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尤檢正四首 其三
榜舟浙江潮,僦屋長安雪。
寒濤幸少年,積凍還復結。
雖逃蛟鱷虞,未免薪芻絕。
噂?悵難登,囁嚅羞妄悅。
榜舟浙江潮,僦屋長安雪。
寒濤幸少年,積凍還復結。
雖逃蛟鱷虞,未免薪芻絕。
噂?悵難登,囁嚅羞妄悅。
劃著船在浙江的潮水中前行,在長安的雪天里租下房屋。幸虧在少年時經歷過寒冷的波濤,積累的冰凍又再次凝結。雖然逃過了蛟鱷的威脅,卻難免柴草斷絕的困境。面對議論紛紛的局面惆悵難以前行,欲言又止,羞于虛妄地討好他人。
榜舟:劃船。榜,船槳,此處作動詞,劃。
僦(jiù)屋:租賃房屋。僦,租賃。
長安:代指京城,此處或指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
寒濤:寒冷的波濤,指錢塘江潮水的凜冽。
蛟鱷虞:對蛟鱷的擔憂。蛟鱷,傳說中的兇猛水獸,喻指險惡環境;虞,憂慮。
薪芻(chú):柴草。薪,柴火;芻,喂牲畜的草。
噂?:應為“噂沓”(zǔn tà),指議論紛紛、多嘴多舌。
囁嚅(niè rú):說話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樣子。
妄悅:虛妄地討好、取悅他人。
此詩為南宋詩人贈友人尤檢正之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中反映詩人在京城(臨安)的漂泊經歷,或作于其仕途或生活困頓時期,通過行舟、賃屋等日常場景,展現當時士人面臨的自然與人際困境。
詩中描繪行舟浙江、賃屋長安的漂泊,寒濤積凍、薪芻斷絕的困頓,以及面對議論羞于討好的態度,展現詩人堅韌品格與高潔操守。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南宋士人生活與心境的真實寫照,具歷史與文學價值。
四戒從誰得,
忠勤與孝廉。
本原來簡冊,
膏潤到閭閻。
仕久機鋒熟,
時來智慮添。
平生真售用,
家法有森嚴。
踏遍中原萬里塵
肄江江上忽逢春
東風疑是扶桑至
喜見文明帝國人
幾番花信拂簾過,
渡水遲遲奈若何。
展約未應來日再,
緘情惟覺此時多。
為因禮失虔能補,
卻又詩成懶不磨。
自擁白云吟麗句,
也教人醉牡丹坡。
九世同居須百忍,而今誰會倫常。蒲關愛妾殉癡張。為臣全大義,黎庶亦偕亡。
今古完人多少,空余煙墨茫茫。通財交友豈非良。牛衣空對泣,富貴莫相忘。
日晏歌黃鵠,
時清茹紫芝。
君心天下獨,
天意獨君知。
是知不可奈民艱,吳楚聲名苦未閒。
須達布金為續命,東坡解帶欲留頑。
交情只在死生際,立德偏于云水間。
慚愧報恩惟一杖,好尋猿鶴步青山。
往時初脫九秋痾
詩興曾聯水部何
彈指黍離迎暮景
牽腸桃梗廢酣歌
堯年歷歷蒼人死
禹甸茫茫白骨多
擬撥烽煙追謝客
登山心跡托頤阿
湖亭連野郭,風物滿懷收。
水調清于夢,林光綠到樓。
溯源歸上古,取境入深幽。
未得仙人諾,從天問去留。
有約期君君不到。惜春惟恐春歸早。舊雨遙憐隔歲歡,清詞并入新年兆。
江上云連春樹杪。鵲聲日日檐端巧。何日來同池上游,閑情莫問天邊詔。
颯颯秋雨中,
淺淺石溜瀉。
跳波自相濺,
白鷺驚復下。
肯以生涯傍世人
百年石火幻中身
今朝且把柴荊閉
掃地焚香謝俗塵
越水吳山久倦游
登臨轉覺動人愁
一蓑煙笛滄江暮
萬壑寒聲落葉秋
佳節莫看陶令菊
異鄉休上仲宣樓
楚臺荒草經霜白
且把茱萸對酒甌
應世只愁一著差,少曾苦學鬢今華。愛牛因見無傷也,喻馬還非俱是耶。工苦從人夸腹稿,發明自我看心花。蠅頭蝸角人間事,回首驚看似亂麻。
白云深處臥元英,莫問卿君與我卿。說向老禪成寐語,誤他壯士為虛名。鏤脂須信文徒巧,隔膜只愁性未明。空忍饑窮吟樂府,也疑太祝似心盲。
會稽內史多高情,山陰脩禊開蘭亭。晴暉絢綵射藻井,茂林脩竹圍春屏。
山椒引泉碧云里,群賢結佩臨清泚。羽觴隨波白日遲,繭紙揮毫畢能事。
滔滔逝水隨東流,絕代衣冠成古丘。當時絲竹輟遺響,千年草綠空山秋。
華胄蟬聯天上客,南鎮雄藩羅畫戟。揮麈傳杯坐賦詩,碧瓦朱欄換陳跡。
今之視昔后視今,今人亦復多古心。人生富貴行樂矣,何用屑屑悲死生。
世事關情豈戛然
江樓危坐問青天
到頭老眼須憑久
管看花前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