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杜刺史游百萬湖因芙蓉盛開艤舟湖中主翁蘇原山人攜尊以賞之散后蘇原贈以佳章遂次韻以答謝云 其一
秋菊盈盈九月天,木蓮湖上亦呈鮮。
飄如西子纏綃舞,艷似真妃帶酒眠。
偶對芳姿呼二妙,卻逢具眼號雙賢。
從今作古風流遠,未遇知音莫漫傳。
秋菊盈盈九月天,木蓮湖上亦呈鮮。
飄如西子纏綃舞,艷似真妃帶酒眠。
偶對芳姿呼二妙,卻逢具眼號雙賢。
從今作古風流遠,未遇知音莫漫傳。
九月的天空下秋菊盈盈綻放,木蓮湖上的芙蓉也鮮艷奪目。它飄飛的姿態好似西施裹著薄紗起舞,艷麗如同楊貴妃帶著醉意入眠。偶然面對這美好的花姿,稱它們為二妙,又遇上了有識見的兩位賢才。從此這風流韻事將流傳千古,若沒遇到知音可不要隨意傳播。
盈盈:形容秋菊茂盛、美好的樣子。
木蓮湖:詩中的湖名。
呈鮮:呈現出鮮艷的色彩。
西子:指西施,春秋時期越國美女。
真妃:指楊貴妃,唐玄宗的寵妃。
二妙:指秋菊和芙蓉。
具眼:有見識、有眼力。
雙賢:指杜刺史和蘇原山人。
漫傳:隨意傳播。
從詩題可知,在秋日,詩人與杜刺史同游百萬湖,因芙蓉盛開而停舟湖中賞景,蘇原山人攜酒共賞,之后蘇原贈詩,詩人便次韻答謝。推測當時社會環境相對安定,文人之間有雅集唱和的風氣,詩人在這樣的氛圍中,與友人一同享受自然美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秋菊和芙蓉,記錄與友人的雅集賞景之事。其突出特點是運用比喻和用典的手法,語言優美華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學創作風氣。
剎塵一掃,大小量空,念劫兩融。前后際斷,不離當處,圓應無窮。安住是中,周施不怠。
心事深深添鬢雪,幽人樓上對霜星。寫詩未得春風句,走筆難成醉尉形。一紙秋聲味蕭瑟,半規銀魄嘆零丁。此身自比梅花傲,洗盡鉛華骨里馨。
舊歲新年又送迎,沿河幾日柳青青。凍蠅自暴窗前日,奮翼難穿紙一層。身困守,意飛騰,醒時卻夢夢時醒。楞嚴一卷從頭會,不會無生會有生。
青青梅子故園春,嚼破微酸帶淺顰。誰信梢頭如豆小,意中消息久懷仁。
月殿移根入帝鄉。風流猶是舊時妝。猩血染成丹杏臉。濃點。郁金籠就赭衣黃。浪說錦城元自少。不道。只今何啻五枝芳。試問司花誰是主。傳語。且煩都與十分香。
寶劍青驄馬,秋高出塞行。田公新受律,武子舊傳兵。鼓角邊云慘,旌旗海日明。穹廬莫南徙,中國有長城。
內景元從太素分,空花無際住繽紛。室生虛白光疑月,膚達中黃氣若云。玉局降神從地見,寶珠遺響自天聞。碧桃木老春常在,方外誰能識隱君。
微鐘生暝色,遠舍舂正急。空檐暮雨歇,偶然有馀滴。危坐久無言,童子了不識。
致飾雖云賁則亨,含章內照乃為真。離明外附天光發,艮止中存道體純。玉質未雕虹貫日,素功后繪物生春。也應笑我元猶白,不比羔羊正直人。
軍衙馬足起黃埃,門掩西風夢正回。自入燕關人世隔,隔墻忽送市聲來。
六時佛火明珠綴,午后茶煙出翠微。縈砌乳泉梳石發,滴松銀露洗墻衣。
遙揖山靈感物華,翠微深處欲移家。千峰列戟疑無地,一澗浮春忽有花。世外丹青開棟宇,空中雞犬隔煙霞。歸裝尚橐宮衣在,村釀猶堪幾度賒。
南國傳經地,東風應律天。隨鶯過別院,振鷺愧瓊筵。酒氣花間出,歌聲竹外傳。興酣還卜夜,改席向湖煙。
百花開盡蝶蜂去,繞屋團團杏葉陰。除卻平生我與我,世上誰人識此心。
芳園帶草堂,深廣踰千步。花木四時春,云霄多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