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鄉展省道中作四聲詩寄豫章寮友 其四
執熱逼入伏,一葉益局促。
日落月欲出,豁若脫桎梏。
木色郁碧幄,竹節削綠玉。
赤腳踏白石,宿泊得沐浴。
執熱逼入伏,一葉益局促。
日落月欲出,豁若脫桎梏。
木色郁碧幄,竹節削綠玉。
赤腳踏白石,宿泊得沐浴。
在炎熱中逼近入伏天,一片落葉更添局促之感。太陽西沉月亮將升,突然像擺脫了腳鐐手銬般輕松。樹木濃郁如綠色帳篷,竹節光潔似雕琢的綠玉。赤著腳踩在白石上,住宿時得以痛快沐浴。
執熱:指炎熱的天氣。《詩·大雅·桑柔》:'誰能執熱,逝不以濯。'
入伏:進入三伏天,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一葉:此處或指夏末初落的葉子,暗示季節轉換。
局促:緊迫、不舒展。
豁若:突然、一下子。
桎梏(zhì gù):腳鐐和手銬,比喻束縛。
碧幄(wò):綠色的帳幕,形容樹木枝葉茂密。
削綠玉:形容竹節像削磨過的綠玉般瑩潤光潔。
宿泊:住宿、投宿。
此詩為作者還鄉途經展省道時所作,寄贈豫章(今江西南昌)同僚。創作于夏日入伏前后,詩人在旅途經歷炎熱煎熬后,遇傍晚清涼時段與自然美景,觸景生情寫下此詩,傳遞途中的真實感受。
全詩以夏日途中心境變化為線索,從'執熱局促'到'豁脫沐浴',通過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展現作者對生活細節的敏銳感知。語言平淡中見生動,意境轉換鮮明,是一首貼近生活的紀行小詩。
白帝祠前石筍三,根連滟滪立相參。不知此石能言否,往事應同老柏談。
大賈多買笑,惟君獨不然。朝朝上山去,夜夜抱云眠。阿堵雖繞榻,鴟夷終泛船。一與吾儕飲,懸知非守錢。
玄珠本難求,得之在罔象。回照一室間,萬形自霄壤。
倦聽蛩砧,初拋紈扇,隔浦亂鐘催晚。湘蒲簟冷,楚竹簾稀,窗下乍聞裁剪。倦柳梳煙,枯蓮蘸水,芙蓉翠深紅淺。對半床燈火,虛堂凄寂,近書思遍。夜漏永、玉宇塵收,銀河光爛。夢斷楚天空遠。婆娑月樹,縹緲仙香,身在廣寒宮殿。無奈離愁亂織,籍酒銷磨,倩花排遣。漸江空霜曉,黃蘆漠漠,一聲來雁。
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只看云斷成飛雨,不道云從底處來。
江花江草凈春煙,北望空懷乘興船。水國人家種楊柳,清明士女競秋千。客廚未乞龍蛇火,旅食頻催犬馬年。遙想風流王柱史,西臺銀燭柘枝顛。
門有車馬客,言是故鄉來。故鄉有書信,縱橫印檢開。開書看未極,行客屢相識。借問故鄉人,潺湲淚不息。上言離別久,下言望應歸。寸心將夜鵲,相逐向南飛。
佐邑稱能吏,兼曹重外臺。綢繆資畫諾,保障滌氛埃。蓮幕三城頌,花封百里回。名因趨府達,當寧解掄才。
似此無情絕,如何沁骨悲。花落已成泥。一雙紅豆子,負相思。
七年頖水賦菁莪,回首蒼梧柰遠何。貞節平生親力苦,武階初命弟情多。寄書西去愁仍積,迎養東來樂已過。行不可留空悵望,九疑云盡洞庭波。
天意猶相惜,先朝一布衣。平生雖未負,白首竟何歸。故國馀禾黍,空山少蕨薇。勞勞多著述,老去總知非。
綠垂朱雀柳,雙燕不勝春。泥落空梁語,之人竟殺身。南國枇杷熟,卑枝結子多。一雙拖白練,飛墮綠林阿。小樹生荊棘,棠梨結子幽。白頭雙野鳥,相對菊花愁。夢斷江南信,空憐鐵石腸。綠么何處去,二鳥獨悲傷。
湛湛芙蓉一水深,美人遲暮隔云岑。誰能千載留干羽,極目寒江送遠砧。
卻緣松竹引清風,路入曹源識祖翁。衣缽有山皆拱北,袈裟無水不流東。鏡臺影露云千疊,碓觜花開桂一叢。莫與溪聲斗長舌,知音人在月華中。
東風初度野梅黃,醉我東山云霧窗。只今相逢暮春月,夜床風雨翻寒江。人生離合幾春事,霜雪行?青鬢雙。大梁一官且歸去,酒腸云夢吞千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