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軒二首
世路崎嶇不作難,將迎未斷是危艱。閑窗暗袖持衡手,只把靈臺一鏡看。
高山休刬海休填,眼界平來恰自然。君若不拘形跡看,鳶魚隨處有天淵。
世路崎嶇不作難,將迎未斷是危艱。閑窗暗袖持衡手,只把靈臺一鏡看。
高山休刬海休填,眼界平來恰自然。君若不拘形跡看,鳶魚隨處有天淵。
人生道路雖崎嶇卻不算艱難,難的是未斷絕的迎來送往才是真正的危機。在靜窗暗室中以公正之心處事,只需將內心當作一面明鏡來映照。不必鏟平高山填大海,眼界放平自然和諧。你若不拘泥于表面形式,鷹飛魚躍之處皆有天地的廣闊。
將迎:送往迎來,指世俗應酬。
持衡手:比喻公正持平的處事手段,衡為稱量工具,引申為公平。
靈臺:指心,《莊子·庚桑楚》:'不可內于靈臺',此處指內心。
刬(chǎn):同'鏟',削平。
鳶(yuān)魚:老鷹與游魚,泛指自然生物。
天淵:高天與深淵,比喻廣闊的境界。
約創作于南宋時期,詩人張镃退居閑適時所作。其出身貴胄卻淡于仕途,此詩反映了他對世態炎涼的超然感悟與追求內心平和的生活態度。
全詩以'平'為核心,首章從處世心境切入,強調內心澄明方為應對世路之要;次章從自然視角拓展,指出眼界放平則萬物自得。語言淺近而哲理深刻,體現宋代文人對生命境界的思考。
東南富貴是神仙,日日西湖坐畫船。繡帽擁云籠翠羽,紫牙宣響出紅蓮。香風宛轉珠簾動,纖手親傳玉鲙鮮。最是好情消不得,醉挪花片撒金錢。
歐冶張華劍未分,望來同現七星文。虛埋豐獄塵中氣,自拂要離冢上云。蕙草一株聊可寄,梅花三弄不堪聞。何時擬共操蓮舫,桃葉江頭獨問君。
賈客金多夢不成,窗前葉落自心驚。可憐游子囊羞澀,夜半長歌看月明。
據床坐看月華生,水氣浮空夜氣清。蜃闕珠宮寒作市,銀盤玉露靜無聲。芳筵累吸杯中物,彩鳳雙吹樹底笙。不見山陰狂道士,相思只在越王城。
雜雜嘈嘈蜂報衙,可堪賓從閧堂嘩。用剛用吉無今日,冠子冠孫能幾家。天道那如人道邇,大宗親見小宗加。騎箕未忘世間事,亦自天關拍手誇。
萬樹東風爛漫春,當時方朔已星辰。百年身世君休問,認取桃花作故人。
裁征衣。寄征衣。萬里征人音信稀。朝相思。暮相思。滴盡真珠,如今無淚垂。閨中幼婦紅顏少。應是玉關人更老。幾時歸。幾時歸。開盡牡丹,看看到荼蘼。
邂逅京華得向禽,攀花攜酒日長吟。聽鶯上苑云連陌,并馬西山雪滿林。一夜征塵迷寶劍,三年流水隔瑤琴。傷心碣石論文地,零落寒煙夢里尋。
中原惡少稱新李,八尺長軀勇無比。鐵槍丈二滾銀龍,白面烏騅日千里。攻州劫縣莫敢攖,烏羊渾脫縵胡纓。輕車壯士三十兩,戰則為陣屯為營。殿前將軍不敢搏,羽林孤兒甘受縛。柳林道上掠寶車,獨樹堆邊劄氈幕。吐蕃老帥西南來,虎頭不掛三珠牌。弊裘羸馬失故態,寶刀繡澀盔生埃。步入中書謁師相,愿請長纓三百丈。生縛兇魁獻至尊,不使朝廷乏名將。相臣入奏大明宮,玉音特賜天廄驄。親軍百騎備兩翼,綵旗盡出東華東。硬弓二石力逾弩,長驅夜走涿城下。土岡無樹著伏兵,兩陣相當如怒虎。彎彎弓弰抱團月,點點槍尖飛急雪。神騅未隨白羽仆,賊顱已逐青萍缺。一騎平原報捷歸,天狗有聲流作血。
黃河青海入狼煙,漢將胡兵殺氣連。安得即時尋魏絳,務農休甲報皇天。
永夜發孤笑,起看河漢流。群山涌翠浪,纖月掛瓊鉤。豈謂艱難日,翻成汗漫游。虛舟全不系,暮景付滄洲。
青霄如鏡任摩挲,瑣瑣煙云可奈何。天上從來星照月,海心誰報火燃波。四飛蟲鳥知生趣,萬古滄桑入短歌。清境嬉娛忘所適,更攀霜桂倚巖阿。
茅屋好,賺得酣睡長。稻草密遮光不度,蓬門初啟霞飛揚。旭日何輝煌。
綠玉飛梁碧蘚封,羽人來倚瀑簾風。偶翻貝葉經臺上,與散曇華茗椀中。有象到頭終幻滅,無生彈指即虛空。春寒大展三衣坐,百衲云山一線通。
數月言官恥素餐,殺身今日有何難。包荒自是男兒事,肯不同天一樣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