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審知置酒會者三人以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分韻作詩蕃得介眉字二首 其二
餓死因細腰,半額由廣眉。
是知風化速,有類形影移。
時人走功名,我輩陳詩書。
雖病勿是疚,雖貧勿自悲。
餓死因細腰,半額由廣眉。
是知風化速,有類形影移。
時人走功名,我輩陳詩書。
雖病勿是疚,雖貧勿自悲。
有人餓死是因為追求細腰之美,有人只畫半額妝容是受了廣眉風尚的影響。由此可知風氣教化傳播得很快,就像形和影一樣相隨。現在的人都去追逐功名,而我們這些人則專注于陳列詩書。即使生病也不要為此憂慮,即使貧窮也不要自我悲傷。
細腰:典出楚靈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這里指追求細腰風尚導致的后果。
半額、廣眉:古代妝容樣式,這里表示受流行妝容影響。
風化:指社會風氣的影響和感染。
疚:憂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作者與友人相聚飲酒分韻作詩,借此詩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堅守詩書之道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作者堅守自我、不追逐功名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通過生活中的風尚現象類比社會風氣,以直白語言闡述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作者獨特的價值觀。
盛名喚作西風客。獨殿群芳留醉魄。嫣然一笑出紅塵,莫向人間悲譴謫。多情不待勤攀折。冷淡無言秋水隔。儂今與汝結同心,共拒寒霜浮大白。
素抱居山志,今番始有涯。琴床臨砌竹,棋局近庭花。詩興常便酒,蔬腸漸畏茶。清閑兄自樂,世事絕無些。
欲繼許君龐老,捫心自忖須知。同心同德做修持。稍有相霞遠離。三個不如兩個,兩人談是談非。孤云野鶴任東西。豈有纖毫縈系。
黃河船畔曳裾人,轉眼東風萬事新。窮病布衣全似汝,只殘詩筆尚如神。
偶爾相逢泗水濱,一舟誰主復誰賓。論心久已同清白,不作平時祓禊人。
兒童農婦擁來看,抱草進門。端粥進門,鄉土人情分外新。今宵淮海初眠夜,夜靜更深。已到更深,猶念樓中粉淚人。
哺烏在林,遺我好音。起處攸寧,式慰母心。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比西山立懦夫。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蕭條猶見典刑垂,鐵干銅標迥自持。鎮定轉憐風勁后,孤清遙對月明時。危巢蔽日棲烏老,瑞骨留仙夢鶴知。幾度宮墻鳴夜雨,凄凄如響壁間絲。
供奉平生酒,中郎絕代書。自便青瑣直,未放碧山居。輩行人誰在?行藏意自如。絲綸須世掌,曾識典墳初。
月搖滄海魚龍泣,風蕩荒煙草木號。自是清名埋不得,巍巍千古泰山高。
瑯琊臺下看新晴,聽得陽關第四聲。千樹梅花滿地雪,也應難比使君清。
瀟散兩眉厖,疏狂似老龐。慣游裁菊圃,長坐讀書窗。漁笛閑中弄,僧鐘醉里撞。興來陪夜月,孤艇釣寒江。歲月任消磨,間中得趣多。戲題紅葉字,醉唱紫芝歌。雨笠耕云嶺,煙蓑釣月波。數鴻臨淺浦,騎犢下前坡。
浮云西北馳,越鳥東南飛。壯士各有懷,何為常依依。況有白發親,日夕望庭闈。陳情叩天閽,君恩許暫歸。板輿親扶將,滿路生光輝。到日敞華堂,開燕及芳菲。春風發朱英,照君舞時衣。君良悅情意,其奈心知違。嗟我同門友,漸看云會稀。今復惜君別,何以效涓微。處士忌磽磽,愿君聊息機。珍重報國身,努力奉春暉。
何處能忘爾,紗窗睡起遲。古詩吟絕句,小學誦題辭。竹馬朝隨伴,?笙手自吹。有時端坐久,狼籍畫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