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絕句三十首 其七
近春貴能樂,近秋貴能哀。
所感自不同,執一真庸才。
近春貴能樂,近秋貴能哀。
所感自不同,執一真庸才。
臨近春天時可貴之處在于能感受歡樂,臨近秋天時可貴之處在于能體會哀傷。人們所感受的本就不同,偏執一端的真是平庸之輩。
近春:臨近春天。
近秋:臨近秋天。
執一:偏執一端。
由于信息有限,難以確切知曉創作的具體時間、地點等。但大致可推測作者處于一個文學創作或審美觀念探討的環境中,有感于當時可能存在的偏執、單一的審美傾向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倡導對不同感受的包容,反對偏執一端。其特點是觀點鮮明,語言簡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一種多元、包容的文學審美觀念。
荷花含笑調薰風。兩情著意尤濃。水精欄檻四玲瓏。照見妝容。醉里偷開盞面,曉來暗坼香風。不知何事苦匆匆。飄落殘紅。
勍敵雙崖立洞門,石棱斜斗浪聲喧。屋前松長山人去,堂上藤垂石佛存。西望鄉關通鳥道,舊題歲月滿苔痕。重來又迫干戈苦,空憶桃花遍水源。
漠漠江天吳楚分,幾重樹色幾重云。客心已逐歸帆好,誰道溪邊有隱君。
絳闕夫人下北方,細環清佩響丁當。攀花笑入春風里,偷折紅桃寄阮郎。
心有靈淵性有天,得渠樂處自難言。誰傳仙去曾騎鯉,況說南征看跕鳶。
試手東風第一杯,南冠久掛市門梅。賢遣在野時曾閉,道大如天運復開。江左人傳茂弘相,河汾士喜仲淹來。深衣增重逾貂暖,立到天花雨滿臺。
女愛不蔽席。男歡不盡輪。
本來饑飽非同鼎,安得浮沈自一舟。
煙花散,綺席暗潮侵。詩酒空憐青鬢老,弦歌悄逐曉星沈。冰雪護春心。
幾處明燈艷舞,誰家急管繁弦。荒齋小院太蕭閒。紅爐雖自暖,白月不勝寒。拚取扶頭一醉,消融往事千端。更闌燭灺忽茫然。此身非我有,今夕是何年。
東風裊裊月粼粼,綽約仙姿見早春。盡說陳王能作賦,不妨毛穎為傳神。
翠湖初落熨晴波,明媚秋生奈爾何。金雁月輝珠未穩,玉臺云散鏡初磨。霜紅密意盈盈度,銀浦幽情脈脈多。幾許清光無限恨,姑蘇一瞬罷吳歌。
仙人跨鳳來匆匆,翱翔遠自東溟東。手持一卷壽生箓,夭矯似是青華翁。紫綃衣輕止欲下,石洞上見桃花紅。花間老人意閒雅,萬里一瞬流云空。青苔凈掃坐盤石,炯然秋水明雙瞳。江鄉舊號騎鶴里,浮名豈愿拘塵籠。清和天色雨初過,異境彷佛開冥濛。紫芝葳蕤得何許,石闌詰屈遙相通。小童煮茗?玉虹,小鬟奉果來香風。眼前花甲周可數,不惜一笑回春融。向平婚嫁久已畢,老年嬴得窺環中。丹砂倘見伏金鼎,白發肯使悲青銅。披圖愿子得壽意,三山一闖蓬萊宮。
宿緣深重。早省悟浮生,都如一夢。壯志回頭,專心入道,塵事豁然驅屏。要脫死生輪轉,認取元來本柄。甚為準。待與君說破,些兒捷徑。日用。持清靜。積累內功,外行心平等。次泯貪嗔,調和神氣,休放馬猿馳騁。萬里黑云消散,一點靈明光瑩。仙路穩。這回須免了,改頭換影。
我家東海君東吳,一日相逢游上都。官居并結城南衢,會面不問晨與晡。登山臨水時一呼,白馬青衫光照途。見者謂是游俠徒,豈知義氣卑王盧。中宵坐感頭白烏,朝辭闕庭暮江湖。云泥忽如鴻與鳧,夕陽下樹秋巘孤。回風策策鳴脩蘆,于嗟離心不可圖,何時歸來江上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