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尤檢正四首 其四
季秋過廬陵,
客有示新錄。
尤楊兩詩翁,
間以嚴州陸。
澧蘭與沅茝,
頓覺無芬馥。
何況破囊中,
欲探還自忸。
季秋過廬陵,
客有示新錄。
尤楊兩詩翁,
間以嚴州陸。
澧蘭與沅茝,
頓覺無芬馥。
何況破囊中,
欲探還自忸。
九月路過廬陵時,有客人拿新編纂的詩集給我看。其中收錄了尤袤、楊萬里兩位詩翁的作品,中間還夾有我在嚴州時的詩作。相比之下,澧水的蘭草和沅水的白芷(這些原本芬芳的香草),頓時都失去了香氣。更何況我破行囊中(那些粗淺的詩作),想要拿出來(與他們的作品比較)時,又不禁感到羞愧。
季秋:農歷九月,秋季的最后一個月。
廬陵:古地名,今江西吉安。
尤楊:指尤袤、楊萬里,南宋著名詩人,與陸游并稱"中興四大詩人"。
嚴州陸:陸游曾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此處指陸游自己的詩作。
澧蘭與沅茝(chǎi):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澧、沅為楚地河流,蘭、茝均為香草,此處代指其他普通詩作。
芬馥(fēn fù):香氣,此處比喻詩作的精彩。
破囊:破舊的行囊,比喻自己水平有限的詩作。
忸(niǔ):羞愧,難為情。
此詩為陸游晚年贈給尤檢正(疑為尤袤)的組詩之一。南宋時期,尤袤、楊萬里、陸游等詩人交游密切,常以詩唱和。陸游途經廬陵時,友人出示收錄尤、楊及自己嚴州時期詩作的新集,詩人觀后有感而發,既盛贊同道才學,亦謙遜自抑,體現了文人相交的雅趣與真誠。
全詩通過觀覽新集的日常場景,以香草作比突出尤、楊等詩友的卓越才學,結尾自謙更顯真誠。詩中既有對友人的推崇,亦有自我審視,語言平實而情感深厚,展現了南宋文人相交的純粹與風雅。
巷北巷南才咫尺,一日不可廢言詩。
柴門誰道無供給,雪色荼縻半破時。
清閟閣中倪處士,硬黃繭紙舊題詩。
恰似仙人掌中露,消得文園病渴時。
身寄江湖兩鬢霜,
金鞭朱彈夢猶狂。
遙知南鄭城西路,
月與梨花共斷腸。
徑畈山棲謝宦情,
竹溪巷處閉柴荊。
然藜曾伴劉中壘,
起蕝誰招魯兩生。
百錢街頭酒價,
蹇驢醉里風光。
莫傍鄭公門去,
恐猶恨在登床。
才得言歸又欲行,黃梅雨過片帆輕。
家庭兩月團圞話,客路三千去往情。
梁穩香泥憐燕子,花飛柳陌怨鶯聲。
匆匆便作臨河別,離緒無端觸處生。
靖難孤忠薦豆登,
黃蕉丹荔肅靈承。
子城不敢來樵采,
圣代恩猶及舊陵。
詹尹如何為卜休,閑身猶住海邊樓。一春風雨知多少,花落鶯啼并作愁。
原頭芳草綠如茵,寒食江南已過春。飛絮漫天兼繞路,落花如海倍愁人。
管鮑今何處,陳雷事豈無。不知枯菀異,惟見性情孚。
讓避延陵地,危存趙氏孤。故鄉深仰止,威鳳在高梧。
負笈留三島,垂綸愛五湖。巫山別神女,東海得麻姑。
春草難忘汝,櫻花合笑吾。錦江歸不得,只是畏城狐。
萬舞葳蕤遠綴班,天魔十八杳難攀。聲騰夷夏驩呼里,氣合君臣際會間。袍染壚煙當扆拜,帽欹墀日戴花還。年來自愧階頻進,坐捧瑤觴卻厚顏。
曈昽曙色自東方,玉殿分行坐兩旁。百辟趨蹌同虎拜,九重肅穆儼龍光。卿云近日偏流彩,積雪先春早應祥。大祀禮成歌既醉,年年正月紀春王。
入春己十日,登眺懷郊墟。
君悟少游語,早乘下澤車。
梅里尋古寺,雪岸吟蹇驢。
昨歲慶有秋,野老閒話馀。
禮臺道上酒,海子橋南魚。
一醉到田家,云臥荒村廬。
誤訓若稽古,字至于三萬。
一言思無邪,可以了群怨。
世人爾所有,夜光珠徑寸。
吾儕道固窮,君子兼山艮。
湖山回合處,吟眺旅懷清。
偶會高深趣,因知魚鳥情。
江帆隨雁過,島樹入云平。
明發自茲去,看山又幾程。
南飛烏鵲苦無枝,
極目滄波繞夢思。
橫槊賦詩豪氣在,
可堪重對月明時。
時之來兮,其勢可乘。
時之去兮,其事遂生。
前日之事兮,今日不行。
今日之事兮,后來必更。
長箋揮灑墨花狂,
補寫新詩復幾行。
三絕無須推顧鄭,
清才又見女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