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邯鄲
斜月疏星玉漏殘,平明策馬過邯鄲。
南來故國依稀認,西去云山次第看。
鴻爪已留千里跡,雞聲還帶五更寒。
緣何來借仙人枕,為怕深宵夢不安。
斜月疏星玉漏殘,平明策馬過邯鄲。
南來故國依稀認,西去云山次第看。
鴻爪已留千里跡,雞聲還帶五更寒。
緣何來借仙人枕,為怕深宵夢不安。
斜月稀疏的星星伴著玉漏將盡,天剛亮我就騎馬經過邯鄲。向南望去故鄉隱約可辨,向西前行云山依次入眼。我已像鴻鳥在千里留下蹤跡,雞叫聲還帶著五更的寒意。為何要借仙人的枕頭呢,是怕深夜夢中心神不安。
玉漏殘:指計時的玉漏快要滴完,意味著天將亮。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故國:故鄉。
依稀:隱約。
次第:依次。
鴻爪:鴻鳥的爪印,常比喻人生的蹤跡。
仙人枕:傳說盧生在邯鄲旅店中遇仙人呂翁,呂翁給他一個枕頭,盧生在枕上入睡后經歷了一生榮華富貴。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旅途之中,可能是為了仕途或其他事務奔波,在經過邯鄲時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旅途的孤寂和對故鄉的思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旅途的心境和情感。
食貨生之源,易窮久乃變。
金玉炫耳目,始覺菽粟賤。
逐末競錐刀,舉世互相煽。
海客多奇淫,大利遂私擅。
桑孔術亦工,何由救瞑眩。
節流豈無策,睫遠誰能見。
哀哉涸轍魚,惻矣巢堂燕。
玉樹譜新聲,綺弱而無骨。
詩詞判剛柔,何用咎狎客。
握節恩偏重,監州念遠黎。
江通黔部左,山擁石門西。
民賦收桐布,公庭下竹雞。
殊方看藻繡,何但冉家溪。
愁紅未化秋魂影。香消別淚胭脂冷。
斷腸小窗前。晚寒如舊年。
幽花重折取。但聽空階雨。
銀燭倍凄涼。不關春夢長。
薰風暑汗正沾裳,邂逅還來共此觴。冰碗凝寒搖日影,荷筒分竅吸天香。庭花總有催詩意,鳥語渾如笑客狂。多謝諸公能愛我,欲揮馀興上軒墻。
面面清風灑葛裳,麻姑陳酒更盈觴。宜男砌草迎人綠,菡萏盆荷稱意香。筆底敢降今日敵,胸中無復少年狂。阿誰繪得閒滋味,幾片丹青掛短墻。
幾回夢里到邊陲,
馬上猶能磨戰旗。
彈淚對人偏愛說,
建炎隨駕渡江時。
亭居山半號松風,
三角嵚崎鼎足同。
江遠波光依舊否,
不平怒郁類胸中。
天下精兵掌握間,
便宜長嘯入秦關。
奈何伏劍區區死,
不辨書從趙李奸。
碧樹陰中小畫樓。可勝生硬不勝柔。不是冤家不并頭。
長遇長游也不愁。冤家見了自句留。依郎冤盡不能休。
山深元不羨棼華,廿載畏途豈足誇。云水堆中須著我,蕊蘭汀畔未移家。
馬馳棧道曾吹笛,船過瞿塘強看花。此日得閒閒始樂,與君同咽玉臺霞。
往時挾策走遙峰,大似化緣歷萬重。行腳僧疑孫行者,嘆時公是鹿皮翁。
詩評梓里聲難協,酒放柴桑趣可同。巖壑風流吾足矣,笑聽兒稚說登庸。
一身作亂宜從戮,
三族全夷似少恩。
漢道是時初雜霸,
蕭何王佐殆非尊。
羞貌丹青斗麗顏,
為君一笑靜天山。
西京自有麒麟閣,
畫向功臣衛霍間。
石磴凌危常過鹿,
溪流成坎細生魚。
珍珠簾卷當晴晝,
寒雨垂垂下碧虛。
長淮直接大河沖,無數堤防日夜供。
瓠子幾勞沈璧馬,烝黎時復喂蛇龍。
九河震蕩淪初跡,四載胼胝憶舊庸。
日落海門還倚杖,每從碣石認堯封。
荷葉何田田,綠房披甫甫。的的不成雙,心心各含苦。
旖旎綠楊樓,儂傍秦淮住。朝朝見潮生,暮暮見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