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青溪小飲
玉檻銀屏曲徑通。芳春收得入簾櫳。云在妝臺山在鏡。探聽。杏花消息雨聲中。
九十韶光疑是夢。春凍。街頭已見賣花紅。拚與插花人一醉。留意。到頭無計奈春風。
玉檻銀屏曲徑通。芳春收得入簾櫳。云在妝臺山在鏡。探聽。杏花消息雨聲中。
九十韶光疑是夢。春凍。街頭已見賣花紅。拚與插花人一醉。留意。到頭無計奈春風。
玉石欄桿和銀色屏風由曲折小徑連通。明媚春光透進了簾櫳。云朵映在梳妝臺上,山巒如在鏡中。我在雨中探聽杏花的消息。九十天的美好春光仿佛一場夢。春寒未消,街頭已有人在賣鮮艷的花。我甘愿和賣花人一同沉醉,用心留意,可終究無法留住這春風。
玉檻銀屏:玉石欄桿和銀色屏風,描繪華麗的環境。
簾櫳:窗簾和窗欞,代指窗戶。
妝臺:女子梳妝的臺子。
九十韶光:指春天的三個月,約九十天,韶光即美好的時光。
春凍:初春的寒冷。
拚:同“拼”,甘愿、不顧惜。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中對春光的描寫和感慨來看,可能創作于春天,詞人在青溪小飲時,看到春天景色,觸發了對時光易逝的感觸。
這首詞主旨是感嘆春光易逝。其特點是詞風婉約,景色描寫細膩,情感表達含蓄。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詞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情感的敏銳捕捉。
黃紙淋漓字似鴉,即今真個是還家。
園廬漸近湖山好,鄰曲來迎鼓笛嘩。
籩實傍籬收豆莢,盤蔬臨水采芹芽。
皇家養老非忘汝,不必青門學種瓜。
尋,
簾外無端墮玉簪。
籠燈去,
休待落花深。
霰集瓦跳鳴,風橫窗竹聲。陰來由有漸,落地勢難平。龍具愁終夜,鶉衣起遲明。兒時故狂甚,老境只寒生。
臘里逢三白,詩中得數書。書生真有癖,習氣果難除。更上高樓望,聊將遠目舒。天災如可弭,凍死未憂余。
舊褐猶堪著,晨炊不待營。江磯有漁者,山徑亦樵行。爾勿資閒詠,渠應甚苦生。還家對妻子,半菽與藜羹。
戶戶薪充纊,家家爐作床。懸知火明暗,是系體炎涼。為俗陋至此,斯民真可傷。詔條先勸課,王政本耕桑。
夜久寂無聽,曉來微有聲。雞鳴疑遠墅,鼓動忽孤城。異縣留妻子,殊方老弟兄。懷哉一斗粟,于汝豈無情。
歲月催人鬢發斑,
每從吟詠過年關。
今朝又是年關到,
忙里年關我獨閑。
飛來峰高攀不上,
冷泉水深飲不竭。
衲僧到此擬奚為,
盡力神疲好休歇。
媧鼎何年潑余汁,化作猙猙神虎立。
風雷一嘯破溟濛,山鬼野狐應夜泣。
聳肩側視幾回癡,百竅玲瓏琢削奇。
玉裂冰紋苔繡鐵,祗留皴法米家知。
高呼石丈石無語,石若有情應共吐。
何事空山老歲華,暮迎秋月朝秋雨。
愛而不忍便棄捐,以手拍之聲鏗然。
誰信神奇有如此,故令冷落伴荒煙。
我不能談經令汝頭自點,又不能大袖納汝避俗眼。
振袍且下深深拜,從此相思知不淺。
花外東風,吹過斷橋,香到春山袖底。甚晚徑馀寒,畫闌猶倚。
應是憐春欲去,看萬點、飛紅斜陽里。冶游散后,深深蝴蝶,綠煙垂地。
憔悴。更無計。聚鏡角愁痕,遠山眉意。教燕子休歸,小窗須閉。
只有楊花未醒,化一縷、春痕隨流水。怕片霎、殘夢溪西,又聽倦鶯啼起。
羽肅肅,鳴雍雍,江南江北秋思同。
秋思中人無避處,風酸月冷江流去。
雁奴亦良苦,群雁不我馮。
夜深炬火滅復明,舉網掩盡蘆花翎。
暴雨山頭落,
排山水勢惡。
上流勿與爭,
少立待其涸。
設鐸歸來未二毛,竟從退跡托蓬蒿。堂開馬帳生徒集,門對龜山道脈高。某壑某邱真福地,一觴一詠即名豪。何時得訂登臨約,健步尚欣免杖操。
為慕名山舍故邱,盈盈一水隔前洲。避囂正愛門羅雀,買勝真同地爽鳩。古寺鐘沈獅子吼,疏林日暮鳥聲幽。好將崖壁磨書字,傳與后人景舊游。
十二年前此樂群,石床蘿徑葉紛紛。
死生慚負延陵劍,篋笥空存鄴下文。
山色茫茫看落日,秋陰漠漠但寒云。
道山亭即山陽路,鄰笛凄清不忍聞。
秋復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復秋。
青螺涌出海之隅,又逐丹青上畫圖。萬壑晴光濃欲滴,一痕秋意淡疑無。下窺溟渤波濤壯,東望羅浮島嶼孤。我有滿懷游覽興,可堪弱水隔蓬壺。
狂瀾赴海勢滔滔,倒障青螺出浪高。日照千崖生紫翠,雨來萬壑瀉波濤。拾遺價重名逾重,水部文豪興亦豪。泉石知音非偶爾,題詩寄賀此山曹。
鹿門隱士肯浪出,荷蓧丈人行不逢。
朝陽晝雨霽復暝,香山無路云重重。
峰頭揮手笑紅塵,
天入雙眸洗翳昏。
萬里西風熟粳稻,
白云堆里著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