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紀再和奉答二首
渺渺浮云遮遠峰,曲肱聊憩小芙蓉。于今我豈非黃騎,自古誰真是赤松。柳徑日聽鶯喚侶,苔磯時覓鶴行蹤。雨馀有約君來否,蒼玉林中看籜龍。
尉佗城邊花滿田,粵洲臺下酒如泉。一聲白鳥不知處,萬點青山都在前。此日有懷華岳老,何時同話羲皇年。醉來共坐云巢頂,笑指齊州空九煙。
渺渺浮云遮遠峰,曲肱聊憩小芙蓉。于今我豈非黃騎,自古誰真是赤松。柳徑日聽鶯喚侶,苔磯時覓鶴行蹤。雨馀有約君來否,蒼玉林中看籜龍。
尉佗城邊花滿田,粵洲臺下酒如泉。一聲白鳥不知處,萬點青山都在前。此日有懷華岳老,何時同話羲皇年。醉來共坐云巢頂,笑指齊州空九煙。
第一首:渺渺的浮云遮住了遠處的山峰,我彎曲著胳膊在小芙蓉處暫且休息。如今我難道不是那黃騎嗎,自古以來誰又真的是赤松子呢。在柳林間每日聽著黃鶯呼喚伴侶,在長滿青苔的石磯上不時尋覓仙鶴的蹤跡。雨后我約你,你來嗎?一起到蒼郁的樹林中看新筍。第二首:尉佗城邊的田野開滿鮮花,粵洲臺下美酒如泉般流淌。一聲白鳥啼叫卻不知它在何處,萬千青山都呈現在眼前。這一日我懷念華岳的老者,何時能一同談論上古羲皇的歲月。醉后一起坐在云巢頂上,笑著指著中原大地只剩九點煙塵。
曲肱:彎曲胳膊。
黃騎:可能指代某種身份或形象,具體需結合更多背景。
赤松:赤松子,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籜龍:竹筍。
尉佗城:指趙佗所筑之城,趙佗曾建立南越國。
羲皇年:指伏羲氏時代,代表上古太平之世。
齊州:指中國。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處于閑適生活狀態時,對自然和寧靜生活有深刻感悟,或許與友人有一定的交往和約定,從而激發了創作靈感。
這兩首詩主旨圍繞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友人相聚的期待。其突出特點是自然景色描繪細膩,意境營造優美,且運用典故增添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情感世界。
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奔走十年名利場,云萍蹤跡底須傷。謾憐西域張騫老,不效窮涂阮籍狂。日落榆林堪駐馬,曙分楓陛憶含香。吾儒事業隨窮達,誰謂留侯獨善藏。
燕山九月飛陰雪,畫角城頭聲咽咽。司馬轅門牙帳開,十萬材官分隊列。令旗卓處鼓三嚴,馬首嘶澌蹄超忽。朱纓皚甲晃寒光,滿臂骍弓如抱月。萬人叢中逞好手,目快意遲惜始發。颼颼鳴鏑貫垂楊,盾鼻濡毫奏策章。宮花插鬢袍如血,五鳳樓前謁君王。
巨然山水校毫毛,靈徹詩歌費煉陶。何似老禪三昧手,云飛風卷幻蒲萄。
人心到老不知休,心若休時萬事休。水上葫蘆捺得住,始信橋流水不流。
南華妙諦孰通微,怪煞中流勇退稀。士宦豈為溫飽計,乘除堪悟去留機。掉頭便脫羊腸險,俗眼猶夸雞肋肥。坡老一生能作達,笑他還俟有田歸。
此行未見黃松客,欠上千山攬盛秋。長白一支雄秀最,遼東三老典刑留。萬方稔亂群薰穴,七字高吟獨倚樓。早晚獻詩還扈蹕,仙人臺上望神州。
落日西林樹影斜,一川新水上平沙。眼中萬事真如寄,湖上孤舟可當家。銀漢不流天似洗,水禽無語浪生花。張騫原是忙中客,西域歸來又泛槎。
絕代容華小謫人。淡妝斜佩送青春。自澆杯酒酹花神。冷雨欺他鵑血熱,故巢尋遍燕泥新?;仡^歡怨總成塵。
從軍渡蓬海,萬里正蒼蒼??M波回地軸,激浪上天潢。夕云類鵬徙,春濤疑蓋張。天吳靜無際,金駕儼成行。戈船凌白日,鞭石耿虹梁。電舉朝宗外,風驅韓貊鄉。之罘初播雨,遼碣始分光。麾城湛□□,□□□□□。同文漸邊服,入塞佇歌倡。
參天喬木鎮山川,栽種成陰知幾年。仰止名園今老矣,卷舒畫軸思悠然。
龐妻趙女,本酒泉麗質,小字娥親。陰市好刀,磨礱犀利,鹿車中、嬉春日日施紅粉。卷幃人道佳人。挾長持短,誅讎報父。不顧嬌身。遂殺兇豪李壽,任娥眉濺血,玉骨成塵。孝媛帝憐,香名人播,已千春。曹娥與爾爭英烈,更同緱玉芳芬。子胥漸汝,吹簫一片苦辛。
西望千峰萬峰連,出門朝暮生云煙。日傍雨腳下平地,風外濤頭沖遠天。急飆北回振林薄,白晝孤貍行近郭。城下饑烏啄死人,蒼鷹側來怒相攫。
夜火雖中氣未清,箑頻□倦若為情。峰云不動林煙熱,正為蜩螗作沸羹。
桑眼初開麥正青,勃姑聲里雨冥冥。今朝有喜君知否,到處人家醉不醒。社肉如林社酒濃,鄉鄰羅拜祝年豐。太平氣象吾能說,盡在鼕鼕社鼓中。柴門西畔枕陂塘,社雨新添一尺強。臺省諸公方袞袞,故應分喜到耕桑。太平處處是優場,社日兒童喜欲狂。且看參軍喚蒼鶻,京都新禁舞齋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