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和東橋二首
暌月□□每徹宵,十年心跡向寥寥。閉門只怕梅花冷,懷土方憐棣萼遙。總有春醪期客至,已無燈疏背人燒。麗譙南去官橋外,一道笙歌淡淡飄。
紅紗珠絡艷良宵,誰念窮檐鎖闃寥。自有將軍傳捷到,不妨朝士踏歌遙。誰家笛譜因風得,何處爐煙傍月燒。書客短檠堪獨賞,玉壺長漏雪花飄。
暌月□□每徹宵,十年心跡向寥寥。閉門只怕梅花冷,懷土方憐棣萼遙。總有春醪期客至,已無燈疏背人燒。麗譙南去官橋外,一道笙歌淡淡飄。
紅紗珠絡艷良宵,誰念窮檐鎖闃寥。自有將軍傳捷到,不妨朝士踏歌遙。誰家笛譜因風得,何處爐煙傍月燒。書客短檠堪獨賞,玉壺長漏雪花飄。
與友人分別,我常常通宵難眠,十年來的心事也漸漸稀少。我閉門不出,只怕梅花受寒,懷念故鄉,更憐惜兄弟相隔遙遠。雖備下春酒期待客人到來,卻已無燈燭暗自燃燒。從麗譙樓往南到官橋外,傳來一道笙歌,悠悠飄散。紅紗珠絡裝點著美好的元宵夜,誰會憐憫貧寒人家的寂靜冷落。已有將軍傳來捷報,不妨讓朝士們踏歌游樂。不知誰家的笛譜隨風傳來,何處的爐煙在月光下燃燒。我這讀書之人獨對短燭,玉壺漏聲中雪花飄飛。
暌月:與友人分別的日子。徹宵:通宵。心跡:心事。棣萼:比喻兄弟。春醪:春酒。燈疏:燈燭。麗譙:城門上的高樓。窮檐:貧寒人家。闃寥:寂靜冷落。踏歌:以腳踏地,邊歌邊舞。短檠:短的燈架,代指燈。玉壺:計時的器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可能處于一個有節日氛圍的時期,社會或許有戰事,將軍傳來捷報。詩人可能在異鄉,既有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又關注著社會的動態。
這首詩主旨圍繞元夕展開,展現了節日的不同景象和詩人的復雜情感。其特點是通過多種意象和對比手法,將熱鬧與孤寂、現實與想象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能反映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的心境。
草堂風不止,靜夜坐涼氛。明月幾家水,黃花一徑云。山留獨客影,木落古人墳。厚土高天下,秋聲何恨聞。
楚楚郎官玉雪溫,朝回緩步出金門。揮毫寫得縣崖竹,都是中天雨露痕。
襄陽城外西南阿,秋風江渚生白波。渚宮神女老龍子,手把瑤華雙踏歌。雙踏歌,醉晴日,嬌比春花紅欲滴。紫綃衣袂青霞裳,綠髻如云高一尺。佩環解下明月珠,五色虹光照秋碧。鄭生所遇天下奇,樂莫樂如初相知。桑田滄海幾更變,天上人間多別離。蔚君家在襄陽住,皎皎清標?交甫。攜琴合向萬山中,莫作書堂近江渚。向來神女亦化龍,時復尋珠起風雨。
我已多衰病,君今亦老成。閉門驚臘盡,把酒及春生。但愿兵戈息,從無爵祿榮。郡齋風月好,吟詠足幽情。
故山茅屋破仍欹,惆悵西風日夜吹。今日偶來高處望,嚴家亭上立多時。
去年送客西湖路,芳草落花春已暮。今年送客浦陽江,六月秋風吹柳樹。年年送客為賦詩,賦詩每以功名期。玉堂金馬等閒去,朱衣紫綬笑取之。歸來高臥良自鄙,此語云云成戲耳。相如不是輕薄兒,馬周終非窮途士。古人窮達各有守,今人枵然何所有?百寶妝腰逞豪俊,千金買馬誇疾走。春風笑看陌上花,夜月醉眠蛾眉家。平生事業止于此,旁人為爾何咨嗟?汪君汪君拔其萃,讀書論道真我輩。江山萬里在胸中,洗卻人間約綺態。此行必奪錦袍歸,腕頭更佩金壘壘。若問今朝作詩者,竹冠草衣盤礴裸。商歌飯牛松下坐。
書生非法吏,猶跨五花驄。山徭迎漢使,海國被王風。俎豆夷酋識,侏離譯語通。爾鄉有名宦,好去學文翁。
富貴來時亦偶然,黃銅黑鐵盡生煙。太平公主饒仙骨,定遠將軍襲世傳。憑白手,摟金山,瓊田萬頃一齊干。洪椿自有千秋壽,懶結千秋以后緣。
上駟中原久擅場,爭看氣色欲騰驤。未乘天子雙龍駿,暫跨仙人五穗羊。
一徑入深篁,翛然碧云墮。涼飆四面來,吾將北窗臥。
南海何年貢荔枝,知音千古有楊妃。華清賜浴嬌無力,一騎紅塵初到時。
石屋忘年紀,霜松記十圍。壯容驚變盡,迂叟是真歸。局小一莊足,名逃百世希。山盤開野水,新雨蕨芽肥。
大澤水常滿,秋來洲渚平。游鱗不能渡,短棹若為行。氣吐西江蜃,風摶北海鵬。波濤未可料,汩沒恐身輕。從今魚易得,居與水相通。世事青天外,生涯高浪中。蒲深疑落日,萍轉覺回風。勸爾終身計,鴟夷是范公。為問風多逆,舟行太緩生。漁歌不用調,水宿莫論程。飽有雕胡飯,香無錦帶羹。相看乏酒飲,愁劇似淵明。
海右桓桓大府開,勝中云氣近蓬萊。借籌底用平蠻策,草檄須煩倚馬才。玉節旌麾江上見,明珠翡翠日邊來。遙知博望沙頭月,為照乘槎萬里回。
囊封初上九重關,是日清都虎豹閑。百辟動容觀奏牘,幾人回首愧朝班。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墮南州瘴海間。不待他年公議出,漢廷行召賈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