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寶應湖四首
漁艇穿云去未歸,水光昏接日光微。蒲帆不遇天風便,笑倚蓬窗詠綠衣。
幾樹桃花照眼紅,堤長湖闊水生風。停舟未暇留清賞,祇恐春歸花又空。
湖草青青葉未齊,水天相接望低迷。行人歌罷滄浪曲,幾點漁舟落照西。
漁舟泛泛雜鷗鳧,婦槳夫橈水滿湖。笑煞往來人未了,遠提長纜日招呼。
漁艇穿云去未歸,水光昏接日光微。蒲帆不遇天風便,笑倚蓬窗詠綠衣。
幾樹桃花照眼紅,堤長湖闊水生風。停舟未暇留清賞,祇恐春歸花又空。
湖草青青葉未齊,水天相接望低迷。行人歌罷滄浪曲,幾點漁舟落照西。
漁舟泛泛雜鷗鳧,婦槳夫橈水滿湖。笑煞往來人未了,遠提長纜日招呼。
第一首:漁船穿過云霧離去還未歸來,湖水的昏光與微弱的日光相連。蒲草做的船帆沒遇上順風,我笑著倚靠在船窗吟詠《綠衣》詩。第二首:幾株桃花映得人眼睛發紅,湖堤漫長湖面寬闊水面生風。停下船來不及好好欣賞美景,只擔心春天過去花又凋零。第三首:湖草青青葉子還未長齊,水天相接望去一片迷茫。行人唱完《滄浪曲》,幾點漁舟在夕陽下停在西邊。第四首:漁舟漂浮著與鷗鳥野鴨混雜,婦女劃槳男子搖櫓湖水滿湖。嘲笑那些來來往往事務沒完沒了的人,漁夫們遠遠地提著長纜整日招呼著。
蒲帆:用蒲草編織的船帆。
綠衣:《詩經》篇名。
滄浪曲:《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鷗鳧:鷗鳥和野鴨。
橈:船槳。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游覽寶應湖時,被這里的湖光山色、漁人生活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組詩描繪了寶應湖的春日景色和漁人生活,展現出自然美與人情美。語言清新,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在描繪湖景詩中具有一定特色。
土牛鞭下已飛塵,律轉三陽歲復更。鳥雀亦知春信好,碧梧枝上不停聲。
蜀道歌來誰共悲,明朝還是拂征衣。劍門積雪人行少,棧石連云鳥度稀。白帝陵邊春樹盡,錦官城下夕陽微。舊游謾有相思夢,萬水千峰幾日歸。
少無簪組念,雅志在丘岑。結廬古澗阿,棲跡嘉樹林。南軒納朝陽,北牖延夕陰。踵門無深轍,入室有鳴琴。良朋以時至,清坐談古今。秫田秋向熟,濁醪行可斟。傾筐擷園蔬,持竿釣清潯。歡飲聊共適,過滿非所欽。
時危貴權謀,盜賊本王臣。招徠駕馭之,自足張吾軍。蜂蠆固有毒,犀象亦可馴。恩威儻得所,摩拊還其淳。光武制銅馬,曹公用黃巾。資其戰大敵,且以蘇良民。去年議招撫,乃以此義陳。置司未閱月,來者如屯云。奈何力沮罷,坐使復紛紛。傳聞中原寇,鐵馬動成群。虎兕出于柙,玉石同其焚。京輔困抄掠,遂及江湖濱。東南久平定,郡縣無城闉。天塹非不險,誰與守要津。古來重鎮地,控扼非其人。小敵已震懼,大者當何云。人謀自回遹,天意詎不仁。安得回陽輝,一令四海春。
君非江南人,猶愛江南色。我本江南人,長作并州客。魂依庾信《江南賦》,鏡里容顏久非故。為君淡墨寫江南,依稀重到江南路。春深花發亂鶯飛,秋水長天共落暉。歲歲黃塵苦撲面,不知何日始言歸。喜君垂老猶倜儻,能酒能詩真吾黨。消夏數卷史公書,歷歷千秋如指掌。西風海上送秋來,為我一杯歌慨慷。
南國地皆赤,吾生亦有窮。豐年何日是,菜色萬人同。海上舟頻入,民間楮已空。猶聞谷價涌,開糴若為功。
粲粲疏花照水開,不知春意幾時回。嫩云清曉孤山路,記得短筇尋句來。
并無蜂蝶與傳香。素衣裳。立到祁寒深下履嚴霜。折來癡在腸。幾抔風雪結云漿。又初陽。銷我百千千念小滄桑。一春如可償。
矯首湖天望目長,畫船簫鼓出錢塘。東京驟貴桓寬論,南越都忘陸賈裝。幕下清霜流彩筆,樓頭明月據胡床。芙蓉萬朵沈酣夜,曾憶當年共酒狂。
老作黃冠返舊山,尚支驛料破衙官。孤臣毫發皆君賜,獨坐風廊不覺寒。門廡無人殿未開,白頭散吏久徘徊。年年歲歲千秋節,長占群官第一來。聞說都人競出嬉,御街簫鼓倍年時。相公入奏天顏喜,半夜揚州送捷旗。約己隆親禮不同,鈞天無宴錫臣工。太皇勛德侔高帝,陛下謙恭似孝宗。野衲云云祝圣躬,亦拈拂子演宗風。恨渠僻陋無聞見,不識光公與杲公。小臣無狀掛丹書,還著青袍兩載馀。物色依然如碧鸛,階銜久矣削緋魚。
兄弟一氣耳,誰強誰獨衰。弟齒齾更落,予發白且蓰。朝來覽明鏡,鬅鬙亂如茨。咄哉此二疾,自古誰能醫。太公口含兩,張蒼一無之。年皆過百歲,天豈云獨私。人生真大夢,世事如奕棋。社櫟散乃壽,自全本支離。兄弟幸在告,為樂當今茲。湖山共追逐,杖藜未須支。頭童與齒豁,韓公浪云悲。西山朝氣爽,不妨拄空頤。
花枝破蕾作輕紅,漸有春愁入眼中。儻可登樓銷暇日,幸無舉扇障西風。朱弦自奏難諧俗,白璧深藏莫丑窮。樽酒論文期款曲,驪駒催客陋江翁。
坐棟穿簾爾亦驚,紛紛紅紫遍春城。群沖海霧寒應阻,對語堂花暖卻明。去住溪山他日夢,主賓天地世人情。即論遲暮心難巳,切恐差池恨轉生。
寶藏翻窮貝葉書,方知真理本如如。一心不動無生滅,萬古長空豈欠馀。妙藥更靈難忌口,長安雖貴不堪居。毛吞大海渾閑事,誰訝瓢中出白驢。
柳下坐懷事,道學喜傳說。人以窮來歸,因之試淄涅。是乃桑中為,誰云柳下屑。然則復何奇,不恭其一轍。子卿偕胡婦,千秋辨污蔑。十九年澤中,人情寧消滅。古今至節人,一皆情所結。情至風值萍,曾何傷漢節。胡婦若累卿,胡羊亦卿孽。漢旄落寒沙,胡霜焉可嚙。然則復何妨,柳下誰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