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杜刺史游百萬湖因芙蓉盛開艤舟湖中主翁蘇原山人攜尊以賞之散后蘇原贈以佳章遂次韻以答謝云 其三
節逢寒露風初凜,景入秋深山色臞。
欲就閭閻訪隱逸,恐驚村巷罷傳呼。
叢花作伴堪乘興,斗酒相須不用沽。
借問東君誰得似,賢哉廣受漢農夫。
節逢寒露風初凜,景入秋深山色臞。
欲就閭閻訪隱逸,恐驚村巷罷傳呼。
叢花作伴堪乘興,斗酒相須不用沽。
借問東君誰得似,賢哉廣受漢農夫。
時節到了寒露,秋風開始凜冽起來,秋意漸濃,山色顯得清瘦。我想要到民間去尋訪隱士,又怕驚擾了村莊而停止呼喊。有花叢相伴足以乘興游玩,有美酒相陪也無需去買。試問誰能像春神東君一樣呢?賢德的蘇原山人就如同漢代的疏廣、疏受這兩位隱退的賢士啊。
寒露: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氣溫較低。
臞(qú):消瘦。
閭閻(lǘ yán):指平民居住的地方。
隱逸:指隱居的人。
傳呼:呼喊。
斗酒:指酒。
沽:買。
東君:春神。
廣受:指漢代的疏廣、疏受叔侄,他們功成身退,不貪戀富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是在寒露時節,詩人與杜刺史同游百萬湖,因芙蓉盛開而停留湖中,蘇原山人攜酒共賞,之后蘇原贈詩,詩人次韻答謝。當時社會環境可能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情逸致與友人游玩。詩人創作此詩時心境閑適,對眼前的秋景和與友人的相聚感到愉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與友人相聚的喜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窮達看來是偶逢,蒼天影響竟夢夢。老親菽水貧能樂,浮世風波夢亦慵。白骨終須隨劫化,黃金何用覓侯封。試看舊日豪華地,斷礎荒煙積翠重。
涼風吹庭樹,天地何蕭索。玄蟬寂不鳴,群鳥飛相失。寒氣日以至,誰能無家室?驅車望江介,道路焉可述。河濟無安流,原野皆蕩潏。稷黍寧復遺,草木但蒙密?;⒈獰o時號,蛇龍多夜出。對此不能言,懷人易成疾。遠行去鄉邑,單棲無匹儔。黃鵠鳴中天,夙昔乖所求。東西無恒舍,南北異遨游。同居更離處,誰能心不妯。日月逝無厭,弦望疾若流。咫尺踰千里,翹思若三秋。白露凄以降,寒風忽我遒。蘭芳委巖谷,蔓草靡道周。君子多思念,感物諒懷愁。河海豈無梁,風波安可由。且復加餐飯,無為增隱憂。
春城閉重門,夜館耿孤燭。默坐方悄如,柝聲遞相續。擁衾未成眠,伴我只僮仆。微雨恣飄揚,寒花結群玉。員丘歲有事,大駕朝出宿。明當還法宮,天意亦可卜。清道少浮塵,龍車為膏輹。郊南咫尺地,宿麥芽已綠。愿言同發榮,皇恩被陰谷。
桂香泛泛滿秋風,十里沙溪一望中。景物隨時慰牢落,羈臣那解感飄蓬。
昨報三吳客,將尋五岳游。薜蘿應制服,春水正宜舟。二室云中峻,三花煙外浮。住居吾幸邇,先肯到嵩丘。
雙峽凌虛一線通,高巔樹果拂云紅。青天萬里知何限,也伴藤蘿鎖峽中。
天子門生果負心,熏馀國老共嗚喑。中涂丐馬勞鞭抶,當道誅蛇那可禁。南北司分爭兔窟,東西地隔阻魚鬵。誤止沙陀忠憤銳,自甘鐵鎖少陽深。乞巧樓登空伏劍,闌干蹋罷強驅骎。敕使衛兵仍一黨,貞臣義旅孰同岑。歇后清詩應作曲,月馀誇口尚為霖。起復無麻愁迫債,侑觴執板望知音。蚰蜒壕下圍翔鳳,紇干山上少棲禽。數囊腐首銷群怒,三仗平安解若林。黃衣幼弱供除掃,內省冤號速閉瘖。拒狼進虎俱投肉,辭李依朱總赴燖。楊柳歌詞虛索和,大家夫婦且長斟。到頭英氣歸何處,繞柱單衣受逆鐔。流濁流清終并沒,九王九曲又偕沉。濮州司馬人遙聽,獨賦香奩淚滿襟。
故鄉寧不死,嗟爾沒邊州。野水遼天遠,寒山海樹秋。芳城書店悄,殘日穗帷幽。惆悵吞聲別,誰堪久淚流。
流螢閃欲盡,耿耿明秋河。寸心一尺水,日夕增高波。眾籟發虛聽,如聞燕趙歌。千葉萬葉風,高枝低頭頗。疑懷多無端,一念一著魔。千秋皓月魄,四時色不磨。對之忽有會,將影相婆娑。盈樽酒獨酌,一杯一杯過。頹然著勝地,仰首天嵯峨。
不得吾山臥翠霞,西行行遍海之涯?;痫L地水雖非我,南北東西總是家。驛騎親馳涉弱水,星軺躬駕過流沙。惟期圣德漸遐邇,不憚龍庭萬里賒。
天寒院自幽,客散人逾獨。呼兒掩書罷,步庭玩苔綠。非懷高世心,為愛山中宿。
幽居念無極,乃在天地先。兩儀既肇位,寒暑互推遷。庖犧鑿理窟,馬畫斯播宣。三才本一貫,孰能窺其玄。
飛構臨通衢,戶牖結疏綺。上有離思婦,日昃停機杼。俄而發朱弦,逸響碧云里。宛轉弄古調,不惜勞纖指。借問此何音,云為變古徵。豈無往來客,何人為側耳。掩抑因罷彈,泣涕零如雨。愿買生黃金,隨形鑄鐘子。
肉黃皮皺發毛枯,一病支離困壯夫。痛要小奴搥臂膝,冷尋破帽聚頭顱。鄰翁教誦禳災咒,道士來書禁瘧符。車轍馬蹄勞客問,藥囊糜椀乏吾須。
晚晴鴝鵒自相語,春冷海棠猶未花。把酒排愁先畏病,擁衾作夢欲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