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吟六詩四首拜呈 其三
侯服安無事,官曹靜不嘩。
疇非信善友,俱是孝廉家。
荀袞傳榮耀,溫龍競爪牙。
尺輿思附鳳,角扇笑縈蛇。
士習賢科論,人趨太守衙。
莊衢當自騁,陳藥更誰誇。
和露餐荷葉,臨流飲雪花。
草萊依瑞穗,荊布綴明珈。
且固官庭守,寧憂柄用賒。
它時搖玉佩,鰲禁定聯華。
侯服安無事,官曹靜不嘩。
疇非信善友,俱是孝廉家。
荀袞傳榮耀,溫龍競爪牙。
尺輿思附鳳,角扇笑縈蛇。
士習賢科論,人趨太守衙。
莊衢當自騁,陳藥更誰誇。
和露餐荷葉,臨流飲雪花。
草萊依瑞穗,荊布綴明珈。
且固官庭守,寧憂柄用賒。
它時搖玉佩,鰲禁定聯華。
諸侯之邦安定無事,官府安靜沒有喧嘩。誰不是誠信善良之友,都是出自孝廉之家。像荀袞家族傳承榮耀,如溫嶠等人競展才能。我想乘輿附鳳青云直上,嘲笑那些如縈蛇般小人。士人研習賢科之論,人們都奔向太守官衙。應在大道上自我馳騁,展示醫術又能向誰自夸。帶著露水吃荷葉,臨著溪流飲雪花。草野之人依傍瑞穗,粗布衣服上點綴明珈。暫且堅守官庭職責,何必擔憂不被重用。將來佩戴玉佩,定能在宮廷與眾人同享榮華。
侯服:古代指離王城一千里的區域,后泛指諸侯。
官曹:官府。
疇:誰。
孝廉:漢代選舉官吏的兩種科目,后成為明清對舉人的雅稱。
荀袞:人名,代表家族榮耀傳承。
溫龍:可能指溫嶠,這里泛指有才能者。
尺輿:可能指乘輿,有追求仕途之意。附鳳: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就功業或揚威。
角扇:未詳,推測指小人。縈蛇:比喻小人糾纏。
賢科:指科舉。
莊衢:大道。
陳藥:展示醫術。
荊布:指粗布衣服。明珈:古代貴婦人的首飾。
柄用:被任用掌權。
鰲禁:指宮廷。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在官場或與官場相關的時期。當時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可能希望在仕途上有所作為,通過此詩表達自己的志向和對官場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積極進取的仕途追求和高潔的品格。其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士人的心態和文學創作風格。
落日淮橋上,因君得勝游。花蹊入流水,林院近清秋。撫景方成玩,題詩更少留。悠然心跡靜,新月照歸休。
春風無聲海日起,梅花滿樹煙茫茫。西湖昨夜笙歌靜,相見逋仙是林中。
秋氣四山寂,拂云欲彈琴。聊以發清嘯,天風吹我衿。我衿白露零,起立空山岑。耿耿不得寐,遙望煙云深。無聊策短筇,薄采苓與芩。合以舒煩郁,寒泉照吾心。
遼室東丹九葉芳,曾陪劍佩侍明昌。學書寫盡千林葉,習射能穿百步楊。興廢人間戰白蟻,榮枯枕上夢黃粱。故山咫尺宜歸去,莫使因循三徑荒。
我有骍角弓,百步能破敵。力強不受檠,材美陋越棘。時能斃飛將,萬騎莫敢逼。翻翻鐵絲箭,剡剡金瓜鏑。鼓寒霜氣重,應手響霹靂。豈惟射渠魁,眼中已無敵。雄哉兩櫜鞬,儼若左右翼。時來亦大用,不偶直暫塞。我弓雖少置,未許楚人得。
蟬聲樹色村村似,一坐君亭日每斜。靜里柴門惟燕雀,老來樽酒是桑麻。年豐鄰里家家麥,時至園林處處花。苦熱只今憂赤土,幾時龍起沛天涯。
潦草支塵事,閑僧不用邀。聞山皆欲去,愛雪只愁消。春近忙移樹,溪平好作橋。詩文三百卷,全似許由瓢。
聞道為關日,舟船正好行。依然經賦足,頗覺算緡輕。牢落江湖夢,遲回故舊情。致身霄漢上,林下望升平。
紫鳳檀槽綠發娼,玉堂見慣可尋常。作歌未必腸能斷,明日聽歌更斷腸。
簌簌精靈無所匿。大夢初時,不解孤和寂。墮落花前蝴蝶翼,說穿冥滅之消息。從此溫柔成記憶。隨了風姿,迷惑中沈默。收拾微霜青白色,溶于刻骨深寒側。
當今一代數詞宗,俯視榆生獨仰公。十譜論叢傳海外,遍栽桃李滿春風。
夏日尋幽到上方,清陰滿地午生涼。雨過山色重重好,風度荷花陣陣香。詩景百般行處有,塵緣萬種坐來忘。云扃叩遍無人見,惟有殘書滿石床。
是花紅似美人心。小坐春馀一線陰。開到高樓夜氣深。舊羅襟。綠鬢欺狂勸爾簪。
虎將親提十萬師,功成頻奏乞歸詞。寧知巧貝生文錦,不信明珠溷素絲。上將且開黃菊宴,游人先到赤松祠。飛霜夜發河橋舫,愁絕乖龍入夢思。
老子從來寵利輕,于棋待詔昧平生。內中稱賞秦郎帖,御筆批依不必更。最怕摛詞與草麻,明朝傳布競攻瑕。而今失韻乖平仄,撻市哄堂一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