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使來聘二首
斯文衡鑒愧多賢,云水天催未了緣。衡岳風光勞夢想,洞庭秋色可誰專。直期心醉千山景,不用詩留萬口傳。何處明珠偏照乘,試留吾網白重淵。
三千里外幣書來,老眼湖南又一開。游走自知山有債,搜求誰道世無才。微官薄祿終何補,大地名花本欲栽。半幅秋帆乘遠興,洞庭江漢夢相催。
斯文衡鑒愧多賢,云水天催未了緣。衡岳風光勞夢想,洞庭秋色可誰專。直期心醉千山景,不用詩留萬口傳。何處明珠偏照乘,試留吾網白重淵。
三千里外幣書來,老眼湖南又一開。游走自知山有債,搜求誰道世無才。微官薄祿終何補,大地名花本欲栽。半幅秋帆乘遠興,洞庭江漢夢相催。
在文化品鑒方面我慚愧不如眾多賢才,時光催促著我未完成的緣分。衡山的風光讓我常常在夢里想念,洞庭的秋色又有誰能獨占呢?只期望能沉醉于千山的美景,不必用詩作流傳于眾人之口。哪里有明珠能照亮行程,試著從深淵中把它網撈出來。遠方三千里外帶著國書而來,我這老眼看到湖南的消息又為之一亮。我自知游歷山川還欠下情債,誰說世間搜求不到人才。微小的官職和微薄的俸祿終究沒什么用,這世間美好的事物本就想栽培。乘著半幅秋帆帶著高遠的興致,洞庭和江漢的美景在夢中催促著我。
斯文:指文化、文人。衡鑒:品評、鑒別。
未了緣:未完成的緣分。
衡岳:衡山。
可誰專:誰能獨占。
照乘:照亮行程。
幣書:國書。
山有債:指游歷山川還有未完成的心愿。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詩人為官期間,收到遠方的消息,引發了他對自身仕途、自然美景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思考。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人才難以被發掘的情況,詩人有自己的抱負和追求,但仕途可能并不順遂。
這首詩主旨圍繞著詩人對自然、人才和仕途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情感豐富,既有對自然的熱愛,又有對現實的感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特別突出的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心境和思考。
文華飲德共依光,野莧山薇自別腸。擊轂大疏勞出祖,爨桐中散望升堂。例隨芰制修初服,春與花枝漏一陽。皓首薪歌無患福,夜闌清夢屢江鄉。
來時船疾不曾登,去日星飛又促行。徑為諸公暫留別,四更燒燭看題名。
經年常抱病,一榻寄巖隈。見說雙鳧至,能飛尺素來。開緘銷嶺雪,把贈折江梅。袖里看明月,俱從合浦回。
一代春秋付托顓,龍門太史筆如椽。山河大統三分國,正朔中華一百年。麒麟閣上登雄將,龍虎榜中收大賢。試問阮公高隱傳,誰填四十滿中篇?
明主敦耆老,藏山借寵恩。使臣出左掖,秘器給東園。舊路吳中樹,新碑海上原。平津眾賓客,試問幾人存。
青門祖帳曙煙微,片席乘流鳥共飛。曲岸馬嘶風裊裊,短亭人散柳依依。灞陵目斷猶回望,楚水魂銷為送歸。祇自河梁傳怨曲,洛塵千古化征衣。日上旗亭第五重,百壺春釀與誰同。黃山遠隔奔霽騎,紫塞孤飛避弋鴻。湘竹幾時休染淚,楚旌終日自搖風。此情不及歌楊柳,一尺魚書萬水中。
船影車聲夢未真,悄然思緒更傷神。凝眸華夏碧波冷,回首青春白發新。大海何緣鷗作侶,落霞爭與鶩相親。不知今夜鵝潭月,可照天涯萬里人。
嫦娥竊藥奔蟾窟,老兔千年搗何物。玉鏡初從海上來,冰輪又向云間沒。借問胡為有圓缺,不與愁人照離別,吁嗟恨爾之秋月。
空山樓觀遠蒼蒼,路出深溪石磴長。近瀑飛云經樹濕,穿花流水過橋香。高僧喜識桄桹杖,稚子歡迎薜荔裳。入社幾時還出社,松陰十里到柴桑。
梵宇出林杪,暝色斂煙樹。鐘聲有無中,聽于無聽處。
岳麓道林何處是,郡人遙指水西村。儒宮佛寺俱無跡,竹樹如麻暮雨昏。
璧月幾時缺,玉枝幾時枯。閣中連理伴,夜笑素娥孤。
曾記前時暮色青,長天遙墜酒旗星。蓬門未入先呼飲,自向肩頭解玉瓶。
長憶孟夫子,題詩過郡山。舟檣春不到,庭館晝長閒。瘴海身飄泊,云溪夢往還。何時薜蘿月,雙照逐臣顏。
內廷辭叩重加難,忍盡柔腸淚暗乾。立近御爐香細細,歸隨輦路佩珊珊。年踰祗覺行艱蹇,才小難禁事錯盤。祖席載移公不淺,山容野色助悲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