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丙午冬分宜見公度簿公尊兄已而邂逅于宜春蒙以蕃與徐斯遠志別六言之韻作詩為贈久未和答今日東歸乃克賦之四首 其一
繚繞竹青沙白,
緣情政可生愁。
寂寞雁秋猿冷,
未妨相與成游。
繚繞竹青沙白,
緣情政可生愁。
寂寞雁秋猿冷,
未妨相與成游。
翠竹繚繞,沙灘潔白,因景生情正會引發愁緒。大雁寂寞,秋意寒涼,猿聲凄冷,不妨一同游玩。
繚繞:回環旋轉。
緣情:因景生情。
政:通“正”。
未妨:不妨。
此詩創作于丙午年冬天,作者先在分宜見到公度簿公尊兄,后又在宜春相遇,公度以詩相贈,作者久未回應,東歸時才作詩回復。當時社會環境等具體信息較難明確,但從詩中可感受到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表達情感,既有愁緒又有豁達。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自然之景烘托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以詩會友、借景抒情的創作風格。
草閣憑江置,江深入夏寒。看山詩思遠,對客酒杯寬。風景雖然別,行藏盡自安。浮萍軒子好,來往任盤桓。
垂趐昨年辭帝都,散花今日見門徒。乘杯老去還能否,擊缽狂來未信無。暫止乳鶯元逐燕,得時橫隼莫驚烏。清沙密竹追隨地,腸斷飛虹月色孤。
壺陽臘月梅花發,花下吟詩一送君。求道立殘門外雪,思親望斷嶺頭云。旗亭此日難分手,尊酒何時更論文。明到故園如有憶,音書無惜寄來勤。
昔在苕花溪上住,繞溪山色滿高樓。別來十載看圖畫,山自青青我白頭。
粵臺何高高,上列珠樹林。林深巢好鳥,當風振瑤音。宮律中韶濩,清聲諧商金。合奏明堂響,裁作游仙吟。歌來眾山和,飄飄入云岑。朝挹葛洪袖,暮披廣成襟。攀涉不覺苦,途迂豈憚尋。自余抱夙尚,慨世多升沉。不讀壯游賦,安知故人心。
一劍虛堂共眼明,談天捫虱異時情。曾聞漱石臨滄海,幾為餐霞賦赤城。燕俠未荒屠狗事,邊庭偏畏射雕名。長纓莫漫誇樽俎,遠懾匈奴避漢營。
飲酒莫妨事,吟詩休費心。酒從閒里飲,詩向興來吟。
朝野皇皇意獨閒,依然草樹八公山。誰知秦晉興亡事,祗在先生一著間。
倦后入蒲龕,欣時出草庵。偶圓靈照話,亦于善財參。捫蘿伏虎巖,把釣斬蛟潭。偶有樵夫過,呼來與共談。昔與二龍友,同尋九鯉祠。百身何可贖,一老偶然遺。二客如龍虎,同登蟹井顛。吾今成聱叟,渠久作飛仙。北郭西郊外,聯鞍共探春。惟應舊猿鳥,猶記兩詩人。篋有亡友詩,愈久愈鮮健。不歸芙蓉城,定返靈芝殿。照眼園花發,傷心墓草陳。君謨兩字謚,迂叟九分人。軒豁百觚量,昂藏九尺身。如何天奪盡,真率社中人。自為遺老傳,或入少年叢。我已無同輩,誰能起此翁。由晉以至唐,幾人作文字。前有酒德頌,后惟醉鄉記。
尋句索詩終賦慣,一字一言情已倦。初來秋雨更添寒,愁未滿,心將換,欲醉不成知酒淡。無奈了因天意遠,留取暗香回夢看。前身緣是浣紗人,魂易散,風吹斷,唯有落花隨我畔。
一從巾舄別林扃,清梵香臺夢里經。遙想秋來風露冷,芭蕉抽葉幾回青。
月牙束靿紅幧首,月門脫落葵花斗。君看腳底軟金蓮,細蹴花心壽郎酒。
風銷月隱,剩吟邊付與,多情詞客。舉酒飄然凌萬頃,招得髯翁仙魄。渺渺予懷,憑空吊遠,同此風流癖。屏山影外,俗塵誰會今夕。因念荊楚閑蹤,登高揮涕,是處成追憶。目送大江思縮手,獨挽斜陽深揖。遺范猶存,斯人往矣,對景馀嘆惜。一聲歌罷,夢回殘燭虛白。
十年不寄一封書,索處常思萬里馀。謫宦賈生元獨遠,抗言劉向果誰如。新符海外勞分虎,舊德明中想佩魚。退食昔移青鎖步,論文偏過省郎廬。
重來伊闕說龍門,興廢伽藍五十春。諸佛巖間寶相好,年年流水接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