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訟二首甲午秋初入獄賦
地位天光近,君恩海水深。竟無經濟略,空負圣明心。
中歲時同棄,南冠雪漸侵。沈思時引咎,深愧玷儒林。
寡識蠡窺海,疲才蹇曳輪。臨深惟恐懼,撫已益酸辛。
圣治乾坤大,仁恩雨露春。自新如有路,指日聽絲綸。
地位天光近,君恩海水深。竟無經濟略,空負圣明心。
中歲時同棄,南冠雪漸侵。沈思時引咎,深愧玷儒林。
寡識蠡窺海,疲才蹇曳輪。臨深惟恐懼,撫已益酸辛。
圣治乾坤大,仁恩雨露春。自新如有路,指日聽絲綸。
我所處地位離天子很近,君主的恩情像海水一樣深厚。可我卻沒有經世濟民的謀略,白白辜負了圣明君主的心意。中年時就被時代一同拋棄,身為囚犯白發漸漸增多。沉思時常常自我責備,深深慚愧玷污了儒林的名聲。我見識短淺如同用瓢量海,才能平庸似跛足拉車。面臨困境只有恐懼,撫摸自己越發辛酸。圣明的統治使天地廣闊,君主的仁恩如雨露般帶來生機。如果有改過自新的道路,不久就能聽到君主的詔令。
地位:所處的位置、職位。天光:指天子的光輝。
經濟略:經世濟民的謀略。
南冠:指囚犯。
蠡窺海:用瓢來觀察海水,比喻見識短淺。
蹇曳輪:跛足拉車,比喻才能平庸。
絲綸:指帝王的詔書。
此詩創作于甲午年秋初詩人入獄時。甲午年可能是晚清甲午戰爭時期,當時社會動蕩,政治腐敗。詩人入獄可能是因政治上的失誤或牽連。在獄中,詩人反思自己的一生,深感辜負了君主的期望,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內心的愧疚與渴望改過的心情。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獄中自我反省,表達對君主的忠誠和愧疚。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文人在政治困境中的心態。
盆池有靈苗,石罅忘偪仄。微根亂繁絲,疏葉散纖碧。苔莓封巉巖,沙水明的皪。所貴含貞姿,終然傲蒼色。道人勤養護,黃悴輒剪剔。常與貝葉書,珍愛同幾格。豫章蟠青冥,風雨作霹靂。小大固爾殊,賦分焉得易。相期喬松交,歲晚堅九節。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皆臧。
當代涪翁有素評,此花雅合喚梅兄。玉宸殿上重差次,可是詩人許與輕。
巨舟平壓水中天,一掛風帆穩濟川。滄海自深入自渡,不教來往費青錢。
江南浪子是何官,只當空廬雜劇看。撥取公卿如糞土,沐猴徒自辱衣冠。
疏林晴旭散啼鴉,高閣朱簾窣地遮。為問王孫歸也未,玉梅開到北枝花。
聽雨原清課,雖多不厭賒。就檐深貯水,近火謾供茶。醉日堪移竹,閒時省浣花。游情還未礙,蠟屐過山家。
竹外梅邊,云端夢里,闌珊燈火依稀是。東風手暖握冰寒,溫柔語對清秋你。憂喜誰知,心弦我理,從今不與沙鷗似。霜欺莫要嘆空枝,百花艷自梅花始。
朝發望岳門,午憩雪霽堂。脫鞅暫安豫,臨軒盼高岡。巖云膚寸合,凍雨散微涼。飛簾東北來,沙礫起飛揚。萬竅盡怒號,五峰若趨蹌。詰朝登祝融,天路阻且長。仆夫竊偶語,何如朱與張。皇昊杳無心,造化浩茫茫。陰陽互遷變,倏忽自難量。太和值霧雨,曉日升扶桑。今茲儻不然,孰敢問彼蒼。達人貴大觀,委運固其常。
命還空。性還空。物我雙忘闡慧風。冥冥一混同。運神功,契鴻蒙。反素靈光天地中。虛形處處通。
世業機云后,聲光慱望前。使星連禹服,卿月渺吳天。岸迥山回枕,泥香燕拂船。壯游應不負,隨處有詩篇。
眼前雖有還鄉路,馬上曾無放我情。
彩艦駕飛鹢,帆影漾江鄉。肥梅天氣,一聲橫玉換新陽。驚起沙汀鷗鷺,點破暮天寒碧,極目楚天長。一抹殘霞外,云斷水茫茫。逆清風,歌白雪,和滄浪。枕流亭館,昔年行處半荒涼。我欲驂風游戲,收拾煙波佳景,一一付詞章。聞說洞天好,何處水中央。
松下茅齋清晝寒,乘閑來此得盤桓。雨深南澗乘綸釣,云出西山拄笏看。黃鳥引雛過院落,白鷗忘我近闌干。桃花流水非人世,傍晚移舟過淺灘。
畫手何須覓范寬,有人樓上倚欄干。瓊田玉界三千頃,野鴨飛來不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