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煙留題錦屏山下四首 其四
春半花開百萬般,
東風近日惡摧殘。
可憐桃李性溫厚,
吹盡都無一句言。
春半花開百萬般,
東風近日惡摧殘。
可憐桃李性溫厚,
吹盡都無一句言。
春到一半,百花盛開姿態萬千,可近日東風卻肆意地摧殘它們。可憐那桃李本性溫和寬厚,即便被吹落殆盡也沒說一句抱怨的話。
春半:春天過了一半。
百萬般:形容花朵種類繁多、姿態各異。
惡:兇狠、肆意。
可憐:值得憐憫。
目前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春天看到百花被東風吹落的景象,結合自身經歷或當時社會環境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以桃李遭東風摧殘卻默默無言,暗喻美好事物在困境中的無奈。其特點是借物喻人,情感表達含蓄。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情感體悟。
眼前道路豈徘徊,猛志中年半作灰。拋卷不妨高枕臥,看山時覺好懷開。夢如過翼乘風去,春有行蹤踐約來。小住塵寰且為樂,蓬萊雖遠自當回。
石田揮筆寫吾真,身外誰知更有身。報國寸心元自赤,流年雙鬢欲成銀。愛山常與山為主,種竹誰知竹是賓。茶灶筆床隨處有,優游天地一閒人。
袗絺方暑亦堪朝,歲晚凄風憶皂貂。共喜鹓鸞歸禁?,心知日月在重霄。君如老驥初遭絡,我似枯桑不受條。強鑷霜須簪彩勝,蒼顏得酒尚能韶。衰遲何幸得同朝,溫勁如君合珥貂。誰惜異才蒙徑寸,自慚枯蘗借凌霄。光風泛泛初浮水,紅糝離離欲綴條。后日一樽何處共,奉常端冕作咸韶。
賤子諸生后,名公大父行。訂疑懷竹簡,乘興到云房。魯史麟編舊,周正鳳歷長。微言何以答,游夏愧升堂。
大鼓作鼉鳴,美人花間相對行。忽聞橫吹座中起,吹出雙雙鸞鳳聲。鳳聲微茫作復止,飛入青天綵云里。當筵盛酒金屈卮,酌酒勸君君莫辭。不見堂前桃李樹,昨日花發今空枝。東家作官鬧車馬,西鄰從軍能騎射。一生長客邊塞間,芳時不在鄉國下。何如載酒鳴云和,手折山花行唱歌。少年有酒不痛飲,白發滿頭君奈何。
一轉一回腸,再轉腸應斷。不愁井水深,只恐郎恩短。
雨后珠江喚渡船,六榕一榜寺門前。夕陽紅殺春城里,粵秀峰頭看木棉。
跨鳳仙人杖有靈,卓開巖竇見清泠。絕勝猛虎跑來潔,不帶潛蛟鎮處腥。春漲暖添三日雨,秋澄涼浸一天星。風瓢幾度穿云汲,坐愛潺湲洗耳聽。
離筵開祖道,別駕向神京。飛挽玉程急,馳驅官況輕。處膏元不潤,濯水自知清。好為司農道,蒼生望緩征。
莫向邊鴻問消息,斷腸書信不如無。
歲月窮經傳,名聲重甲科。暮年遭喪亂,吾道竟蹉跎。正喜藏修好,其如老病何。貽文嗟絕筆,痛哭望松蘿。
我生未及與當年,故道經行夢忽牽。風送劫灰深壁遁,血萌春草舊痕湮。陽城誰解無多路,華彩猶張不夜天。郁郁唯同癡漢語,江山一指共潸然。飛光拋卻故銜冤,車蒞都門更往前。填海有砂嘆弱鳥,棲林無處聽寒蟬。等閒春夢移秋夢,究竟大年忘小年。晦雨重來今一紀,當時人物半超然。
殿外輕寒一憑欄,春衫初試覺微寬。釵頭故插宜男草,圖得君王帶笑看。
紅影搖搖白玉堂,寸心只愿照逃亡。翰林記得皈來晚,榮賜金蓮一炬香。
可憐花解語,結伴得重陪。緩唱回風曲,徐傳避暑杯。火云籠竹徑,香汗濕桃腮。借問陽臺女,曾攜楚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