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乾明庵
誰結道人廬,
前臨博士湖。
名非竄荒李,
官是避秦廬。
隱德雖無述,
清風不可渝。
嚴元有孫子,
往往混樵漁。
誰結道人廬,
前臨博士湖。
名非竄荒李,
官是避秦廬。
隱德雖無述,
清風不可渝。
嚴元有孫子,
往往混樵漁。
是誰建造了這道人的廬舍?它前方正瀕臨著博士湖。此地名聲并非如被貶荒遠的李邕(那般因貶謫留名),這屋舍倒像是為避世而建的居所。隱士的德行雖無詳細記載,但其高潔的風范卻始終未變。嚴光(嚴子陵)的后代子孫,常常混跡于樵夫漁夫之中,過著隱世生活。
道人廬:道人的居所,此處或指隱士的住所。
博士湖:具體所指待考,可能為當地地名。
竄荒李:指唐代書法家李邕,其曾被貶至荒遠之地,此處以“竄荒李”代指因貶謫留名的人。
避秦廬:化用《桃花源記》中“避秦”典故,指避世隱居的居所。
隱德:隱士的德行。
渝:改變。
嚴元:即嚴光,字子陵,東漢隱士,曾與光武帝劉秀同游,后隱居不仕。
混樵漁:與樵夫、漁夫混同,指隱于市井民間。
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詩人探訪乾明庵時所作,通過對庵舍環境與隱士遺風的描寫,反映當時社會中部分文人對隱逸生活的追慕,或與詩人自身超脫世俗的心境相關。
此詩以“題庵”為引,借景寫人,通過典故與意象的運用,贊美隱士隱德清風的高潔,隱含對世俗名利的淡泊。語言凝練,意境清幽,是一首典型的隱逸主題詩作。
知己二三子,乘興輒題詩。曲徑不可涉,周道同所之。昕夕遂良晤,各免長相思。載酒共游賞,多在春秋時。丘軻去云遠,文豈不在茲。嗚呼顏何人,圣賢不我欺。
吝驕專恣諱言兵,禍本伊誰自種成。潮汛有時聲轉怒,權奸一死罰猶輕。道無起滅無今古,物有消虛有長盈。贊化正需豪杰手,華山深處臥升平。西湖舊事逝如流,紅紫塵沙新綠稠。昔日賞心今日吊,前人遺跡后人游。雨觀水色連山色,晴看湖頭送日頭。鷗鷺無情自來往,興亡不管帝王州。
一簇高低近翠微,碧云紅樹靜依依。枝垂碩果霜初落,鳥露危巢葉漸稀。僧寺樓臺臨竹塢,人家煙火隔柴扉。半竿落日斜明處,又見松頭一鶴歸。
孤村倚碧岑,叢玉正蕭森。自有高寒趣,堪裁綺麗心。斧斤終不擾,車馬莫相尋。迢遞香風晚,誰傳白雪音。
春晚益可愛,綠陰蔽前郊。念子暫時別,我心已云勞。浮云始舒霽,倏見疏雨飄。暄爽驟變更,豈異世俗交。微飆起林杪,清池樹光搖。沈憂渺予心,衰發矧漸凋。悵焉立斯須,幽禽語嘐嘐。
江梅千樹繞楞伽,記得臨行盡著花。青子熟時應憶我,綠陰成處正思家。聽鶯此際堪攜酒,燒竹何人共煮茶。幾度扁舟夢中去,不知塵土在天涯。
仙人昔上蓬萊宮,十年蹋遍京塵紅。仙人今歸東海曲,麻鞋但遺雙白足。白足麻鞋白似霜,紫苔猶帶落花香。世人不識飛鳧舄,千里煩君遠寄將。昨向滄洲拾瑤草,雨過沙乾著來好。此中不是若耶溪,布襪何愁杜陵老。知君已謝鹓鷺班,尋真來訪白云間。舊時猿鶴應相識,好在南山與北山。
旅館坐孤寂,出門成苦吟。何事覺歸晚,黃花秋意深。寒蝶戀衰草,軫我離鄉心。更見庭前樹,南枝巢宿禽。
采菊復采菊,嚴霜下庭木。豈無桃李顏,畏此天地肅。落落枝上英,未傷餐者獨。持贈楚人歸,投之江魚腹。
雙闕中天起,宸居控華夷。卿云薄前殿,下建五丈旗。賜召入銅龍,延引牧豕兒。冠簪左右列,侍從紛皋夔。衢室下清問,爰采芻蕘辭。自顧雕蟲技,豈有青云姿。結發愿事主,委身及明時。上書幸晚達,穎脫亦在茲。負薪暫已釋,交戟容逶迤。袞職自無闕,紹繞將奚為。且因四門辟,思以答周咨。千載有良謨,毋遣曲學譏。
空樓百尺江之滸,醉上憑軒懷故土。數鴻秋入衡陽云,一帆暮過瀟湘雨。庾客傷心欲斷弦,文通別淚空橫柱。舊山幾畝林泉鄉,安得歸兮事農圃。
古城無址只荒坡,翠輦曾經此地過。羯鼓聲沉鼙鼓動,海棠花落野棠多。玉環舊恨原頭土,蓮步遺蹤襪底羅。蜀道歸來南內冷,梧桐秋雨夜如何。
杜曲衣冠盡,群兇轉跳梁。疏林巢燕雀,空谷斗豺狼。衣濕彭衙雨,砧敲楚岸霜。年荒難自給,拾橡當糇糧。
雕號石裂云溪地,二十刀镵骨刻身。槐夢大千惑終古,草闌秋九牧青春。憑君卻曲迷陽路,濯我敲金戛玉魂。虱此時空誰不老,松風一霎過乾坤。
使君豪邁更難儔,何物山癯喜見收。塞外驍騰驚壯略,天中耕馌想循猷。敢分元賞來春徑,欲挹雄風上晚樓。我自應消平世福,行看王化到遐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