紗巾上有青天。
煌煌桴鼓引雙旌,道是天孫大禮成。金鏡南飛光欲半,銀潢西去寂無聲。佳期一夕人誰見,別思千年恨未平。最怪河東五星麗,應嫌抱拙要中更。
廬峰倒插玻璃盤,津山暗拓榑桑魂。煙青濤白玩今古,我回倦眼摩秋垠。晚風蘋蓼生寒意,明湖淡引滄浪思。逸人廬并蠡水濱,搴杜若兮折菱芰。胸中水鏡氣孤絕,獨噓籟竽向空澈。相娛酌我甕頭春,莼菰羹糝嚼冰雪。窗燈宵寂哦新詩,詩心默默長憂噫。迷陽未肯酺糟醨,陸沉幾槧今何為。
一雨初回晚霽開,閒庭幽敞共徘徊。水邊涼氣生衣袂,花外新香入酒杯。作客十年人幸健,問天今夜月當來。獨憐故國關山遠,萬里清秋起暮哀。
庭梧昨夜試新霜,墜葉成丹蝶已黃。更堪羌笛城頭起,一片關山在夕陽。
周分陜右開燕日,秦廢侯家徙漢年。南國棠陰猶蔽芾,東陵爪蔓正芊綿。蒼波吐月珠還浦,紫電沖星劍倚天。藉甚公孫望千載,書藏萬卷有青氈。
何處認前身,古木生幽壑。一夕贈佳人,擬向云中掠。何事懶梳頭,煩惱絲絲落。從此怯青絲,匣底長蕭索。
細草緣蹊軟,晴朝步屟遲。往來深樹里,啼鳥不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