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次韻二首
無情歲月自消磨,客里逢秋感更多。白發蒼顏俱老矣,清風明月奈愁何。
坡仙起舞留新句,李白停杯發浩歌。他日倘能追往跡,桂花香里挹金波。
皎皎豐姿玉就磨,娟娟秋水好懷多。客邊清事應如昨,囊里新詩復幾何。
習靜漫成蝴蝶夢,等閒猶憶扊扅歌。床頭剩有樽中綠,醉飲鯨翻滄海波。
無情歲月自消磨,客里逢秋感更多。白發蒼顏俱老矣,清風明月奈愁何。
坡仙起舞留新句,李白停杯發浩歌。他日倘能追往跡,桂花香里挹金波。
皎皎豐姿玉就磨,娟娟秋水好懷多。客邊清事應如昨,囊里新詩復幾何。
習靜漫成蝴蝶夢,等閒猶憶扊扅歌。床頭剩有樽中綠,醉飲鯨翻滄海波。
無情的歲月自然地消磨著時光,客居他鄉逢到秋季感慨更多。頭發變白容顏蒼老都已老去,面對清風明月又怎能消解憂愁。蘇軾曾起舞留下新的詩句,李白也曾停杯發出豪邁的歌聲。日后倘若能追尋前人的蹤跡,在桂花香里舀取那月光。你皎潔的風姿如美玉打磨,美好的情懷如娟娟秋水。客居在外的清雅之事應該還如昨日,囊中又有了多少新詩呢。安于清靜不知不覺做了個蝴蝶夢,不經意間還憶起那扊扅歌。床頭還剩下酒,我要像鯨魚翻起滄海波浪般盡情暢飲。
消磨:逐漸消耗、磨滅。
坡仙:指蘇軾,后人稱其為坡仙。
浩歌:放聲高歌。
挹:舀取。金波:指月光。
豐姿:美好的姿態容貌。
娟娟:形容姿態柔美的樣子。
習靜:習慣于清靜生活。蝴蝶夢:出自《莊子·齊物論》,這里指虛幻的夢境。
扊扅歌:相傳春秋時百里奚為秦相,其妻以琴歌相認,歌中有“百里奚,五羊皮……扊扅(門閂)炊,扊扅炊”之語。
樽中綠:指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客里逢秋”可推測詩人當時客居他鄉。在中秋佳節,看到時光流逝,自己容顏老去,又聯想到古代文人的風采,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客居他鄉的愁緒和對時光的感慨。其特點是引用典故豐富,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細膩情感和文學素養。
信馬蘇公堤上行,水邊鷗鷺不曾驚。春波滿眼湖光細,花片飛來雨點輕。天上碧云如有詠,樓中紅袖謾多情。牧之老去狂心歇,總把風流付后生。
三千宮額翠云房,洗褪鉛華淺淡妝。仙掌月明應自怨,東林夢遠為誰芳。波澄夜靜花無影,露冷風清玉有香。舞罷霓裳誰得似,六郎清瘦比何郎。
月滿珠宮露滿階,鞭鸞羽客上瑤臺。香浮明水仙壇靜,云散秋空桂殿開。靈鶴有聲通碧嶂,蟠桃留影印蒼苔。想君他日蓬萊上,應對清輝寄遠懷。
鮫淚滴青天,萬樹珠相亞。惟應拙宦人,不作達官怕。
斷岸馀衰柳,輕舟泊淺沙。西陵南下路,多是野人家。
已分依人老,猶期振袂還。有愁供白發,無力買青山。北駕方傳蹕,西師已度關。孤臣憂國淚,東首落馀潸。
山徑崎嶇落葉黃,青松疏處漏斜陽。鳴禽無數聲相應,一陣微風野菊香。
洞里乾坤只手開,卻將云物捲歸來。茹芝本是藏書地,面壁原非舉鼎才。謾謂丹爐拋紫蓋,祗從鐘鼓隱樓臺。五更天霽云開際,頓見桑田辟藁萊。
赤貧一躍成君主,若謂鹍鵬即此公。卓見非因生相異,良籌多賴握機聰。殺人頗恨快刀狠,治蛀寧無猛藥攻。莫管后曹存詬病,能匡天下亦英雄。
東老回仙跨鶴歸,同庵卜筑繼其馀。自緣不睹榴皮字,想像祇園蔓草書。
滿眼春風捲暮陰,五噫歌罷更沈吟。十年萬事沒孤鳥,百念一時生寸心。芳草不隨鶯燕老,好山依舊水云深。遙憐野鶴高飛去,夜夜投棲何處林。
停策玉河邊,清歌盡日妍。最憐林是竹,真有酒如泉。山月淡未出,野花紅欲然。相看興不減,何必晉人賢。
昨日才聞叫子規,又看青子綠陰時。秋娘勸早今方信,杜牧來時已較遲。脫當不歸魂冉冉,濺枝空有淚垂垂。淹留墻角嫣黃甚,暴殄芳菲罪阿誰。
南朝幾度繁華,興亡總在斜陽里。雞籠禮樂,臨春綺宴,都歸鐵騎。慟哭新亭,圍棋賭墅,祇存詩意。看今朝偉業,長虹十里,騰碧浪,穿云起。未老壯游來此。有詞人,才華無際。鸞箋彩筆,縱橫疏宕,豪情自喜。酹酒傾杯,迎風長嘯,平章青史。惟姮娥踏月,夜深入戶,見胸中秘。
萬疊青山百尺樓,倚欄空翠潑雙眸。波澄碧簟鋪沙際,霜重紅綃剪樹頭。玉洞月明丹火冷,寶壇風細劍光流。平生作客多秋興,便擬登臨賦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