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竹坡封君四首
長笑東皋下,何曾變姓名。風花雙鬢盡,天地一毛輕。石室權書在,仙臺化箓成。從來多古思,無路哭先生。
數鳳堪家慶,猶龍與世休。張綱行郡國,賈誼在諸侯。天秘玄橋履,誰移夜壑舟。萬竿金瑣碎,空閱鏡湖秋。
志養榮三釜,閑和際五朝。典刑方物化,林薄欲魂銷。地古芙蓉冷,天寒薜荔凋。越中無那老,誰構大夫橋。
方竹棲鳩小,攢花織鳳昏。濟人寧責報,緣子暫承恩。玉樹縈書帶,瓊英翳石根。可堪耆舊社,無復見東園。
長笑東皋下,何曾變姓名。風花雙鬢盡,天地一毛輕。石室權書在,仙臺化箓成。從來多古思,無路哭先生。
數鳳堪家慶,猶龍與世休。張綱行郡國,賈誼在諸侯。天秘玄橋履,誰移夜壑舟。萬竿金瑣碎,空閱鏡湖秋。
志養榮三釜,閑和際五朝。典刑方物化,林薄欲魂銷。地古芙蓉冷,天寒薜荔凋。越中無那老,誰構大夫橋。
方竹棲鳩小,攢花織鳳昏。濟人寧責報,緣子暫承恩。玉樹縈書帶,瓊英翳石根。可堪耆舊社,無復見東園。
(其一)常在東皋之下朗笑,從未隱姓埋名。風與花染白雙鬢,天地間如同一毛般輕盈。石室中權書猶存,仙臺的符箓已成。向來多有古賢情思,卻無路徑哭祭先生。(其二)家中有鳳般才俊可慶,如龍般賢能與世長辭。曾如張綱巡行郡國,似賈誼輔佐諸侯。天藏玄橋之履,誰移夜壑之舟?萬竿竹影碎金,空對鏡湖秋景。(其三)以俸祿奉養志得,閑和之態歷經五朝。典范剛隨物化,林野間魂魄欲銷。故地芙蓉清冷,天寒薜荔凋零。越中無奈人老,誰再建大夫橋?(其四)方竹上棲著小鳩,攢花間織就昏鳳。濟人何須求報,因子暫承天恩。玉樹繞著書帶草,瓊花遮蔽石根。怎忍耆舊社中,再不見東園身影。
東皋:東邊的高地,常指隱居之地。
石室權書:指藏書的石室中仍存權略之書。
仙臺化箓:仙臺,傳說中仙人居所;化箓,指道教符箓,此處或喻離世。
數鳳:喻指有才華的子孫,鳳為祥瑞。
張綱:東漢名臣,曾巡行郡國彈劾貪官;賈誼:西漢政論家,曾為諸侯太傅。
夜壑舟:典出《莊子》,喻事物變化不可測,此處指封君離世。
三釜:古代量器,代指微薄俸祿,此處指奉養之事。
五朝:泛指多個朝代,言其經歷長久。
薜荔:一種蔓生植物,常襯荒涼。
方竹:竹的一種,莖方形;玉樹、瓊英:喻品德高潔。
此為挽詩組作,當創作于竹坡封君去世后。封君或為德高望重、經歷豐富(際五朝)且注重家族傳承(數鳳、玉樹)之人,作者與其有交,故通過詩歌追念其生平功績,表達哀思。
四首挽詩從不同角度悼念竹坡封君,既贊其賢能(張綱、賈誼之喻)、奉養之孝(志養榮三釜)、家族榮耀(數鳳、玉樹),又以蕭瑟之景(薜荔凋、鏡湖秋)烘托哀情,是兼具史傳價值與文學性的悼亡之作。
玄元分古觀,南鎮越王越。 五石空留瑞,群仙不記名。 丹砂雖久煉,雞犬自長生。 檻簇鰲頭景,門通鶴頸程。 煙霞隨砌起,花木逐時榮。 古井涵虛碧,疏鐘入戶清。 荒蕪憐夜色,寒溜引秋聲。 丹竃封苔老,芝田積雨平。 風光齊岳麓,音信接朱明。 愿將身從此,乘云到玉京。
蜀道如天夜雨淫,亂鈴聲里倍沾襟。 當時更有軍中死,自是君王不動心。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詔州縣立學。惟時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殫慮,祗順德意;有假官借師,茍具文書。或連數城,亡誦弦聲。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陽祖君無澤知袁州。始至,進諸生,知學宮闕狀。大懼人材放失,儒效闊疏,亡以稱上意旨。通判潁川陳君侁,聞而是之,議以克合。相舊夫子廟,狹隘不足改為,乃營治之東。厥土燥剛,厥位面陽,厥材孔良。殿堂門廡,黝堊丹漆,舉以法。故生師有舍,庖廩有次。百爾器備,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覯諗于眾曰:“惟四代之學,考諸經可見已。秦以山西鏖六國,欲帝萬世,劉氏一呼,而關門不守,武夫健將,賣降恐后,何耶?詩書之道廢,人惟見利而不聞義焉耳。孝武乘豐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學術。俗化之厚,延于靈、獻。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聞命而釋兵;群雄相視,不敢去臣位,尚數十年。教道之結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爾袁得賢君,俾爾由庠序,踐古人之跡。天下治,則譚禮樂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當仗大節,為臣死忠,為子死孝。使人有所賴,且有所法。是睢朝家教學之意。若其弄筆墨以徼利達而已,豈徒二三子之羞,抑亦為國者之憂。”
此年實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記。
今人往往號能文,意熟辭陳未足云。 若見江魚須痛哭,腹中曾有屈原墳。
紅蓼花繁映月,黃蘆葉亂搖風。碧天清遠楚江空,牽攪一潭星動。 入網大魚作隊,吞鉤小鱖成叢。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
茅舍數椽山下蓋,松竹梅蘭真可愛。穿林越嶺覓干柴,沒人怪,從我賣,或少或多憑世界。 將錢沽酒隨心快,瓦缽磁甌殊自在。酕醄醉了臥松陰,無掛礙,無利害,不管人間興與敗。
白鷺群翻隔浦風,斜陽遙映樹重重。 前村一片云將雨,閑倚船窗看掛龍。
千載知經幾暴秦,山中惟說避秦人。 仙源錯引漁舟入,惱亂桃花自在春。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為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笑靨多羞,低頭不覺金釵溜。憑媒將就。鳳枕回雙繡。月地云階,何日重攜手。心堅否。齊眉相守。愿得從今后。
男兒不得志,壯心惜徂年。 長空起鵰鶚,目送入寥天。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殘螢委玉露,早雁拂金河。(委 一作:棲)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洞庭波 一作:老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