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仇英山水二首 其一
千山流水入平溪,
古木云深鳥亂啼。
馬上行行何處去,
人家猶在瀼東西。
千山流水入平溪,
古木云深鳥亂啼。
馬上行行何處去,
人家猶在瀼東西。
千萬座山巒間的流水匯入平緩的溪流,古老的樹木在濃密云層下,鳥兒雜亂地啼鳴。騎在馬上不斷前行,要去哪里呢?人家還分布在瀼水的東邊和西邊。
平溪:平緩的溪流。
云深:云層濃密。
亂啼:指鳥叫聲嘈雜無序。
行行(xíng xíng):連續不斷地前行。
瀼(ráng):水名,此處泛指河流。
此詩為明代畫家仇英山水畫作的題詩之一。仇英擅畫青綠山水,詩中描繪的應是其畫作中展現的山水行旅場景。創作時或為畫家觀畫即興題詠,旨在通過詩句補充畫作的意境,體現詩畫一體的文人趣味。
詩以簡潔筆調描繪山水行旅之景,前兩句側重自然景物的清幽,后兩句由行旅引出人家,將自然與人文結合,既展現畫作的意境美,也流露出對生活的觀察,是題畫詩中情景交融的典型之作。
此君美多儀,蒼玉何錯落。竦立天地間,盤據有根腳。軒皇俾厥祖,聽鳳鳴阿閣。后貢三邦來,神禹親采度。亦惟睿圣公,文彩相照灼。國士歌長風,繁星動寥廓。公徂日已遠,道降日已薄。典午三四兒,醟昏媚狂藥。貞姿久污蔑,蕩滌待公作。溔溔湖水東,清陰散葵藿。邦人困利涉,恃此為大笮。蜿蜒蟠中皋,舒卷恁寬綽。感嘆二儀中,融風載銷鑠。盍作吹參差,廣庭諧舜樂。
不厭東溪綠玉君,天壇雙鳳有時聞。一峰曉似朝仙處,青節森森倚絳云。
清芬堂下千株桂,猶是韓家舊賜園。白發老翁和淚說,百年中見兩平原。
巀嵲高臺畔,猶傳俠客名。千秋馀故壘,片札下堅城。晚日殘花墜,寒云蔓草平。誰言蹈東海,風馭入蓬瀛。
大貝兮南金。昔公之出兮望崇士林。翩其歸來兮三泖之滸九峰之岑。
瘴雨蠻風晚更寒,揭揚山色滿征鞍。臨行謾寫相思句,好與東吳故舊看。
冬嶺秀喬松,江南飛雪。數朵梅花弄春色。玉顏蒼鬢,人似松梅標格。歲寒長不老,人奇絕。簿領馀間,長生有道,福壽從今更千百。孫枝浸盛,萬卷家傳方冊。樽前頻醉,此宵風月。
觴酒命童仆,言歸無復留。輕車尋絕壑,孤棹入清流。乘化欲安命,息交還絕游。琴書樂三徑,老矣亦何求。
應被功名誤一身,卜居歸就水云耕。詩題招隱同誰和,賦奏閒居獨自成。三徑蓬蒿貧處士,五車經史富書生。幾回醉后顛狂甚,便擬騎鯨上太清。
里中三四友,論交嘗莫逆。自我遠行邁,廿載成乖隔。今歸僅有存,生理各崩迫。經時不一晤,寐想猶如昔。閉門風霰中,何以永今夕。不見萬松根,濈濈養靈魄。吾寧獨多壽,持遺同懷客。
風約鐘聲落耳根,歸鴉點點不成群。前山野燒青煙起,散滿空中作暮云。
茜袖徐褰,匕光寒壓金盤小。錦鱗騰沼。萬一將書到。想像蓬池,片片紅絲繚。芳姜芼。后來宋嫂。孤負羹材好。
古桂叢生處,嚴城畫角秋。嵐煙鑠膚骨,仗劍倦登游。旱甚米價踴,一飽愧易謀。所忻寇盜寧,稍見瘡痍瘳。夜半宿僧閣,露冷風颼颼。攬衣起彷徨,一水當檻流。琮琤觸鳴玉,靜聽聲轉幽。憶昨隘世網,江湖紛百憂。孤吟對寥廓,四顧更添愁。有客聽我吟,問我竹扉頭。燕歌類慷慨,楚聲多怨尤。非燕亦非楚,胡然今夕謳。謝客掩扉臥,烈鼾撼重樓。天明起飯客,別客下全州。
石室天壇封禪了。青鳥含書,細報長生道。寶鼎光沉仙掌倒。茂陵斜日空秋草。百歲真同昏與曉。羽化何人,一見蓬萊島。海上安期今亦老。從教吃盡如瓜棗。
小小蓬萊在水中,乾淳舊賞有遺蹤。園林幾換東風主,留得庭前御愛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