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孫元忠 其二十四
諸公袞袞登臺省,后來況接才華盛。
天涯風俗自相親,歲暮陰陽催短景。
江風颯颯亂帆秋,天入滄浪一釣舟。
愁極本憑詩遣興,朔云寒菊倍離憂。
諸公袞袞登臺省,后來況接才華盛。
天涯風俗自相親,歲暮陰陽催短景。
江風颯颯亂帆秋,天入滄浪一釣舟。
愁極本憑詩遣興,朔云寒菊倍離憂。
眾多達官顯貴紛紛登上朝廷要職,后來者更是才華出眾。在天涯之地,風俗人情自然讓人感到親近,年末的日月更迭催促著白晝變短。江風颯颯,在秋天吹亂了船帆,天空融入青蒼色的水波中,只有一艘釣舟。憂愁至極本想憑借寫詩來排遣,可面對北來的寒云與秋菊,更增添了離別的憂愁。
袞袞:相繼不絕。臺?。褐钢醒胝畽C構。
景:同“影”,日光。短景指冬季日短。
颯颯:形容風聲。
滄浪:青蒼色的水。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處于漂泊天涯的狀態,看到眾多官員顯貴登上高位,而自己卻孤身在外,在歲末時節觸景生情,于是寫下此詩寄給友人孫元忠,以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孤獨、憂愁和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坐酌泠泠水,
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
寄與愛茶人。
旅思正茫茫,相逢此道傍。
曉嵐林葉暗,秋露草花香。
白發江城守,青衫水部郎。
客亭同宿處,忽似夜歸鄉。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
能就江樓銷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一葉落梧桐,年光半又空。
秋多上階日,涼足入懷風。
病瘦形如鶴,愁焦鬢似蓬。
損心詩思里,伐性酒狂中。
華蓋何曾惜,金丹不致功。
猶須自慚愧,得作白頭翁。
曾住爐峰下,書堂對藥臺。
斬新蘿徑合,依舊竹窗開。
砌水親開決,池荷手自栽。
五年方暫至,一宿又須回。
縱未長歸得,猶勝不到來。
君家白鹿洞,聞道亦生苔。
大見騰騰詩酒客,
不憂生計似君稀。
到舍將何作寒食,
滿船唯載樹陰歸。
晚涼思飲兩三杯,
召得江頭酒客來。
莫怕秋無伴醉物,
水蓮花盡木蓮開。
城上冬冬鼓,
朝衙復晚衙。
為君慵不出,
落盡繞城花。
獨酌無多興,閑吟有所思。
一杯新歲酒,兩句故人詩。
楊柳初黃日,髭須半白時。
蹉跎春氣味,彼此老心知。
壯歲忽已去,浮榮何足論。
身為百口長,官是一州尊。
不覺白雙鬢,徒言朱兩轓。
病難施郡政,老未答君恩。
歲暮別兄弟,年衰無子孫。
惹愁諳世網,治苦賴空門。
攬帶知腰瘦,看燈覺眼昏。
不緣衣食系,尋合返丘園。
亂蓬為鬢布為巾,曉蹋寒山自負薪。
一種錢唐江畔女,著紅騎馬是何人。
云雨三年別,
風波萬里行。
愁來正蕭索,
況見古人名。
富陽山底樟亭畔,立馬停舟飛酒盂。
曾共中丞情繾綣,不羨君官羨君幕,幕中收得阮元瑜。
日高猶掩水窗眠,枕簟清涼八月天。
泊處或依沽酒店,且向錢唐湖上去,冷吟閑醉二三年。
親故尋回駕,妻孥未出關。
鳳凰池上月,送我過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