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邸中秋玩月
楚天爽氣滿神州,今夕人間半度秋。
玉露幾團初欲滴,冰輪一點向空流。
浮煙掃去星河靜,素影飛來幾榻幽。
共醉清華眠碧落,此身不覺在瀛洲。
楚天爽氣滿神州,今夕人間半度秋。
玉露幾團初欲滴,冰輪一點向空流。
浮煙掃去星河靜,素影飛來幾榻幽。
共醉清華眠碧落,此身不覺在瀛洲。
楚地的清爽之氣彌漫神州大地,今晚人間已過了半個秋天。晶瑩的露珠仿佛就要滴落,皎潔的月亮如一點光亮在空中流淌。飄浮的煙霧散去,星河顯得格外寧靜,月光灑下,幾榻都顯得清幽。大家一同沉醉在這清朗的月色中,仿佛置身于碧空,不知不覺感覺自己身處仙境。
楚天:楚地的天空,泛指南方天空。
半度秋:指過了半個秋天,即中秋。
玉露:晶瑩的露珠。
冰輪:指月亮。
素影:指月光。
清華:清朗的月色。
碧落:天空。
瀛洲: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京城官邸時的中秋佳節。在京城,詩人于中秋夜賞月,面對清朗的月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心境應是輕松愉悅,陶醉于美景之中。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中秋月夜美景,表達詩人的愉悅超脫之情。其特點是意境優美,語言清新。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和獨特感受。
杯前久斷行云路,十載相思感舊游。心影宛然南浦夜,綠波如酒月如鉤。
客鬢刁騷色漸皤,臣心澄澈凈無波。詩書事業收功晚,鑿枘情懷觸諱多。委吏深慚鞭算手,家人謾賦扊扅歌。悠悠窮達皆天定,塵撲征衫奈俗何。
嗚咽清波出御溝。春明楊柳減風流。一樣天涯怨搖落,莫登樓。紅葉不禁風雨惡,黃花相向暮云愁。欲訴相思誰解得,不如休。
喜年方耳順,何遽爾賦歸田。想十載紅塵,題輿佐岳,連宵清夢,先到林泉。抽身急流而退,任攀轅無計可留延。萬里蓬瀛身近,一州父老情牽。故園松菊正依然。晚景樂無邊。看滿載圖書,蕓霏別舸,傾城冠蓋,云擁離筵。酌杯起、為公壽,問幾人舒卷似公賢。海上耆英會啟,日邊循吏名傳。
康王谷瀑中泠水,何似山僧屋后泉。客至試探禪悅味,玉團初輾浪花圓。
名著雖已古,形模絕丑怪。應視坎井卑,不啻河海大。時作高雄聲,如泄肝腸快。欲逃鼎俎烹,絕技惟一□。何勞努兩目,怒氣常不殺。
夢云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里,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窗曉。冷香窈靄,幽情雅澹,不減孤山道。舊愁渾欲掃。卻明朝、新愁縈繞。何郎易惱。且約住、傷春懷抱。彩筆風流未少。更何日、玉簫吹,金尊倒。暮云起。苕溪上,畫橈蕩漾春水。道人煙浪里。信筆賦詩,千古無此。吳頭楚尾。問舊日、陶朱鄰里。擷得江蘺寄遠,向天角歇孤帆,且行行休矣。吟倚。柳陰傍晚,花期暗數,芳事今余幾。舊游難屈指。化鶴歸來,依然城市。紛紜鬧紫。豈不羨、山林宮徵。更約吟船共艤。剩判得、落殘花,欺行李。
道人于世已忘名,相府聞風眼自青。險韻舊聯韓子句,直詞今稱蔡邕銘。壁間玉唾情何厚,梁上銀鉤墨尚馨。只爾便知君不朽,豈緣中說載元齡。
蚤歲馳英譽,清時荷寵光。一官初授職,千里促行裝。柳市沽新酒,離亭送夕陽。征商明到處,應是羨才良。
仙城近接眾山回,憲府遙臨百粵開。海上喜通持節使,幕中兼得濟時材。鮫宮織罷魚龍出,蜑戶珠還蚌蛤來。預想到官多暇日,清詩題遍嶺頭梅。
絳苞玉質儼如新,可奈重來味巳陳。應恐先生知此味,也勞飛騎走紅塵。
張仙于此煉丹砂,夜夜丹光照井華。猶有石闌遺刻在,將軍移置羽人家。
一幅吳箋秋滿天,幾回書字欠人傳。知君性懶存吾道,顧我官閒只舊年。詩句鍊成猶未穩,酒杯空泛未曾傳。庭前柏子西來意,近日能明若個禪。
童山濯濯斷冰流,萬古荒涼一望收。窗外頹陽光慘慘,凄然伴我晉中游。
淪沒封疆痛,凋殘戰士悲。出車廑廟略,空杼罄民脂。纖嗇寧甘謗,勛名敢冀垂。何年烽燧息,衡泌任棲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