酴醾四首 其三
獨立幽亭晚,
春風玉一圍。
殘英不著地,
去作嶺云飛。
獨立幽亭晚,
春風玉一圍。
殘英不著地,
去作嶺云飛。
獨自佇立在幽靜的亭邊已到傍晚,春風里如白玉般的酴醾花圍成一圈。凋零的花瓣沒有落在地面,飄向山巔化作云霞飛遠。
酴醾(tú mí):薔薇科植物,春末夏初開花,花白色,有香氣。
殘英:凋落的花瓣。英,花。
著地:落地。著,附著。
嶺云:山巔的云。
此詩或作于春末酴醾花謝之際。古人常以酴醾為春歸之象征,詩人于幽亭觀景,見殘花不落塵泥而化云遠飛,觸景生情,即興創作。
詩寫酴醾花謝之景,突破“零落成泥”的常規視角,以“殘英化云”展現其輕盈高潔,構思新穎,意境靈動,體現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與獨特審美。
深冬雷未蟄,雨雹半空飛。久立怪生眼,回看日變暉。萬松聲不出,尺蜃鬣猶威。僧說分流闊,長年無旱饑。
新栽竹數竿,竿竿挺蒼玉。我歌竹和之,步轉闌干曲。
雕胡分雁膳,臨水勸加餐。一路篙舟去,愁君日上灘。肉芝含雪長,花瘴入秋殘。處處仙靈窟,長謠拂羽翰。
騎馬尋春春尚遲,東風空自向人吹。燕王城里千株柳,寒食來看未有絲。
麇跡緣厓見,泉流繞砌聞。澗花寒背日,山鼠夜啼云。千嶺從西折,諸峰競北分。木冰呈曉玩,四繞白紛紛。
晴窗出寸碧,倒影媚中川。云氣一吞吐,湖江心渺然。一水渺空闊,群山中接連。寒陰白霧涌,飛度碧峰前。隱幾對寒碧,忘言心自閑。豈知宜寂士,滅跡青峰間。吟馀忽自笑,老矣方好弄。慨然思古人,尺璧寸陰重。
一朝臥病藥相扶,才倚晴窗閱地圖。莫說江南風景好,王孫頭白怨蘼蕪。
下車誰問百年人,定過桃源一問津。無侮老成存古訓,揚清激濁道之神。
鮫宮蜃市不須疑,杖底偏教怪石支。地僻總忘天近遠,云深寧辨路嵚崎。參差玉燕驚人跡,斷續金膏浣舊碑。為報洞靈莫扃閟,更馀藜火待相窺。
無花無酒過重陽,轉覺閑居興味長。明月豈隨人薄厚,黃花不逐世炎涼。閏年節晚初過雁,老境衾寒知有霜。清境喚回蝴蝶夢,起尋竹影據胡床。
洞門流水碧泠泠,經過人間不暫停。溪舌廣長當下見,雷聲浩大靜中聽。逶迤入海成波瀾,迢遞看山隔杳冥。獨有庵西泉一線,夜來涵月浸空庭。
繡斧遙持出未央,上方云日駐清涼。水晶禪室堪懸榻,薝卜花林細認香。猿鶴故山今好在,烽煙閩海遠相望。功成早綰黃金印,歸向東籬續舊觴。
□□鑾車。?□真□。□弓孔碩。彤矢□□。四馬其寫。六叀驁□。徒?孔庶。□□宣搏。眚車??。□徒如章。原濕陰陽。趍趍□馬。射之□□。?□如虎。獸鹿如□。□□多賢。陳禽□□。?蒦允異。
三年來冀北,星聚愧元方。松菊應還在,田園豈盡荒。旅愁春又半,鄉思日偏長。秋好看鵬翼,凌風或并翔。
野服掛僧單,禪扉月未關。桂香清近佛,秋色老依山。目盡遙峰出,步回流水閑。相傳登蕩路,數處可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