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謝節母篝燈課子圖三首 其一
一燈紅豆對遺孤,
荻罫辛勤歐母俱。
阿父有書兒可讀,
勿求為吏但為儒。
一燈紅豆對遺孤,
荻罫辛勤歐母俱。
阿父有書兒可讀,
勿求為吏但為儒。
一盞燈旁,紅豆相伴著遺孤,這位母親辛勤教導孩子,就像歐陽修母親用荻草桿在地上畫字教他讀書一樣。孩子的父親留下了書籍供他閱讀,只希望孩子成為有學識的儒者,而不是去追求為官。
紅豆:常象征思念等情感,這里可能營造一種氛圍。
遺孤:失去父親的孩子。
荻罫(guǎi)辛勤:用荻草桿在地上畫字教學,像歐陽修母親教導歐陽修一樣。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罫,同“畫”。歐母:指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她以荻畫地教歐陽修讀書識字。
阿父:父親。
為吏:做官。
為儒:成為有學識的儒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為謝節母篝燈課子圖而作,當時可能社會重視教育和傳統的母教精神,詩人看到這幅圖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贊美謝節母的教育行為。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謝節母的辛勤教導,突出母教的重要性。其特點是運用典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教育和母德的重視。
山深地僻少經過,宛宛柴荊出澗阿。
不盡泉聲流日月,無端雨色掛藤蘿。
亭開叢桂留人住,徑入蒼松舞鶴多。
即此投閒應勝絕,鹿門偕隱定如何。
斷瓦零磚廢苑秋,
行人猶識鎮山樓。
萬方多難傷心客,
無地登臨寫暮愁。
玉顏沒入左賢王,萬里天高恨雪霜。名父不應兒失節,九泉羞殺蔡中郎。
嗚咽胡笳曲未終,秋風馬上路匆匆。夢回暗憶恩情重,氈帳寒深雪滿空。
鑾車處處看春花,又過陳留董祀家。不是戎王荒塞夜,夜深何事咽悲笳。
歷歷風沙貌得真,兩雛牽挽意逡巡。不知野店黃昏后,誰畫當年斷臂人。
參差人勝東風淺,芳柑攜處春纖軟。酒醒見殘燈,綠窗寒不勝。
三更簾外雨,猶是聞簫鼓。誰問鬧峨兒,應憐初見時。
才傾一盞黃花酒,淚痕已滿雙羅袖。怊悵畫欄邊,今番月又圓。
花陰涼露下,依舊歡音假。繡被已裝綿,孤眠只是寒。
華年應悔成虛擲,愁痕嵌入眉痕碧。的的為相思,玉郎知不知。
涼云真似畫,翠蓋離披也。未許作鴛鴦,秋來空斷腸。
媚霞輕映嬌容睡,睡容嬌映輕霞媚。窗裊半篝香,香篝半裊窗。
應教誰喚醒,醒喚誰教應。孤夢憶人無,無人憶夢孤。
占此江山亦足豪,凌虛樓閣五云高。
人饒春氣花多媚,山入波流地尚牢。
六代風流馀蠟屐,百家磨煉惜名刀。
廿年多少滄桑感,盡日憑欄首重搔。
雪意埋云蔚不開,新春還傍故春來。
未堪骯臟倚門立,聊復差池接羽回。
得喪但知求失馬,盛衰贏取付傳杯。
風流二妙天憐我,種玉秧中更插梅。
棧閣崔嵬涪水西,芙蓉十二與云齊。
幾年漢使迷金馬,萬里江流見石犀。
講學文翁今再覯,勒銘張載有新題。
相思愁殺峨眉月,山木蒼蒼杜宇啼。
敝裘破帽不溫身,價值渾如老逸民。
臘盡無花梅受病,霜來不肅草偷春。
詩惟冷淡增人惡,家為迂疏誤我貧。
富貴必須饒寸舌,早年何不學儀秦。
怪底人幽地亦幽,桃花源里蓼花洲。煙嵐屈曲深開徑,云水蒼茫不系舟。野史故應成馬走,新交未覺勝羊求。聞君嗔我慳書畫,青李來禽肯寄不。
閒來倚棹呂蒙城,幾度從君聽鶴鳴。歲儉自饒千樹橘,氣豪寧食五侯羹。酒人直許中賢圣,農話惟應較雨晴。史筆倘修高士傳,蔣家今古兩元卿。
客去鉤窗詠小詩,
游絲撩亂柳花稀。
微風盡日吹芳草,
蝴蝶雙雙貼地飛。
芳草斜陽年復年,
良辰美景奈何天。
等閑莫把秋光負,
且看黃花到處妍。
延益開軒待,清歌愛客聽。
馀寒猶臘雪,疏樹帶春星。
世事堪長嘯,才名忌獨醒。
美人期不至,明月自中庭。
七尺穹碑三尺墳,五君垂盡到余君。卻憐身后誰知己,此意凄涼不可聞。
阿翁不問生人產,有子徒能讀父書。不為薛田荒欲盡,可令彈鋏嘆無魚。
一接余郎月旦評,翛然四坐欲風生。請看朱邸王孫貴,杜口毗邪學凈名。
雙眼寧輸郭景純,青鞋踏遍為嚴親。前山盡有牛眠地,只要余郎自賣身。
東君環轍百花間,
次第行春到牡丹。
蜂嘴噆花春不覺,
一枝先破紫金盤。
江花江草映江明,孤客孤舟江上行。
不斷鄉心吳苑隔,無邊妾夢越潮平。
拂衣幾臥千巖月,把酒還尋萬樹鶯。
儻到鏡湖憑遠望,綠蘋處處是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