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會曲
何處送客洛橋頭,
洛水泛泛中行舟。
可憐河樹葉萎蕤,
何人送客故人情,
故人今夜何處客。
何處送客洛橋頭,
洛水泛泛中行舟。
可憐河樹葉萎蕤,
何人送客故人情,
故人今夜何處客。
在洛橋的哪個地方送別客人呢?洛水悠悠,船在水中前行。可惜河邊的樹葉已經繁茂。是何人送別客人,飽含著故舊之情啊,而故人今夜又要到哪里去做客呢?
泛泛:水流蕩漾的樣子。
萎蕤:草木茂盛、枝葉下垂的樣子。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可知是在洛橋送別友人時所作。可能當時社會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人們之間的交往頻繁,送別也是常見之事,詩人在送別時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送別友人的不舍與牽掛。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送別詩的常見情感和表現手法。
半岳摧峰憐二謝,孤墳宿草已蒙茸。自嘆蔡邕今老矣,銘言獨不愧林宗。
開元天子樂升平,肯向華清戒履冰。縱有浯溪溪上石,元郎何意頌中興。
百丈飛泉掛一亭,巖欄危坐俯冥冥。松身獨表諸天白,石氣寒噓太古青。澗草無心來鳥啄,梵潮如夢起龍腥。元壇真宰愁何事,滃涌爐香會百靈。
營盤風軟凈無沙,乳餅羊酥當啜茶。底事燕支山下女,生平馬上慣琵琶。
軒轅上天去,群臣從者誰。不得攀龍駕,長思來鳳儀。山頭候子晉,海上逢安期。贈以五色棗,酬以九莖芝。仙人去已遠,重來期此時。
奇才間氣,應不是、三代后來人物。學海文林,曾覽盡、禹穴泰山魯壁。星斗胸羅,煙云筆涌,不擬賦梁園雪。勛名德望,中朝共仰瑰杰。此日位列三臺,從容弘化理,佐天生發。雅范光儀,愧顓蒙、鄙吝為公消滅。世路縱橫,盡風塵擾擾,不侵毫發。碧潭秋水,驪龍獨抱明月。
山色湖光,宜雨宜晴,春來惱人。笑勞生強半,登臨有興,身司筦庫,所向無親。馬服車轅,鷹罹絳鏃,也算人間一度春。渾無賴,怕岸花汀草,彈指成塵。朋簪樂我天君。更不管、長須喜與嗔。任把酒論文,且行且止,幕天席地,誰主誰賓。敬德猖狂,舂陵笑傲,延壽丹青畫不真。歸鞍好,向梅山東下,數點行云。
小橋秀絕。露濕芙蕖花上月。月下人人。花樣精神月樣清。誰言見慣。到了司空情不慢。丞相瞋無。若不瞋時醉倩扶。
有弟書來喚我歸,客情偏覺雨聲知。恰當濁浪粘空際,正是青山到夢時。
欲償一歲苦,且盡今夕歡。呼兒舉明燈,粲粲羅杯盤。村酤亦殊釅,薄飲聊辟寒。語笑雜莊諧,中懷潛一嘆。自維瓠落姿,百憂催鬢殘。抵死固書城,外誘豈足干。先公禮堂業,不墜良獨難。為學與作人,跬步虞冰淵。喪亂驚接踵,屢逃鋒鏑端。骨肉還鄉園,托蔭虛半椽。兒長過我頭,頗復知時艱。娶婦更將雛,或解方衰顏。豚蹄及菜根,隨遇齊可安。但期飽無愧,毋慮饑將殫。朔陲蚩霧深,方邑血重殷。吾輩信可修,幸民能茍全。呵壁叩天心,福禍宜轉關。勉旃堅所守,長夜非漫漫。
病語無心復惜秦,護持白業五臺賓。往時赤壁好風月,俱助兩郎詩句新。
泉形如盌水波圓,一勺之多可悟全。試看靈湫輕灑處,甘霖頃刻遍秦川。
我今天目來,坐雨三日飯。乘霽暫登臨,勝景歷未半。禮佛眾則同,攀天結孤愿。韋杵定何心,秋云暗前殿。
青州從事懶行縣,白水真人不造門。時作藥山遮眼計,尋僧煮茗過祇園。
古柳維舟帶暝陰,夜寒剪剪到衣棱。客中不覺年華換,小市人家已試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