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孫元忠 其二十五
秋水才深四五尺,
風燈照夜欲三更。
千崖無人萬壑靜,
新月猶懸雙杵鳴。
衰顏動覓藜床坐,
仰看明星當空大。
請君一來開我愁,
南浮早鼓蕭湘柂。
秋水才深四五尺,
風燈照夜欲三更。
千崖無人萬壑靜,
新月猶懸雙杵鳴。
衰顏動覓藜床坐,
仰看明星當空大。
請君一來開我愁,
南浮早鼓蕭湘柂。
秋天的江水剛剛漲至四五尺深,風燈在夜色中映照,已將近三更時分。千萬座山崖空無一人,萬道山谷寂靜無聲,一彎新月仍掛天際,遠處傳來雙杵舂米的聲響。我衰老的面容下,動輒就尋藜床坐下,抬頭仰望,明亮的星辰在天空顯得格外碩大。懇請您前來為我排解愁緒,若要南行趁早鼓棹,駛向瀟湘。
風燈:風中搖晃的燈,指夜間照明的燈在風中擺動。
雙杵:兩個舂米的杵,此處指杵搗米的聲音,以聲襯靜。
藜床:用藜草編制的坐具,代指簡陋的坐具。
蕭湘柂(duò):柂同“舵”,指船舵,代指船;蕭湘指湘江流域。
此詩為作者寄贈友人孫元忠之作,當作于秋季深夜。詩人獨處時面對秋夜寂靜之景,觸景生情,因孤寂而作此詩邀請友人前來解愁,反映了當時詩人孤獨的生活狀態與對友情的珍視。
全詩通過秋夜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詩人孤寂心境,結尾直訴對友人的期待,情感真摯。詩中景與情交融,以靜景襯愁思,語言平實而意蘊深厚,是一首典型的寄友抒懷之作。
機巧日相尋,誰能自警深。
惟君學夫子,此意即曾參。
鐘破平生夢,燈明半夜心。
遙知讀書處,松桂已成林。
錢塘帝王都,宮闕高崔嵬。
盛治藹無外,鼓舞如春臺。
咸淳圣人去,山崩龍虎摧。
彈指變晦冥,鐵圍生劫灰。
丈夫吐一語,霍落飛風雷。
直排四海水,并走天外來。
手濯天地殼,永劫絕纖埃。
喚醒群盲兒,歡喜雙眼開。
越山巉巉越臺孤,井中雙鯉曾走吳。
滿坡叢竹遺舊箭,回首霸業空煙蕪。
詩人訪古凌絕壁,危棲竟欲老深碧。
聲搖孤枕海濤壯,影伴瘦筇山月白。
了然道者亦離塵,一龕松下分秋云。
祇今虎豹滿平陸,煉骨誰與箋青旻。
琴心劍氣兩寂寞,醉墨淋漓風雨落。
九十九峰歸夢寒,玉笙泠泠跨飛鶴。
玄冥玄玄玄又玄,一夜一尺平階前。
故現幻化瞞俗眼,忽變境界為神仙。
彌望潔凈失污穢,與世坦蕩忘欹偏。
混沌有影晝短短,穹窿無縫云懸懸。
慢飄如倦欲止歇,斜灑似舞爭便嬛。
萬物根蔕不可見,數筆圖畫安能傳。
詩戰素手白相敵,酒潮赧臉紅不鮮。
老龜縮殼息飲氣,臥龍哆口寒凝涎。
木帝舍暖施下土,火精氣馭行中天。
須臾被野盡錦繡,四望四野春無邊。
太璞散已久,鴻甄疑未均。
惟有砥礪志,搜剝得其純。
勿以珪璋質,頑石置勿陳。
君攬國香蕊,每與荊棘鄰。
荊棘豈不刺,反以揚素塵。
昔與張公子,翩翩訪赤松。重來逾兩紀,獨去宿孤峰。
古木蒼陂映,禪房側逕通。夕陰千嶂黑,人靜一燈紅。
幸及軒車會,寧辭杖屨從。相看如夢寐,健步愧兒童。
春盡山仍好,林深澗忽窮。天低時墮雨,寺遠偶聞鐘。
吊古田無鹿,探奇洞有龍。幽尋穿?窱,高步蹋玲瓏。
靈草多成藥,疏篁不作叢。嵐光疑晻曖,野色在空蒙。
下瞰疑無底,言旋復向東。巖阿依斷礎,煙嶂落飛淙。
細路緣苔磴,危橋跨石谼。泉依山曲曲,云與樹重重。
巨剎標名岳,穹垣護畝宮。倚欄斜日下,入室老僧逢。
零落螭頭墨,荒涼馬鬣封。不才持薄祿,終古愧高風。
弛擔云關里,傳觴雪峽中。追隨尋道侶,述作付文雄。
急景真流電,浮生尚轉蓬。后期觀歲晏,來往意憧憧。
家住千峰落照邊,移家三泖白鷗前。
東鄰舊日秦侯隠,西路新巢衛叟還。
當日釣游頻入夢,何事婚嫁送歸田。
會須共跨青溪鶴,點易寒窗伴老仙。
在家同匏系,游子似籜飛。
昔分參與商,今作塤與箎。
感子意氣殊,顧我齒發非。
茅屋正蕭蕭,野花亦離離。
無酒水可飲,無飯黍可炊。
杲杲看朝陽,連連弄夕暉。
男兒重交好,雪霜以為期。
僧鐘覺曙鳥,紛飛弄林光。
宿云漸離石,我起開秋房。
南山忽入幾,相對各老蒼。
我老幾何年,山曾見鴻荒。
流泉送日月,危石支興亡。
問山山無言,啼猿起前岡。
此病從何得,蹉跎過六年。
家貧無長物,藥債似隨肩。
衰颯形如鬼,清臞骨不仙。
死生俱一夢,吾自樂吾天。
忽隨塵土化,不復此翩躚。
遺跡今猶在,主人時自憐。
晚風琴操外,殘月石床邊。
幾夜夢中見,夢中疑是仙。
銜杯不讓阮家風,況復陽春白雪融。
調合西堂琴欲響,情深北海酒難空。
詩題歷歷諸名跡,酬和年年幾醉翁。
未盡清狂尚期約,同看燈火月明中。
繅作繅作急急作,東家煮繭玉滿鑊,西家卷絲雪滿籰。
汝家蠶遲猶未箔,小滿已過棗花落。
夏葉食多銀甕薄,待得女繅渠已著。
懶婦兒,聽禽言,一步落人后,百步輸人先。
秋風寒,衣衫單。
笑拂湖亭柳,春歸客亦歸。
塔云連岫暗,颿雨絕江飛。
老覺游非壯,癯應遯卻肥。
有詩充古錦,尚不愧林扉。
筍班玉立五云階,曾醉天家舞馬杯。
坐困庾樓分月久,明從堯殿帶春來。
洪鈞暖入宮橋柳,金鼎香傳驛使梅。
爆竹一聲春夢曉,沈香亭北牡丹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