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雜詠五首 其五
耳目都無事,空山貢寂寥。
飛生時探鷇,稚子日承蜩。
蒼莽情焉薄,胚渾器不雕。
初非事高尚,于以永今朝。
耳目都無事,空山貢寂寥。
飛生時探鷇,稚子日承蜩。
蒼莽情焉薄,胚渾器不雕。
初非事高尚,于以永今朝。
耳朵和眼睛都沒有俗事干擾,空曠的山間呈現出一片寂寥。飛鳥不時去探看雛鳥,小孩子天天練習捕蟬。面對蒼茫的自然,情感也變得淡泊,保持著自然本真不加雕琢。起初并非追求高尚之名,只是以此來長久地度過今朝。
貢:呈現。
飛生:飛鳥。鷇(kòu):雛鳥。
承蜩(tiáo):捕蟬。
蒼莽:形容景色迷茫廣闊。
胚渾:指自然本真的狀態。器不雕:器物不加雕琢,比喻保持自然。
事高尚:追求高尚的名聲。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處于山居環境,遠離塵世喧囂,在這樣寧靜的自然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山居生活的感悟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山居生活的寧靜淡泊,突出特點是自然質樸的描寫和淡泊的情感流露。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生活的追求和獨特的精神境界。
吹簾風峭,樹樹玲瓏,攪絮痕多少。曈曈日上,薄霧捲、放出碧天晴皎。黏枝綴葉,認玉蕊、珠光相照。算等閑、妝點園林,便做花看都好。
凌寒瘦影亭亭,想冷絕青娥,描來粉稿。梅花香沁,隱約處、自有仙靈飄渺。爭禁搖落,似鏡里、春人易老。恰惜他、不耐東風,一霎和云收了。
碌碌苦長日,微疴似放閑。不梳蓬白發,對幾設青山。馴鹿依人慣,寒皋學語艱。因便謝俗客,幽意自相關。
桐影日如錢,經行倦亦眠。病奇心自識,醫宦古無傳。小飲生紅暈,微吟墜粉蓮。閑書猶懶讀,說鬼氣蕭然。
先帝英雄彀,司空第一人。文章通日域,聲價重天倫。典策歸鴻筆,謀猷轉大均。欲知全盛美,華袞就安輪。
儉是終身事,書無釋手時。搯膺誰戒妾,易簀自呼兒。冠劍平生象,簫笳一品儀。邦人知所法,宸篆表忠規。
昔侍從容論,猶能記緒馀。精深義山句,妙絕漆園書。顧鈍嘗加礪,憐枯每借噓。霜風國西路,揮涕灑靈車。
愛取春江一抺澄,斜帆疊疊柳層層。閒來袖得佳石子,付與山中好事僧。
三番石上聽歌唇,轉眼楊花一紀春。座客十來消卻五,更無一個六旬人。
驅馬悠悠何所之,峴山南去習家池。
蓮花可愛肌如雪,鷗鳥何為鬢亦絲。
一葉林頭秋到處,片云溪上雨來時。
公方紫綬金章貴,可要山公白接?。
風雨屬連殊未休,
豫章城中十日留。
江云有意作晴色,
今者薄暮當行舟。
龍幡勝槩落群峰,
水石清奇疊萬重。
燕坐不辭提祖令,
微軀那更繼前蹤。
天下兵猶滿,
司農算已空。
群黎飼豺虎,
戰士幾沙蟲。
掃蕩知何日,
謀猷誤數公。
可憐惟赤子,
無路訴蒼穹。
云母秋堂別,
金泥畫障非。
空山埋玉處,
孤翠蔽玄扉。
水邊竹外紅樓浸,畫簾櫳,軟綠波搖成暈。一桁隱生潮,更溶溶春冷。珠箔風平寒不卷,怕蕩出、柔情難定。人靜,誤燕子歸時,蘸痕飛近。
猶記碧漢繩低,向銀鉤晚掛,秋紋涼沁。宛地墮如煙,似水云天迥。依約裙拖蟬轂縐,又漾到、襪羅仙影。重認,隔丁字盈盈,眼兒流俊。
濕幔滴何已,
欹床漏不禁。
漲添淮水□,
□□□山深。
疲敝須時策,
誅求豈帝心。
□□□□□,
藿食夜沾襟。
松竹森森灝氣生,
一簾疏雨故人情。
扁舟還載離愁去,
不見西城劉叔明。
颯颯風聲雜雨聲
旅人枕上最分明
寒釭欲灺鐘初動
一片鄉心夢不成
江南望,風皺水成紋。流盡落紅春不管,清溪長板剩斜曛。何處吊靈芬。
修禊事,三月曲江濆。嗚咽蘭亭真本絕,更誰喚起右將軍。俯仰感斯文。
水空云凈。見菰蒲叢外,數枝交映。梢梢瑟瑟,無人處、被荷風吹醒。搖波十里,遠界破、青山影。作秋聲、不到秋來,要君倚檻閒聽。
最是淡煙低暝。逗漁燈、前浦冷。便移栽蕩戶,添個根邊,鴨雛游泳。捲葉鳴笳,揉花裝被,尚遲清興。又何似、折取橫江,相思還踏三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