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杜樓
杜樓樓上托書生。北墉清。南窗明。堪笑貧家,三載構方成。若使束薪能作柱,拔松柏,種榛荊。
闌干晚倚正新晴。多蟬鳴。少人行。山影前遮,依約是圍屏。更得初更明月上,涼瑟瑟,水精城。
杜樓樓上托書生。北墉清。南窗明。堪笑貧家,三載構方成。若使束薪能作柱,拔松柏,種榛荊。
闌干晚倚正新晴。多蟬鳴。少人行。山影前遮,依約是圍屏。更得初更明月上,涼瑟瑟,水精城。
在杜樓樓上,我以書生身份寄身于此。北面的墻壁清爽,南面的窗戶明亮。可笑我這貧寒人家,這樓三年才建成。要是柴草能做柱子,那我就拔掉松柏,種上榛荊。傍晚新晴時我倚靠在欄桿上。蟬聲陣陣,行人稀少。山影在前方遮擋,隱約就像屏風。等到初更時分明月升起,清涼之意襲來,仿佛置身水晶城一般。
杜樓:可能是作者所居之樓名。
北墉:北面的墻壁。
束薪:捆起來的柴草。
榛荊:榛和荊,泛指叢生的灌木。
依約:仿佛、隱約。
初更:舊時一夜分五更,初更約相當于晚上七時至九時。
水精城:即水晶城,形容環境清涼澄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中“貧家,三載構方成”可推測,作者生活較為貧寒,可能在長期的艱苦生活中建成此樓后有感而發,創作時心境既有生活的無奈,也有對當下環境的一種釋懷。
這首詞主旨圍繞作者的貧寒生活與樓的建成,突出特點是情感復雜且借景抒情,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普通文人在困境中的生活感悟。
兩婿原非薄倖郎,仙姬已識姓名香。問渠何事歸來早,白首糟糠不下堂。
樓上新藏萬卷馀,法筵元是舊陳書。虞廷際會風云合,孔道光輝日月舒。未許旁人誇寵數,自憐家世得菑畬。遭逢卻嘆千年事,空使孫通起漢初。
才喜尋春又惜春,尋春眉展惜春顰。莫將顰笑為花用,處處平蕪是醉裀。
云東亂定少新知,江左書來有跛兒。才盡罷為文自祭,醒狂寧要鍤相隨。天家青女催衣急,漏水金人上箭遲。卻喜故妻原上樹,十年羈羽托深枝。
梅花枝上雪初融,一夜高風激轉東。芳草池塘冰未薄,柳條如線著春工。
旅懷歸正急,春色到非遙。草際風初泛,蘭心雪未消。鷺明欺白發,鷗快避輕橈。得遂歸田計,殊恩感圣朝。
戰戰復兢兢,猶如履薄冰。雖然叨一掾,還似說三乘。瓶汲南溪水,書來北岳僧。戇愚兼抱疾,權紀不相應。
殷勤織紈綺,寸寸成文理。裁作遠人衣,縫縫不敢遲。裁衣不怕剪刀寒,寄遠唯憂行路難。臨裁更憶身長短,只恐邊城衣帶緩。銀燈照壁忽垂花,萬一衣成人到家。
困雨愁煙濕錦絲,脂痕輕染最嬌枝。曲闌長斷春風晚,花未開時色已衰。
梁生起南海,負氣何倜儻。北交中原士,徘徊得吾黨。高名豈宿著,一朝奮鴻響。時俗既淆濁,振衣念獨往。禮法難為工,局促向天壤。王喬可等期,服食理非枉。引領還羅浮,愿言稅塵鞅。俯視大河流,逶迤浮云上。盛衰隨物化,世情自鹵莽。吾意當告誰,黃金妒偃仰。
久厭風塵惡,東山一念萌。天公垂憐甚,許到天涯瓊。不辭千里遠,來就猿鶴盟。青山當面舞,澗水撥瑤箏。山人愛遠客,執手敘弟兄。蓬廬鳥聲碎,清風當戶迎。冽泉涼灑面,玉樹塵垢清。筋骨經歷煉,勞作視自輕。揮刀朝天落,掃蕩惡荊平。荒山筑梯級,挖窿植橡莖。汗水五體出,鋤聲四山鳴。膚變古銅色,掌見老繭生。腹饑食覺美,心凈睡立成。老鄉多厚道,不管滄海橫。閑來話掌故,相對笑語盈。不知漢與晉,時授耘與耕。相處心腸熱,傾談肺腑明。雖無桃花岸,卻有雜樹榮。忽念無懷氏,依依五柳情。
春來行樂負芳草,不見良朋過遠村。云氣有時生石磴,風聲終日在松軒。羨君壯志超前烈,老我丹心憶至尊。倘肯攜書作鄰并,瓜山蓬戶竹為門。
深宵對酒淚如泉,相聚時難別也難。一紙離書真在眼,八年共枕夢中緣。既成遺恨分鸞鏡,何必留情拔玉簪。冷暖望君多自重,孤單從此少人憐。
朱公神仙人,冰雪照肺腑。祖帑閱羽化,祖書在冊府。門掩一畝宮,虹梁跨風渚。喬木八九株,梧桐雜槐櫸。中有玉井香,銀云灑零雨。俗士不必來,佳朋來不拒。煮茶不無童,謀酒自有婦。核破玉刃霜,筒卷金莖露。方響歌洞仙,自題舞魔女。梧溪斥琴操,海岳訂畫譜。棹歌發復留,冰花涼欲語。焉知人間世,大火虐如虎。
屈指河山罷酒徒,華陽重見李生無。知交尚有盧鴻在,如意狂敲碎玉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