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雨次巡院韻二首
塵纓未許濯簾泉,敢把民憂付十連。信有密云難作雨,愧無涼德可回天。攬衣每為中宵起,拂枕誰能正晝眠。三楚蕭條非一日,未應愁瘁過當年。
深澗靈湫總涸泉,炎風吹野郢襄連。回欄徙倚頻瞻畢,靜院焚香自吁天。旱魃豈堪長作祟,雨師何得更高眠。鞭龍早逐滂沱去,社鼓村村報有年。
塵纓未許濯簾泉,敢把民憂付十連。信有密云難作雨,愧無涼德可回天。攬衣每為中宵起,拂枕誰能正晝眠。三楚蕭條非一日,未應愁瘁過當年。
深澗靈湫總涸泉,炎風吹野郢襄連。回欄徙倚頻瞻畢,靜院焚香自吁天。旱魃豈堪長作祟,雨師何得更高眠。鞭龍早逐滂沱去,社鼓村村報有年。
塵世的纓帶還不允許在簾泉中洗滌,怎敢把百姓的憂愁寄托給眾多的地方。確實有濃密的云卻難成雨,慚愧自己沒有美好的品德能挽回天意。常常半夜披衣起身,又有誰能在白天安心入眠。楚地的蕭條已不是一天兩天,不應比當年更加憂愁憔悴。深澗里的靈泉都干涸了,炎熱的風席卷著原野,郢、襄兩地相連。在回欄邊徘徊,頻頻仰望畢宿,在靜院里焚香,自己向天祈求。旱魃怎么能一直作祟,雨師為何還能高枕無憂地沉睡。快鞭打蛟龍,讓它帶來滂沱大雨,讓村村社鼓都報來豐收之年。
塵纓:塵世的纓帶,喻指塵世的束縛。
濯:洗滌。
十連:眾多地方。
涼德:薄德,缺少美德。
中宵:半夜。
正晝:白天。
三楚:指古代楚地。
靈湫:深潭,這里指靈泉。
郢襄:郢和襄,古代地名。
徙倚:徘徊。
瞻畢:仰望畢宿,畢宿在古代與雨有關。
旱魃:傳說中引起旱災的怪物。
雨師:掌管雨的神。
鞭龍:鞭打蛟龍,傳說蛟龍能興云布雨。
有年:豐收之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看出當時楚地遭遇嚴重旱災,百姓生活困苦。詩人心系百姓,面對旱災卻無力立刻解決,在這種心境下創作此詩,表達對百姓的憂慮和對降雨的期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旱災中百姓的同情和對降雨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將自己的愧疚和百姓的苦難緊密相連。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經典名篇,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詩人的責任感。
亂后新煙少,村村自物華。周遭溪上柳,爛熳路傍花。獨獨人沽酒,行行客賣瓜。絮迷三戶曲,香滿四娘家。清汴龍舟遠,玄都燕麥斜。琵琶鞍路悄,應念浣溪紗。
脫身已曉南柯夢,始覺人間萬事空。吹起還鄉無孔笛,夕陽斜照碧云紅。
藜杖芒鞋一幅巾,翛然無事可關身。一壺任醉春長在,南北東西作主人。
名德窺三世,滄桑一老儒。吟飛鸞鶴氣,道應馬牛呼。孤憤藏杯斝,深居潤畫圖。先朝高兩監,逸事泣彈珠。羈旅聯英冑,依依寄命年。海燈搖寤寐,湖舸脫腥膻。待續移山志,終荒種秫田。魂親林處士,神理雪梅傳。
驕陽赫赫正當空,化作甘霖覆手中。洗滌四郊無點翳,作興群槁有新功。惟方寸地能精格,信咫尺天隨感通。毋以喜書安僅足,更行好事答高穹。
芳意傳梅信,東風到柳邊。王春在除夜,明日是新年。
闔國人難挽,西攜只履歸。只應熊耳月,千古冷光輝。
桃花流水武陵源,煙雨冥冥暗一川。試問山中避秦者,不知此景是何年。
閑蹤問園館,晴色滿江郊。織浪回廊側,樓煙禿柳梢。杖尋晞發石,亭欠蓋頭茅。清景摹乘興,含毫浴硯坳。落魂風月坐,耆舊夜圍甌。燈火搖深念,簾櫳鎖斷愁。疊吟堅壁壘,老味殉林邱。湖海同聽雁,聲聲博掉頭。
森森密雨曉來驟,階下響流泉。看一徑、菭紋紫色,潤余都上花磚。也擬踏、屐痕零亂,訪遠沼新蓮。甚時令、已將初伏,護寒猶待輕綿。
遲明魚鑰九門開,警蹕聲清繞殿雷。穆穆天顏應有喜,捷書新自北邊來。
迅雷吼破澄潭月,當下曾經三月聾。去卻膏肓必死疾,叢林從此有家風。
飄零南北道,祇為草堂留。佳句堪排悶,端居正復愁。何年尋舊壑,無路借前籌。擬訪乘槎客,真仙不可求。
跡疏叢桂嶺,待菊發華滋。貪接高人躅,翻傳幼婦詞。海霞輝寤寐,湖葑亂愁思。辟世存杯酒,休論惠與夷。覆國迎千劫,移家續一年。飽飏鷹已怒,突出蟻相連。氣奪揚塵道,冤攀掌夢天。弄戈對把筆,留命作癡顛。
缺月孤樓,晚鉤斜掛西簾卷。剪秋一半。舊雨江湖遠。睡起懨懨,恨緒縈抽繭。拌分鈿。合歡屏暖。珠網空凝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