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九
年老逢春莫厭頻,更頻能見幾回春。
須將酒盞強留客,卻恐花枝解笑人。
世態不堪新間舊,物情難免假疑真。
誰云梁燕多言語,此個深冤都未伸。
年老逢春莫厭頻,更頻能見幾回春。
須將酒盞強留客,卻恐花枝解笑人。
世態不堪新間舊,物情難免假疑真。
誰云梁燕多言語,此個深冤都未伸。
人老了遇到春天不要嫌次數多,因為次數再多又能見到幾回春天呢。得端起酒盞勉強挽留客人,又怕花枝會笑話人。社會的情態讓人難以忍受新舊更替,事物的情況難免讓人對真假產生懷疑。誰說梁上的燕子話多呢,它這深深的冤屈都還沒得到伸張。
厭頻:嫌次數多。
強:勉強。
解:懂得,會。
世態:社會的人情世故。
物情:事物的情況。
梁燕:梁上的燕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年老”可知,是詩人晚年所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人情冷暖、真假難辨的現象,詩人通過這首詩抒發自己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和世態,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內心的情感。
衣被唯??褐,長閑未覺貧。
將何折君壽,不盡百年身。
竹樹多于屋,禽魚近得人。
生無世情戀,寧復怨蒼旻。
潘閬祠前住,天教得此鄰。
百年傳盛事,一巷兩詩人。
老境羞磻水,高風想富春。
但教樽有酒,不必更言貧。
一門四世同堂樂,門外傳呼釋褐歸。
自此高車訪游舊,屏將呵從叩漁扉。
三冬晴暖春寒在,千里詩書野意違。
又說攜琴搜逸譜,休嫌古調按今徽。
客久顏容改,羞開古鏡奩。
瘦添清骨相,老減白髭髯。
云暗山無塔,樓空雨一簾。
休官歸去后,疏散似陶潛。
江南遺老瀛邊客,來時鬢斑今雪白。
幾年坐困市井塵,五遷來到詩書宅。
中州典型尚未艾,故家文獻宛如昔。
主人盛年兀老蒼,古心不為名利役。
晝閑對客無俗談,夜燈從容須挾冊。
有疑必問問必中,講學定知有源脈。
世人騖外如輪云,君心向道堅金石。
念我南冠久縶維,分我三間明月席。
綈袍厚德更高古,冬有纖纊夏有绤。
我衰擬作菟裘藏,感君推田城西陌。
今年不歸明年復不歸,病骨嵚??會當化為原上骼。
擬從諸君豫乞石一方,他年埋之冢前三四尺。
上書宋使姓某其名某,下書人是西州之西老逢掖。
平生著書苦不多,可傳者見之春秋與周易。
玉立堂堂君子林,由來彥圣好于心。
時和定是占書歲,賢居奚須更難任。
上瑞以人夸自昔,太平有象適當今。
莫令一片花飛卻,留取春光到綠蔭。
四鄰雞犬地,花竹自我陰。
去郭不多遠,入山猶未深。
林巒常在望,樵牧久知心。
他日如全隠,深居不可尋。
自是山林士,非因失志余。
兒童知稼穡,猿鶴近詩書。
曙色浮滄海,春風滿太虛。
固窮須學力,不敢廢經鋤。
獨對梅花坐,枝頭數點開。
畫中無此景,雪里有僧來。
饑鶴窺流水,行龜落凍苔。
茶邊清話處,一字共敲推。
欲向銀河去,唐家有畫船。
更無風浪險,竟到斗牛邊。
笑傲瓊樓上,歌吟玉宇前。
乘槎今有便,不必羨張騫。
入得梅村去,煙云鎖廢祠。
我來遲幾日,花已過多時。
童鶴看如活,山川變不知。
游人休著句,不比暗香詩。
當年初賦柏舟詩,正是中原板蕩時。
手挾雛孤歷關險,身邊鴈影到天涯。
五遷才定霜侵鬢,百歲何曾笑展眉。
為報兒孫須努力,墓前他日要豐碑。
治圃我依浮石灘,筑臺君占白云山。
三秋一日登臨外,百里同風咫尺間。
峰黛陰晴常黯黯,溜琴朝夕自潺潺。
休官誰道何曾見,林下如今兩處閑。
老子從來不為名,放教心地到和平。
庭前草色知春近,窗外梅花終夜明。
紙帳夢回移月影,石溪流斷失灘聲。
吟邊莫問紅塵事,只住茅茨亦自清。
外家后事凄涼甚,老婦思親哭最哀。
今日青山留我在,他年寒食望甥來。
極知造物成吾志,可但精靈慰夜臺。
惆悵昔時原上路,獨余宿草見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