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質軒先生之文昌司訓
之子吾鄉彥,明經邃古今。
玉堂曾品第,瓊海拜儒林。
出處關垂教,榮枯少絆心。
春風無限好,須耐歲寒侵。
之子吾鄉彥,明經邃古今。
玉堂曾品第,瓊海拜儒林。
出處關垂教,榮枯少絆心。
春風無限好,須耐歲寒侵。
這位先生是我同鄉的才俊,精通經義,博古通今。曾在翰林院接受品評,如今到瓊海去做儒林之師。他的進退關乎傳道授業,個人的榮辱很少能牽絆他的心。春風無限美好,但也要能經受住歲寒的侵襲。
之子:這個人,指林質軒先生。鄉彥:同鄉的才俊。
明經:精通經義。邃:深,精通。
玉堂:翰林院的別稱。品第:品評、評定。
瓊海:指文昌,文昌地處海邊。儒林:指教育界。
出處:指出仕和隱退。垂教:進行教育、傳授知識。
榮枯:指個人的榮辱、興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林質軒先生被任命到文昌擔任司訓一職時,作者為其送行而作。當時可能社會重視教育,友人前往任職是為傳播知識、教化民眾。作者創作此詩體現了對友人的重視和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送友人赴任,贊賞友人的才學,肯定其傳道授業的價值,鼓勵友人堅守初心。語言簡潔,情感真摯,在送別詩中展現出對友人未來事業的關切和勸勉。
停策玉河邊,清歌盡日妍。最憐林是竹,真有酒如泉。山月淡未出,野花紅欲然。相看興不減,何必晉人賢。
昨日才聞叫子規,又看青子綠陰時。秋娘勸早今方信,杜牧來時已較遲。脫當不歸魂冉冉,濺枝空有淚垂垂。淹留墻角嫣黃甚,暴殄芳菲罪阿誰。
南朝幾度繁華,興亡總在斜陽里。雞籠禮樂,臨春綺宴,都歸鐵騎。慟哭新亭,圍棋賭墅,祇存詩意。看今朝偉業,長虹十里,騰碧浪,穿云起。未老壯游來此。有詞人,才華無際。鸞箋彩筆,縱橫疏宕,豪情自喜。酹酒傾杯,迎風長嘯,平章青史。惟姮娥踏月,夜深入戶,見胸中秘。
萬疊青山百尺樓,倚欄空翠潑雙眸。波澄碧簟鋪沙際,霜重紅綃剪樹頭。玉洞月明丹火冷,寶壇風細劍光流。平生作客多秋興,便擬登臨賦遠游。
樓外桃花紅錦披,當花把酒映花枝。慈親飲酒看兒笑,記摘桃花洗面時。
宿酒猶多睡未忺,好風何處散香奩?可教春日閑瑤瑟,而使楊花撲繡簾。削跡不煩三顧重,息機將廢六壬占。今朝畫省無公事,又得從容少避嫌。
全椒憶,城市釜山幽。林覆茅亭忘溽暑,水穿蘆雪畫清秋。月夜起漁謳。
土堆高,河底深。勞人力,快人心。天公久旱泉胍澀,漕河寸水如寸金。百萬億國賦自南北,百萬億行旅自北南。若令河底塞,將何以為國。安得甘雨應時來,土堆攤平種禾麥。
道難說。要□悟般般,盡皆明徹。剔透玲瓏,回光返照,不在拈花摘葉。動生差別。休舉念、強生枝節。本來模樣,清清凈凈,有何言說。須憑志猛烈。仗慧劍落處,斬釘截鐵。擊碎恩山,跳出愛海,打破虛空休歇。氣神歡悅。運九陽、煉成紅雪。彩霞影里,捧出一輪皓月。
錦爛重陽節到時,繁華夢里傲霜枝。晚香帶冷凝丹粒,秋色封寒點絳蕤。淡映殘虹迷老圃,濃拖斜照落東籬。靈砂換卻淵明骨,倦倚西風不自知。
交舊悠悠西復東,建昌南望水連空。蔡侯念我有新句,猶似灞橋風雪中。
湖水載歌舞,流來復流去。不知溝澮間,灌注無寧處。
可憐赤城霞,釀作石梁水。一郡垂欲魚,臥龍猶未起。
哭得江頭云氣昏,淚痕多化作潮痕。波心萬古團團月,疑似曹娥一片魂。
關內攻城戰,淮東卻敵兵。敗亡初妄作,狼狽坐虛名。賊勢雖亡命,君心實好生。不知他日事,誰筑受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