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二 雨湖
亂珠點點拋來疾。山氣濃于墨。眼前何處認南屏。但見空濛遠水、接天青。
蘭橈整日堤邊歇。誰更攜游屐。煙蓑雨笠坐孤蓬。只好紅衣畫個、老漁翁。
亂珠點點拋來疾。山氣濃于墨。眼前何處認南屏。但見空濛遠水、接天青。
蘭橈整日堤邊歇。誰更攜游屐。煙蓑雨笠坐孤蓬。只好紅衣畫個、老漁翁。
密集的雨點像亂珠般急速拋落,山間霧氣比墨還要濃重。眼前哪里還能辨認出南屏山呢?只看見空蒙的遠水與天相接,一片青碧。畫船整日停在堤邊,還有誰會再帶著游山的木屐出游呢?有人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獨自坐在船篷里。只能畫個穿紅衣服的老漁翁了。
亂珠:形容雨點,像散亂的珠子。
山氣:山間的霧氣。
南屏:指南屏山,在杭州西湖南岸。
空濛:形容細雨迷茫的樣子。
蘭橈:用木蘭樹做的船槳,這里代指船。
游屐:出游時穿的木屐。
煙蓑雨笠:蓑衣和斗笠,是防雨用具。
孤蓬:孤獨的船篷,代指小船。
紅衣:指穿紅衣服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中可推測是在一個雨天,詞人來到西湖邊。當時或許正值出游淡季,又逢雨天,西湖少了往日的熱鬧,詞人獨自面對雨中景色,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以細膩筆觸描繪了雨中西湖的景色,主旨是展現西湖雨景的獨特之美和詞人的心境。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名作,但也為我們了解古代文人對西湖景色的描寫和情感表達提供了一個視角。
閟館肅清芬,虛亭出五云。石林藏雨氣,霞島辨峰文。露影仙莖溢,蓮香太液聞。攜琴掃蘿徑,閑坐詠南薰。
七十年華古所稀,風姿猶自帶霜威。謝官已遂懸車志,滿路人誇衣錦歸。三徑菊松原自好,故鄉桑梓倍光輝。賜金散盡無留橐,筐里惟存舊繡衣。
瞑倚蒲團臥缽囊,半窗疏箔度微涼。蕉心不展待時雨,葵葉為誰傾夕陽。
借此云窗眠,靜夜心獨苦。安得枕下泉,去作人間雨。
慣逐官僚后,欣逢郊禮嘉。蒙恩賜冬假,拜手慶年華。暫亦休朝馬,閑唯待暮鴉。人言郎署好,畢竟未如家。
欲識先朝馮野王,高臺宛宛水中央。為憐游鳳金陵地,猶帶棲烏御史霜。起傍北辰瞻北闕,望依南斗憶南荒。請看喬木連云處,不似蓬池多慨慷。
當處心安即洞天,黃連一炷勝龍涎。閒房幸自無人到,誰放白云來枕前。正是桐陰雨乍晴,隔籠黃鳥女兒聲。筆床經笥閒家具,物物皆從我太平。
兩京相見屢經年,束發為儒到白顛。恩命曉頒雙闕下,帝鄉南望五云邊。夾河楊柳含清霧,新水鳧鹥發畫船。好及明時展材用,臨岐為誦魯駉篇。
明艷春容天下麗,嫣香薄質霎時殘。竹枝染淚愁偏劇,草色籠煙怨未闌。星海茫茫塵夢斷,巫山寂寂雨情乾。金釵小冢頻澆祝,那得芳魂月下看。
雪罷枝即青,冰開水便綠。復聞黃鳥聲,全作相思曲。
互蘿煙徑易斜陽,未必他鄉勝睡鄉。高著正宜歸結局,矮人何事亦觀場。經時燕子依人在,咋夜泉聲徹枕涼。自信胸中有云夢,羅浮安用貯空囊。
燕姬歌處囀鶯喉,燕酒春來滑似油。自有五陵年少在,平明騎馬過盧溝。
乙丑新題筆,先春領去年。濃云初落紙,幽思已潛天。門冷堪羅雀,風恬未放鳶。白頭無限興,揮破曉窗煙。
非復三五少年日,把酒償春頰生紅。白鷗入群頗相委,不謂驚起來賓鴻。
卐字炕頭爐灶斜,索倫桿下憶神鴉。八旗馀緒今猶在,遙指鑲黃是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