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令 詠醉芙蓉憶德媗侄女
夢覺江聲繞。清霜皎然侵曉。珊珊玉骨倚西風,幽姿雅韻,更比梨花悄。
貞心不向東君道。一醉除煩惱。故人此日芳樽遠,對此酡顏,相與共傾倒。
夢覺江聲繞。清霜皎然侵曉。珊珊玉骨倚西風,幽姿雅韻,更比梨花悄。
貞心不向東君道。一醉除煩惱。故人此日芳樽遠,對此酡顏,相與共傾倒。
從夢中醒來,江濤聲在耳畔縈繞。清晨的清霜潔白明亮,已悄悄漫入晨光。那輕盈秀美的醉芙蓉如冰玉之姿倚著西風,幽麗的姿態、雅致的氣韻,比那梨花更顯靜謐。它堅貞的心意不向春神訴說,只愿一醉消解煩惱。如今故人遠隔,無法共舉芳樽,面對這如醉后紅臉的花朵,仿佛與它一起沉醉傾慕。
珊珊:形容輕盈秀美的樣子。
玉骨:形容醉芙蓉花瓣潔白瑩潤,如冰玉般清透。
東君:春神,此處代指春天。
酡顏(tuó yán):飲酒后臉紅,此處形容醉芙蓉花瓣暈紅的色澤。
芳樽:指精美的酒杯,代指美酒。
此詞為詠醉芙蓉并懷念侄女德媗所作。醉芙蓉因花瓣一日三變(晨白、午粉、暮紅)似微醉之態得名,詞人借其“一醉”的特征,結合“故人芳樽遠”的感慨,推測可能作于與侄女分離、獨自賞荷之時,借花寄寓思念之情。
全詞以醉芙蓉為依托,既刻畫其“玉骨”“幽姿”的外在美,又挖掘“貞心”“一醉”的內在情,將詠物與懷人結合,情感含蓄深沉,展現了傳統詠物詞托物寄情的藝術特色。
吳王廟側有高房,簾影南軒日正長。
吹苑野風桃葉碧,知有虎溪歸夢切,寺門松折社僧亡。
鄭生驅蹇峴山回,
傳得安公好信來。
千里阻修俱老骨,
必有南游山水興,
漢江平穩好浮杯。
熱煙疏竹古原西,日日乘涼此杖藜。
閑處雨聲隨霹靂,
別有相招好泉石,瑞花瑤草盡堪攜。
兩上東堂不見春,
文明重去有誰親。
曾逢少海尊前客,
明年自此登龍后,
回首荊門一路塵。
行心乞得見秋風,雙履難留去住蹤。
紅葉正多離社客,此別不能為后約,年華相似逼衰容。
暖傍漁船睡不驚,可憐孤潔似華亭。
晚來灣浦沖平碧,
何如飛入漢宮里,留與興亡作典經。
何峰觸石濕苔錢,便逐高風離瀑泉。
深處臥來真隱逸,
長憶舊山青壁里,繞庵閑伴老僧禪。
碧云諸友盡黃眸,石點花飛更說無。
嵐翠濕衣松接院,爭似楚王文物國,金鑣紫綬讓前途。
澹蕩光中翡翠飛,田田初出柳絲絲。
吟沿綠島時逢鶴,
秋風水寺僧相近,
一徑蘆花到竹籬。
透窗穿竹住還移,萬類俱閑始見伊。
難把寸光藏暗室,夜深飛過讀書帷。
后代儒生懶收拾
林下鐘殘又拂衣,
錫聲還獨向南飛。
千峰冷截冥鴻處,
勞生有愿應回首,
忍著無心與物違。
幸無名利路相迷,雙履尋山上柏梯。
衣缽祖辭梅嶺外,
我愛遠游君愛住,此心他約與誰攜。
新竹將誰榷重輕,皎然評里見權衡。
非無苦到難搜處,野橋閑背殘陽立,
翻憶蘇卿送子卿。
湘江秋色湛如冰,楚客離懷暮不勝。
千里碧云聞塞雁,
鸚鵡洲邊若回首,為思前事一捫膺。
荊州連歲滯游方,拄杖塵封六尺光。
洗面有香思石溜,昨夜分明夢歸去,薜蘿幽徑繞禪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