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鯈
禹鑿天門浪渺茫,
游鯈也解化龍翔。
風云得路誇頭角,
歲旱爭尋窟穴藏。
禹鑿天門浪渺茫,
游鯈也解化龍翔。
風云得路誇頭角,
歲旱爭尋窟穴藏。
大禹開鑿天門山,江浪浩瀚渺茫;小小的游鯈魚,也能化作巨龍翱翔。遇風云得機遇,便昂首顯露鋒芒;大旱之年里,又爭著鉆洞穴躲藏。
禹鑿天門:傳說大禹治水時開鑿天門山(今湖北宜都西北)以疏導江水。
游鯈(tiáo):白鰷魚,一種常見小型淡水魚,此處代指微小生物。
化龍翔:化身為龍騰飛,典出“魚躍龍門”傳說,喻指平凡之物獲得機遇后的蛻變。
風云得路:比喻遇到施展才華或改變命運的時機。
歲旱:指干旱之年,自然環境惡劣的時期。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或作于詩人觀察自然生態或感慨個人境遇之時,借游鯈魚的變化隱喻對時運起伏的思考。
全詩以游鯈為喻,通過其“化龍翔”與“藏窟穴”的對比,暗喻人生順逆無常,借物抒懷,語言簡練而意象鮮明,體現了傳統詩歌托物言志的特點。
芳草青青西子湖,南天鴻雁未高呼。吳人弦管喧佳節,一道花江帶舳艫。
造化無端欲自神,裁紅剪翠為新春。不如分減閑心力,更助英豪濟活人。
白云深處瑞煙浮,到此方知古寺幽。世外有天開日月,洞中無歷自春秋。巖花照水紅如醉,古柏淩煙翠欲流。愛殺閑僧如我愿,不知人世有王侯。
艷發朱光里,叢依綠蔭邊。夕同山蕣落,午并海榴燃。幽馥流珍簟,鮮輝照藻筵。群芳已謝賞,孤植轉成憐。
九日悲風葉正飛,斜吹短發涴塵衣。江邊欲采蕙蘭老,山上來歸雞犬非。濁酒乘時歡且借,黃花向晚食難肥。登臨知灑何年淚,未是窮途獨畏譏。
中原方逐鹿,地筑假王宮。碣臥黃龍背,階藏朱草叢。松釵沾露滑,竹粉墮霜風。共選幽巖歇,頹垣吟夕蛩。
亂流爭一壑,風傍水門多。石勢隨云落,灘聲雜雨過。只須秋月好,終奈暮猿何。不寐同漁父,洲邊弄芰荷。
盡典春衣,換酒津亭,送君此行。嘆清朝有道,何曾逐客,有司議法,忍及書生。歸去來兮,噫其甚矣,見說江濤也不平。君之友,豈都無義士,剖膽相明。挑詩行李如冰。正趁得越山桃李春。把從前豪舉,著些老氣,不應造物,到底無情。雁蕩煙霞,鳳城風雨,兩地相思魂夢清。重來否,算海波未窄,猶可騎鯨。
寧知四十九年非,不用登臨嘆落暉。明月自來還自去,暫時相賞莫相違。春臨柳谷鶯先覺,雪滿空庭鶴未歸。醉臥白云閒入夢,松聲草色共忘機。
人物中興后,猗公一世雄。虹蜺輝霽景,山岳鎮頹風。用舍關輕重,聲名擅始終。堂堂今日盡,海宇盡哀恫。早歲規模大,中年出處明。兩朝高獻納,六郡凜威名。雖作收身去,終馀報國誠。秣陵天下計,惆悵此時情。里社湖山勝,歸休十四年。千鐘窮燕賞,雙劍去聯翩。家有遺經盛,名今太史傳。欺心儻容發,天豈許公全。與世栽桃李,身閒意不衰。涓塵猶獎錄,尺寸各扶持。永恨登門約,空傳墮淚碑。微生渺何極,不敢負公知。
去年共說是豐年,水碓磯頭纜米船。一斗幾文□子白,腰間能否納官錢。
東林寺里舊書堂,三十年來野草荒。百囀未忘初鳥韻,一株猶剩晚柑香。山懷龍阜神俱遠,水問梅村脈故長。寄語云生為磨石,客中新記已成章。
六畫中含萬象殊,洪荒一變遂歸儒。河圖不授包犧氏,民到于今目尚涂。
暖煙稠,芳草遍。簾卷綠陰深院。鶯款語,燕嫞飛。還疑春未歸。短長愁,深淺意。都付一年花事。才薄暖,似新涼。銷香晝漸長。海棠眠,蝴蝶醉。簾外落英刬地。偷暈淺,學顰輕。如眉楊柳青。鳥驚心,花濺淚。爭識個儂芳意。催暗綠,妒殘紅。疏欞料峭風。碧陰圓,嬌燕小。畫閣不堪重到。愁暫遣,淚初晴。啼鵑聲復聲。恨時少,歡事少。夢肯留人長好。鸞柱澀,雁書遲。相逢知幾時。夢尋難,人去遠。簾為恨春遲卷。梨雨后,杏花嫞。半庭香雪濃。靨紅殘,鬟翠重。依約夢中相送。催暝色,入離愁。相思云外樓。血啼鵑,絲織柳。愁絕問伊知否。傳笑語,逗嬌顰。夢中無限春。恨如煙,身似客。忍說有花須折。狂杜牧,瘦東陽??M回百結腸。意中人,箋上字。消受別離滋味。如夢里,憶年時。柔腸說與知。絮風愁,花月怨。何日玉臺重見。情不盡,恨難禁。燒殘紅燭心。
巨石當門辟,猶存古洞名。洑流聲漸細,靈窟地俱平。老鶴窺人起,奇花別俗生。林間朱果落,遺核又將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