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訟二首甲午秋初入獄賦
地位天光近,君恩海水深。竟無經濟略,空負圣明心。
中歲時同棄,南冠雪漸侵。沈思時引咎,深愧玷儒林。
寡識蠡窺海,疲才蹇曳輪。臨深惟恐懼,撫已益酸辛。
圣治乾坤大,仁恩雨露春。自新如有路,指日聽絲綸。
地位天光近,君恩海水深。竟無經濟略,空負圣明心。
中歲時同棄,南冠雪漸侵。沈思時引咎,深愧玷儒林。
寡識蠡窺海,疲才蹇曳輪。臨深惟恐懼,撫已益酸辛。
圣治乾坤大,仁恩雨露春。自新如有路,指日聽絲綸。
我所處地位離天子很近,君主的恩情像海水一樣深厚。可我卻沒有經世濟民的謀略,白白辜負了圣明君主的心意。中年時就被時代一同拋棄,身為囚犯白發漸漸增多。沉思時常常自我責備,深深慚愧玷污了儒林的名聲。我見識短淺如同用瓢量海,才能平庸似跛足拉車。面臨困境只有恐懼,撫摸自己越發辛酸。圣明的統治使天地廣闊,君主的仁恩如雨露般帶來生機。如果有改過自新的道路,不久就能聽到君主的詔令。
地位:所處的位置、職位。天光:指天子的光輝。
經濟略:經世濟民的謀略。
南冠:指囚犯。
蠡窺海:用瓢來觀察海水,比喻見識短淺。
蹇曳輪:跛足拉車,比喻才能平庸。
絲綸:指帝王的詔書。
此詩創作于甲午年秋初詩人入獄時。甲午年可能是晚清甲午戰爭時期,當時社會動蕩,政治腐敗。詩人入獄可能是因政治上的失誤或牽連。在獄中,詩人反思自己的一生,深感辜負了君主的期望,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內心的愧疚與渴望改過的心情。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獄中自我反省,表達對君主的忠誠和愧疚。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文人在政治困境中的心態。
西陵終日望,不見有歸橈。欲去猶回首,寒江起暮潮。
中泠乍汲,谷雨初收,寶鼎松聲細。柳腰嬌倚。薰籠畔、斗把碧旗碾試。蘭芽玉蕊。勾引出、清風一縷。顰翠蛾、斜捧金甌,暗送春山意。微裊露鬟云髻。瑞龍涎猶自,沾戀纖指。流鶯新脆。低低道、卯酒可醒還起。雙鬟小婢。越顯得、那人清麗。臨飲時、須索先嘗,添取櫻桃味。
朔雪遙憎毒霧蒸,兩年元日勢憑陵。氣吞鶴表城如玉,聲撼龍宮海欲冰。不夜與天為汗漫,當春借地示嚴凝。貂裘公子來何暮,好向寒空縱角鷹。
死生事緊,懸甚兒孫。怡然跳出家門。物外逍遙,住個無事閑軒。常常澄心絕慮,便名為、捉馬擒猿。塵念斷,覺惺惺灑灑,自悟玄言。至妙精微去處,在風鄰月伴,兩腳云根。寂靜方知洞里,別是乾坤。性命豈由天地,這靈明、返本還元。歸蓬島,更無生無滅常存。
黯黯陰陰沒大荒,髑髏無語劍生芒。青山有夢客千里,明月故人天一方。鹿走平原沙莽莽,龍飛滄海雨浪浪。相望多少相思意,倚遍危樓尚慨慷。故人何日是歸年,又聽剛風洗瘴煙。驕馬北馳沙似雪,冥鴻南去水如天。莫愁弦絕蒲萄館,且喜歌生?稏田。好在岳陽樓上望,洞庭明月正嬋娟。
吳通上國已千秋,日日長淮送客舟。一卷麟經孤燭下,夜深無語過邗溝。
人日沖泥獻壽卮,追惟舊學老吾師。際天丘壑聊揮翰,滿目風云盡入詩。淇澳青青歌竹后,渭川瀰瀰得魚時。仁明見說東朝出,何事商山久茹芝。
有美太丘翁,家聲重吳城。授子以詩禮,不貴金滿籯。籠中小學書,手筆嚴且精。翁去倏幾年,諸郎亦多成。進思過庭訓,展玩驚如生。什襲古縹囊,共守百世程。恭惟考亭老,有期在躬行。我愿君子心,顧此寶澤名。蕓香拂舊簽,白石回光榮。勖哉景賢范,庶以歸鄉評。
數芳辰。甚清明過了,依舊是傷春。撲蝶情慵,湔裙約懶,無那如水黃昏。繞香徑、鴉鋤漫整,怕杜宇啼醒落花魂。墮粉揉煙,亂紅凝露,腸斷真真。猶記剪蛾方罷,又踏青挑菜,轉眼皆陳。燕老枝空,云歸夢冷,惆悵輕影難捫。待重問佩環恨杳,搗湘桃和雪駐仙塵。日暮東風吹淚,都化愁痕。
千載枯棋剩殘局,一蓑煙雨羨漁翁。觚棱夢遠松窗靜,鐵板聲高劍氣雄。遣悶偏宜微醉后,尋梅獨嘯野橋東。古今恨裊茶煙碧,都在莊生蝶影中。
子別金盆后,煙嵐野鶴愁。心應游北里,身尚寄南州。落月雙溪夢,西風一劍秋。夕陽山下寺,時憶昔年游。
東皋初釋耒,牧豎暮歸遲。短笛渾無調,臨風信口吹。
孤山擎出水中央,留下梅花代代香。滿酌湖波遙一酹,問咸平事已荒涼。
山有云兮為雨滂沱,山有云兮媚汝維何?山中之人兮和樂而有儀。余心休休兮媚余匪他,休而有容乎于余寤歌。
收功不在干戈眾,和議元非計策長。聞道搜賢遍南國,要令四裔識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