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野陳都閫留宴公署
頃者臺星燦,祥光動四筵。風和燕語外,春滿杏花前。
調燮登商鼎,謀猷接燕然。共談賓主美,嘉會正流傳。
將軍富文藻,英論滿華筵。筆落黃庭后,兵談細柳前。
風塵心惕若,尊俎興翻然。笑指凌煙上,勛名合并傳。
頃者臺星燦,祥光動四筵。風和燕語外,春滿杏花前。
調燮登商鼎,謀猷接燕然。共談賓主美,嘉會正流傳。
將軍富文藻,英論滿華筵。筆落黃庭后,兵談細柳前。
風塵心惕若,尊俎興翻然。笑指凌煙上,勛名合并傳。
不久前,臺星閃耀,祥瑞的光芒照亮了四周的宴席。風和日麗,燕子呢喃,杏花盛開,春意盎然。您有如同商朝賢相伊尹般的治國才能,謀略堪比在燕然山勒石記功的竇憲。賓主一同暢談,這場美好的聚會正被人們傳頌。將軍您富有文采,高見滿座。揮筆能寫出如《黃庭經》般的佳作,談論兵法有周亞夫在細柳營的風范。雖身處動蕩的時局,但您心懷警惕,在宴席上興致卻十分高漲。您笑著指向凌煙閣,說功勛和名聲將一同流傳。
頃者:不久前。
臺星:星名,這里可能象征著貴人或賢才。
調燮:本指調和陰陽,后多比喻宰相處理政務。
商鼎:商朝的鼎,這里借指賢相伊尹。
謀猷:謀略。
燕然:燕然山,東漢竇憲曾在此刻石記功。
文藻:文章辭藻,指有文采。
黃庭:《黃庭經》,著名的書法作品。
細柳:細柳營,西漢周亞夫駐軍之地,后用來形容軍紀嚴明。
惕若:警惕的樣子。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具,借指宴席。
凌煙:凌煙閣,唐太宗為表彰功臣而建的樓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一個春日,陳都閫在公署設宴,作者受邀參加。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但仍有動蕩隱患的時期,陳都閫作為將軍,既有治理才能又有文學素養,作者借此機會表達對他的贊美和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陳都閫的才能和抱負。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它是研究當時文人與武將交往以及文化氛圍的重要資料。
繡帶合歡結,錦衣連理文。 懷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恃愛如欲進,含羞未肯前。 朱口發艷歌,玉指弄嬌弦。
朝日照綺窗,光風動紈羅。 巧笑蒨兩犀,美目揚雙蛾。
江南蓮花開,紅光覆碧水。 色同心復同,藕異心無異。
當信抱梁期,莫聽回風音。 鏡中兩入髻,分明無兩心。
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 君志固有在,妾軀乃無依。
鐵笛穿花去。問長安、市上生涯,而今何似。破帽青衫塵滿面。不識何人共語。且面壁、聽風雨。惟我虛中元識破,笑人間、日月無停杼。名與利,莫輕許。人生窮達皆天鑄。試燈前、為問靈龜,勸君休怒。心肯命通元有數,何幸知音記取。季主也、應留得住。百歲光陰彈指過,算伯夷、盜跖俱塵土。心一寸,人千古。
琴彈十八拍,聽此雙淚流。 一死固已難,萬言復誰尤。 九原見衛子,何語可以酬。
奇芬煦寒洌,龍蛇墨池蜿。頗思日夕從,所惜歲華晚。
頓深循陔心,月杪欲云返。氣聯別愈難,情親景彌短。
相期各千秋,攜手話梅巘。獰飆雖切肌,但覺春意滿。
愛君若皓月,見影即搴幰。明年二月期,屈指未愁遠。
我兄善擇友,半多嵇阮交。見子所為文,久思結同袍。
今直泛鴛水,居然叩蓬蒿。精采固奕奕,詞源更滔滔。
款留宿南園,對壘詩城高。閒騎出挑戰,苦無赫連刀。
緩兵得奇計,一醉方陶陶。
太原裼裘來,群知是天人。阿瞞捉刀立,胡奴諦其真。
濁世尚皮毛,抵掌效儀秦。毋乃優孟似,不足對大賓。
鸞皇半空翔,肯與鵝鶩馴?輪囷復芬郁,我方識卿云。
讀君詩百回,一讀輒膽落。洪壚烈焰騰,霜雪忽回薄。
豹隱極窅窱,鵬搏振寥廓。龍文百斛扛,太華千仞削。
不意麋鹿姿,乃邀騏驥托。聯吟怯郊寒,且赴城南約。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尊 一作:樽)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茲地五湖鄰,艱哉萬里人。驚飆翻是托,危浪亦相因。 宣室才華子,金閨諷議臣。承明有三入,去去速歸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