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范文正公祠
貧儒困韋布,郁郁不可居。所見祇利名,得志將何如。
人生發未燥,入塾誦詩書。道通天地人,識豈囿一隅。
舉世病饑溺,拯之在吾徒。偉哉文正公,志量世所無。
伏處懷廟堂,宦達憂江湖。立朝三十年,寒素如其初。
祿入贍同宗,身外無贏馀。世儒不自奮,觀之徒嗟吁。
我來謁公祠,再拜立斯須。愿言式高風,永為學士模。
貧儒困韋布,郁郁不可居。所見祇利名,得志將何如。
人生發未燥,入塾誦詩書。道通天地人,識豈囿一隅。
舉世病饑溺,拯之在吾徒。偉哉文正公,志量世所無。
伏處懷廟堂,宦達憂江湖。立朝三十年,寒素如其初。
祿入贍同宗,身外無贏馀。世儒不自奮,觀之徒嗟吁。
我來謁公祠,再拜立斯須。愿言式高風,永為學士模。
貧窮的書生被普通的服飾所困,心情郁悶難以安居。所見到的只有名利,若得志了又會怎樣呢?人從頭發還沒干(剛出生)起,進入私塾誦讀詩書。學問貫通天地人三才,見識怎能局限于一個角落。整個世界都為饑餓和溺水(困境)所困擾,拯救世界就靠我們這些人。偉大啊,范文正公,他的志向和氣量世間少有。隱居時心懷朝廷,仕途顯達時又擔憂民間。在朝廷為官三十年,生活樸素如初。俸祿用來贍養同宗之人,自身之外沒有多余的財物。世上的儒生不能自我奮發,看到他只能徒然嘆息。我來拜謁范文正公的祠堂,恭敬地拜了兩拜,站立片刻。希望能以他的高尚風范為榜樣,永遠作為學士們的楷模。
韋布:韋帶布衣,指普通百姓的服飾,代指平民。
祇:同“只”。
發未燥:指剛出生。
道通天地人:指學問貫通天地人三才。
囿:局限。
病饑溺:為饑餓和溺水所困擾,比喻處于困境。
伏處:隱居。
寒素:生活樸素。
贏馀:多余的財物。
斯須:片刻。
式:效法。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影響深遠。作者可能是受范仲淹精神的感召,在拜謁其祠堂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范仲淹的崇敬和對世風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范仲淹的高尚品德和偉大志向,突出他心懷天下、清正廉潔的特點。其特點在于以質樸語言表達深刻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反映了后人對范仲淹精神的傳承和敬仰。
明宗愛婿反河東,契丹臣子成帝業。虎口難投一紙書,雁門已送諸州牒。北面穹廬南面華,中原無主任胡愶。胡冊初頒作晉皇,身愿為臣妻為妾。爾不興亂亂者誰,日來煩懣空嚅囁。一朝社稷歸兄子,十萬橫磨向翁詟。關南塞北幾時收,翁怒而來孫已怯。生為負義死羈魂,運盡天亡嗟二葉。我思厲階問石郎,盧龍孰使黃龍接。茍求一日居小朝,誰為千年除垢靨。
金山突兀翠霞高,清賞渾如享太牢。半夜穹廬伏枕臥,亂云深處野猿號。
當時初結兩朝歡,曾見軍前捧血槃。本為萬年依蔭厚,那知一日遽盟寒。羊牽已作俘囚獻,魚漏終期網罟寬。幸有故人知底蘊,下臣獲考敢謀安。
風流渾似內家妝,也想春風不分香。從得傾城與傾國,牡丹人道是花王。
方池居囿右,幽隱足游觀。疊石花成岸,涂丹曲作欄。鵝游同腕法,鸑舞按琴彈。清事無時廢,歌成擬《考槃》。
乃翁自是里名儒,箴史遺言幼染濡。設饌禮如初作婦,貤封誼不忍先姑。色絲尤妙于前制,彤管從刪以后無。一事可紓存沒恨,即今丹穴有雙雛。宗伯中朝第一人,向來曾卜太初鄰。凝香侯有孤高趣,擁絮翁馀老病身。嗟汝棄予寧返顧,祝公存我勿傷神。瑞云道遠西風冷,想見齋居百歲新。
蕭蕭南浦白云秋,楓葉蘆花相對愁。何必更窮千里目,亂山凝碧滿溪樓。
買山晏塢近天根,遙憶春深正灌園。一樹爛紅櫻著子,滿林鮮碧竹生孫。少陵只擬還韋曲,安石端宜得謝墩。歸老會尋凌道士,采芝燒藥了晨昏。
魯郊空且曠,目力安能窮。倏見千仞青,橫截乎其東。群山相后先,蹲踞猶兒童。尼丘亦遠避,何曾數龜蒙。嘗讀禹貢書,其陽產孤桐。剪伐成何用,茅茨舜為宮。諒惟制琴瑟,摶拊歸良工。因之懷古人,仰睇云霄中。
遠客乘秋至,名園水竹分。林寒番易兩,池靜合偏云。臥疴思知己,逢君愜素聞。蕭蕭綠云里,誰解有論文。
樓上張燈倒瓦卮,自居東面喚人陪。須臾據案言兵事,鬃帽偏欹橫兩眉。
遙睇環滁秀,乃升瑯琊亭。吊古易為感,憂懷從此興。山川景如昔,草木遞衰榮。泠泠碧澗瀉,冉冉涼飆生。當戶猿狖啼,出谷鶯鳥鳴。登臨且酣笑,何用勞吾形。企彼賢哲士,千載有余情。
天末盡寒蕪,荒云之曖曖。夢過又百年,隨此嚴秋塞。
鴉背殘陽度遠洲,荒村籬落暮煙稠。浮生飄泊多行路,此地經過幾系舟。戀闕心隨云北去,思親夢逐水東流。臨風卻羨沙頭鷺,欲結新盟謝遠游。
吾聞邃古世,土鼓而蕢桴。黃帝垂衣裳,晝夢游華胥。唐虞紹至理,文德乃誕敷。夏忠商尚質,隨俗變隆污。姬周日文盛,國風詠騶虞。奈何五霸習,秦豆趨木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