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早霽
晴云如衣如絮,
落月似鉤似梳。
鸕鶿鸂鶒未覺,
一段并能屬予。
晴云如衣如絮,
落月似鉤似梳。
鸕鶿鸂鶒未覺,
一段并能屬予。
晴朗天空中的云朵像衣裳又像棉絮,西沉的月亮似彎鉤又似梳子。鸕鶿和鸂鶒還沒察覺(這美景),這一段美好景致全都屬于我了。
霽:雨后或雪后轉晴。
鸕鶿:水鳥名,俗叫魚鷹。
鸂鶒:水鳥名,形大于鴛鴦,多紫色,好并游。
屬予:屬于我。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題看,應是雨后初晴的清晨,詩人外出看到眼前美景有感而發。當時詩人或許心境閑適,得以細細品味大自然的美好。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雨后初晴的清晨美景,突出特點是比喻生動、意境優美。雖在文學史上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捕捉自然之美的敏銳和對生活的熱愛。
天機滿目是襟懷,滾滾都從詩上來。付此卷舒同大運,豈容一念自安排。
筑屋冶山下,珍茲十二琴。松風吹素壁,淡月照花陰。昨譜鐘山雨,今期孺子心。泠泠如在耳,弦外授知音。
看山聊自訪田家,舊好情深興未涯。留客一尊傾竹葉,動人千樹是梅花。煙迷雁字沉滄海,日落漁歌喧晚沙。醉后不知行與住,霏微風雨送歸槎。
明發雙帆大海濱,璽書遙夜出楓宸。關中乍擬徵黃霸,河內重看借寇恂。君子六千初仗鉞,生徒四百競攀輪。猶聞仆射花溪上,竟日茅堂話隱淪。
兩袖龍鐘雙淚垂,故園幾度入愁眉。相過莫說未歸事,一段傷情只自知。
向來北固萃群英,可但江山擅美名。秀氣中間空畚筑,斯文今日遇權衡。歌成白雪傳新唱,帆飽西風趣去程。會體使君珍重意,不專車馬羨桓榮。先生讜論在延英,早歲金甌已覆名。自古正人羞枉尺,祇今公論有持衡。九重聞道將飛詔,一水何妨緩作程。莫笑田家去天遠,春來野草亦敷榮。
慈母人間非不多,慈而節者能幾何。洪母之慈似亦少,慈不徒愛愛而教。一燈母子共分光,母讀子讀影相吊。若其操節果何如,為念夫家世業儒。我今儻若差一念,萬卷家藏棄無馀。天地一逆旅,百年能幾許。夫在則視夫,夫亡則視子。但愿子有立,夫死猶不死。妾身自分止于此。吁嗟兮洪君,君母之賢世罕倫。君今莫計位高下,只取胸中一物真。我聞立身須以道,善名是顯親。汗青豈必皆達者,未計眼前屈與伸。我亦為人子,年來已度三十春。家貧自少事章句,父祖力家百苦辛。往年吾祖已捐棄,臨行猶愿孫成器。而今一第市童憐,痛哉吾祖安在矣。祖母于今老色深,念之中痛不能任。雙親四目僅一子,況復暮景仍骎骎。平生學力盡虛耳,世事顛迷無與比。靜中自笑復自悲,授之以政將何以。每覽程朱性理書,踐履一意負心期。古云三十骨骼成,輕暴氣質若未移。顏淵三十德行立,鄧禹三十功業畢。我今三十何為哉,少日已去老將來。父祖教育良可哀。為感洪君訴母苦,客燈獨對淚如雨。濡毫不管詩家數,為君草草傳心語。
浣江寒繞暨陽城,不見西施見翰卿。鐘鼎故人居廣廈,龜蓍小肆付微生。蜀莊久斂沈冥跡,周史猶傳授受名。莫把魋顏供謔浪,煩君端策指前程。
不知春已過,一月雨聲中。蒲短初侵水,花殘更受風。病疑耽酒過,窮覺向詩工。失喜聞鶯語,飛來草屋東。
圣念蒼生重拓邊,王師奏捷凱歌旋。千營列柵天籠野,萬灶連山地涌泉。魚海于今歸版籍,狼荒從此靖風煙。華夷一統文明日,共祝吾皇億萬年。
一個茅庵,三間七架。兩畔更添兩廈。倒坐雙亭平分,扶闌兩下。門前數十丘?稏。塍外更百十株桑柘。一溪活水長流,馀波及、蔬畦菜把。便是招提與蘭若。時鈔疏鄉園,看經村社。隨分斗米相酬,環錢相謝。便闕少亦堪借借。常收些、筍乾蕨鲊。好年歲,更無兵無火,快活殺也。
震澤留遺號,行人指太湖。封疆連舊壘,形勢壓全吳。水落魚龍蟄,天寒雁鶩呼。扁舟思范蠡,吾亦老樵蘇。
湛然定水滿新池,試浴金毛獅子兒。普愿眾生盡無垢,此身何惜汗成泥。
桃杏葉尖荷葉圓,楊花亂撲如白綿。若言春事渾無曲,榆莢緣何亦貫錢。
分陜頻年召伯棠,千家巍碣頌琳瑯。才聞大纛移江右,忽睹高牙駐海傍。月下登樓懷婺女,風前開閣謝滕王。山陰咫尺堪攜興,雪夜能無棹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