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小春天氣薄寒輕,屋角猶聞蝘蜓鳴。
紀載空傳冬入蟄,眼看壁上竟橫行。
信書畢竟不如無,目擊身經事事殊。
寄語揮毫吟詠客,再休依樣畫葫蘆。
小春天氣薄寒輕,屋角猶聞蝘蜓鳴。
紀載空傳冬入蟄,眼看壁上竟橫行。
信書畢竟不如無,目擊身經事事殊。
寄語揮毫吟詠客,再休依樣畫葫蘆。
初冬時節天氣微寒,還能在屋角聽到蝘蜓的叫聲。記載上說蝘蜓冬天會蟄伏,可我親眼看到它在墻壁上橫行。確實是盡信書不如無書,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事情和書上寫的大不相同。我想告訴那些舞文弄墨的文人,別再照本宣科、依樣畫葫蘆了。
小春:指農歷十月。
蝘蜓:一種爬行動物,類似蜥蜴。
紀載:即記載。
蟄: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
依樣畫葫蘆:照著真葫蘆的樣子畫葫蘆,比喻刻板地照著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在生活中觀察到蝘蜓的實際情況與書本記載不符,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反映出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人盲目迷信書本、缺乏實踐精神的現象。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實踐出真知,不能盲目迷信書本。其特點是從生活小事入手,以小見大,揭示深刻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務實的創作態度。
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
若真達不疑之道,礙他銅盤不打老鼠。
所以抽身入,還從屋里來。報教臺凳穩,聊且勸三杯。
兄呼弟喚殷勤處,留得兒孫辨劫灰。
午過青山渡,揚鞭入洞霄。
旁觀昔隱跡,信步冷泉橋。
說簡金龍古,仙風道古饒。
小軒曾寄宿,秋雨鬧芭蕉。
今朝九月初五,天色半晴半雨。
衲僧鼻孔眼睛,切忌和泥合土。
惺惺直是惺惺,靈利不妨靈利。
等閑問著十人,五雙不知落處。
良時漸近一歸新,人物熙熙樂此春。
石磴屈盤登絕頂,巖高虛寂斷纖塵。
登臨疑是壺中景,談笑真同物外人。
可是英靈招隱逸,芳名千載起茲辰。
柏子香中閉凈坊,為君著屐弄秋陽。
老來見事如無事,節里隨鄉且入鄉。
但可炊糜傾兔褐,何妨撚菊泛鵝黃。
九仙坐想群賢集,不數龍山事渺茫。
今朝正是四月八,凈飯王宮生悉達。
吐水九龍天外來,捧足七蓮從地發。
點胸點肋獨稱尊,大口開張自矜伐。
都盧往世七旬余,四十九年恣忉怛。
賴有云門老跛師,一棒當時要打殺。
人人盡道報佛恩,將此深心奉塵剎。
莫戀凈潔處,凈處使人困。
莫戀快活卜,快活使人狂。
如水之任器,隨方圓短長。
放下不放下,更請細思量。
三界與萬法,匪歸何有鄉。
若只便恁么,此事大乖張。
為報許居士,家親作禍殃。
豁開千圣眼,不須頻禱禳。
夫君抱清節,獨秀不求知。
晉鄙多薰德,閿鄉早出奇。
功名天靳惜,正直自扶持。
賴有仁風在,朱轓兩郡遺。
四十才名重,歸來白髪侵。
一官駒在谷,有子鶴鳴陰。
賸著潛夫論,今亡子敬琴。
送車知幾兩,松壑助哀音。
獨秀聲名楚水東,妙年騰達俊游中。
文昌寓直風云近,神武歸來猿鶴同。
居士人非禪板寂,少微星暗寶函空。
知心不必悲生死,欲向何方覓是翁。
蘭玉無偏愛,衾裯不忍欺。
甘辛同逆旅,生死獨先知。
馬鬛苔封合,魚機寶帳遺。
酸風入松槚,空作暮山悲。
粹德山藏玉,高標木秀林。
三朝侍楓禁,列郡憇棠陰。
文翰家聲在,規模國計深。
蓋棺頭正黑,空負濟時心。
人言棒頭出孝子,我道憐兒不覺丑。
長蘆長老恁么來,妙喜空費一張口。
從教四海妄流傳,野干能作師子吼。
孰云無物贈伊行,喝下鐵圍山倒走。
妙齡擢秀如黃童,借甚詞林振古風。瀾翻千載常在口,磊落萬卷獨蟠胸。
不將龜筮論從逆,獨向詩書有高識。琳宮乞得十年閑,可但新詩勝疇昔。
一麾自詭治東萊,洗眼看公手重拭。疲氓按堵身暫休,黠吏垂頭聲不出。
人言功效真卓爾,歸近高堂渾含喜。喜公才氣更難量,致君要著巖廊里。
秋云漠漠向空飛,颯颯涼風生桂枝。馬蹄又踏東川去,盤水洋洋可樂饑。
我今作吏愧無補,夢寐林泉那得歸。會袖手版付丞相,卻掃庭闈戲彩衣。
卜鄰僅許依仁里,與子艱難共生死。釣竿伴我訪滄溟,沮洳定無三尺鯉。
這僧問趙州,趙州答趙州。
得人一馬,還人一牛。
人平不語,水平不流。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好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