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別嚴州留別諸友二首
出門信步亦何疑,宜止宜行各有時。塵俗隨流皆下策,天君能主即嚴師。千年自合留雙眼,一敬端堪破萬私。但得手中龍劍在,何愁光焰少人知。
纜解沙鷗且莫疑,溪梅剛遇放花時。諸君試共參天意,釋子還能禮祖師。山色留連皆惜別,風光過取不嫌私。他年歸問桐江路,卻把嚴光作故知。
出門信步亦何疑,宜止宜行各有時。塵俗隨流皆下策,天君能主即嚴師。千年自合留雙眼,一敬端堪破萬私。但得手中龍劍在,何愁光焰少人知。
纜解沙鷗且莫疑,溪梅剛遇放花時。諸君試共參天意,釋子還能禮祖師。山色留連皆惜別,風光過取不嫌私。他年歸問桐江路,卻把嚴光作故知。
出門隨意漫步沒有什么可遲疑的,是該停下還是前行都有合適的時機。隨波逐流迎合塵俗都是下等策略,內心能有主見就如同嚴師在旁。歷經千年自應保留一雙慧眼,心懷恭敬便能破除萬般私欲。只要手中有鋒利的龍劍,何必擔憂它的光焰少有人知曉。解開纜繩,沙鷗不要懷疑,此時溪邊的梅花剛剛開放。諸位試著一同參悟天意,僧人還能禮拜祖師。山色依依似在惜別,盡情欣賞風光也不算自私。來年歸來詢問桐江的路,就把嚴光當作故舊相識。
信步:隨意行走。
天君:指心,古人認為心是思維的主宰。
龍劍:傳說中的寶劍,這里象征自己的才能和志向。
纜解:解開船纜,準備出發。
釋子:僧人。
過取:盡情獲取。
嚴光:東漢隱士,曾隱居于桐廬富春江畔。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詩人即將離開嚴州時所作。可能是在仕途或人生經歷中有所感悟,即將踏上新的旅程,與友人分別之際寫下此詩。
這兩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堅守自我、不隨俗流的人生態度,以及與友人分別時的情感。其特點是將哲理與情感融合,語言通俗而有深意。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學素養。
人坐秋樹下,月在秋樹上。苦吟落葉空,瘦影自相向。
桃李繁陰盡沒枒。露葵長蹠日西斜。淡云飛絮一些些。綠滿池塘菱占水,麂籬飛蝶半懸瓜。隔年殘夢柳生芽。
晚來風勢歇,又見日臨曛。遠岫留霞彩,疏星耿薄云。波流璧月動,舟過鏡天分。何處危樓上,歌聲靜夜聞。
物外形兼影,花邊弟與昆。翱翔入秋草,遲莫憶王孫。好夢迷烏足,前身是漆園。御風人未返,何處可招魂。
亭亭澗底松,婉婉窗前柳。秾華能幾時,不耐風霜久。感君傾意氣,遂托金石友。膝上橫秋霜,中筵列杯酒。酒朋相知深,劍朋終不負。時運有代謝,交情隨薄厚。寄言歲寒姿,枯榮復何有。
養生苦不早,四十更情深。親在寧言老,愁多欲廢吟。天長迷朔雁,月冷急秋砧。淚向他鄉盡,將歸更滿襟。
琴書得趣有真樂,軒冕倘來何足干。種德種花兼著力,要須留與子孫看。
竟日成清坐,因行或撫松。墻陰連曲浪,木杪涌奇峰。要路看公等,閑鄉屬我儂。未春花已盡,春到若為容。
方引主人轄,轉為山寺嬉。門深當水盡,路曲入松移。破鐸搖檐鴿,寒萍蔽沼龜。過溪無虎嘯,枉送遠禪師。
豈是人間畜,長空任汝歸。持來何所贈,孤去獨無依。觸石辭青靄,從龍入紫微。高唐神女妒,莫向楚臺飛。
孤臣正泣龍髯草,游子空簪鳳尾花。相逢盡欲傾家釀,久客誰能散橐金。水無涓滴不為用,山到崔嵬猶力耕。雞鳴分水繞肥城。琉璃十頃浸旻蒼,此境淮南自少雙。眷戀肥城詎忍還,每貪公退枕書眠。九韶先幸舜,五嶺后通秦。遙看一樹凌霜葉,好似衰顏醉里紅。西清邇英閣,密勿侍經筵。晝漏逾三鼓,宸居近玉磚。多聞資學殖,清問發真筌。
叢桂千株竹千個,檀欒影度幽香過。閒臨晉帖讀唐詩,此是園公老功課。
方泉周四半生癡,語輒驚人不自奇。渠句卻題君集后,要尋梨木共傳之。
靈泉何湛澹,飛下白云岑。皎潔飄空色,縈紆到海心。慶源天獨委,脩綆爾方尋。漱齒含清馥,為廬托靜深。紫蒲緣近隰,芳茝被幽潯。石幾輕霏潤,山楹積翠陰。桂叢歌隱曲,杏樹送清音。濠上抽玄緒,丘中寄素琴。終然聳巨壑,聊復滌煩襟。抱甕知余拙,青門且陸沉。
背市園居寂,到門芳草深。呼童出貰酒,留客坐鳴琴。鳥作辭春語,松生入夏陰。求羊無夙約,開徑自相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