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清波摘遍 詠沼內紅魚
吳娘水閣,幾曲金塘,時聽紅魚跳波響。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蔣。
妝臺上。傷春天氣,中酒心情,斜溜明矑還細相。照水釵傾,投餌鬟偏,幾遍惆悵。
朝霞漾。寄到啼椷染血,帶得落花鋪絳。愛爾絕代紅妝,水云高曠。渾無恙。
嬌鳥籠底去來,美人影中生長。莫管畫溪笠澤,黏天風浪。
吳娘水閣,幾曲金塘,時聽紅魚跳波響。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蔣。
妝臺上。傷春天氣,中酒心情,斜溜明矑還細相。照水釵傾,投餌鬟偏,幾遍惆悵。
朝霞漾。寄到啼椷染血,帶得落花鋪絳。愛爾絕代紅妝,水云高曠。渾無恙。
嬌鳥籠底去來,美人影中生長。莫管畫溪笠澤,黏天風浪。
在吳娘的水閣旁,曲折的池塘里,不時能聽到紅魚躍出水面的聲響。花竹繁茂成蔭,日頭升高,舟尾漂浮著菰草和蔣草。在妝臺上,正值傷春時節,帶著酒后的愁緒,目光斜著仔細端詳那明亮的紅魚。照著水時釵子傾斜,投餌時發髻歪偏,幾次都滿懷惆悵。朝霞蕩漾,仿佛寄來了染血的啼箋,還帶著落花鋪成一片絳紅。喜愛你這絕代紅妝,在高遠的水云間自在。全然沒有憂愁。嬌鳥在籠底飛來飛去,紅魚在美人的倒影中生長。別管那畫溪、笠澤上連天的風浪。
吳娘:泛指江南女子。
金塘:池塘的美稱。
翳然:枝葉茂密成蔭的樣子。
菰蔣:菰和蔣,均為水生植物。
中酒:醉酒。
矑:眼珠,這里指紅魚的眼睛。
啼椷:染血的書信。椷,同“緘”,書信。
紅妝:指紅魚。
畫溪:水名。
笠澤:古湖名,在今江蘇吳江一帶。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春日江南,詞人在水閣邊看到池塘里的紅魚,觸景生情,結合傷春的情緒寫下此詞。
這首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池塘紅魚的景象,將傷春之情與對紅魚的喜愛融合。詞風婉約,意象豐富,在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上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展現了詞人的細膩情思。
一聯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
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
叔夜嗟幽憤,陳思苦責躬。
在余今失候,枉與古人同。
草深難見日,松迥易來風。
因言得意者,誰復免窮通?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冊唐釋彥悰撰《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卷中。)
一畝周旋幾十家,舂輪相次好生涯。
鷓鴣近晚啼深竹,???新晴立淺沙。
沃衍共知多黍稷,寬平仍覺富桑麻。
當年何事拋耕釣,木笏藍衫兩鬢華。
范陽從事獨相憐,見惠霜毫與彩箋。
三副緊纏秋月兔,五般方翦蜀江煙。
宵征覺有文通夢,日習慚無子諒篇。
欲著不將兩處用,歸山閑向墨池前。
南院司徒鎮洛京,未經三月政聲成。
四方群后皆如此,端坐庸夫見太平。
小雨廉纖梅子黃,
晚云收盡月侵廊。
樹陰把酒不成醉,
何處無情枉斷腸。
長向新郊話故園,四時清峭似山源。
春潮撼動鶯花郭,秋雨閑藏砧杵邨。
市井多通諸國貨,鄉音自是一方言。
此中別有無歸計,唯把歸心付酒尊。
淮陽清凈理,永嘉山水心。
(《蜀中名勝記》八《成都府·資縣》)
(〖1〗《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趙郡李氏東祖房有李渭,為長洲主簿李暄之子。《蜀中名勝記》卷八引《蜀志補遺》云:“唐李渭為刺史,有游山詩云〖詩略〗。刻于等慈寺壁。”另參后文。
〖2〗《輿地紀勝》卷一五七云:“李渭為本州刺史,有詩刻留等慈寺。時與前進士崔公輔同游,崔有詩略曰:淮陽清靜理,永嘉山水心。”二句詩頌揚刺史善政多才,以崔作為近是。崔公輔為杜甫同時人,詳《全唐詩續拾》。)
世人休說行路難,鳥道羊腸咫尺間。
珍重苧溪溪[畔](上)水,汝歸[滄](蒼)海我歸山。
開云四邊盡,
浮世一齊低。
廟里杉松蕭颯[風](颯),
廟前江水碧溶溶。
憑欄不見當時事,
落日遠山千萬重。
試出南河曲,還起北山期。
連峰無??斷,絕嶺互相疑。
結[藤](滕)標往路,刻樹記來時。
沙場聊憩路,石壁旋題詩。
葉秋紅稍下,苔寒綠更滋。
幽尋多樂處,勿怪往還遲。
一間茅屋寬容膝,
半畝蔬園剩供廚。
靜把舊書重點勘,
旋沽美酒養疎愚。(一本作“縱教窮鬼每揶揄”)。
(同上七二三九“堂”字韻)。
捫蘿攀蹬步欹危,歷覽幽巖駭怪奇。
泉石膏肓傳亦久,神仙窟宅到何遲。
真人鹿引非無路,洞府龍升自有時。
但覺塵緣挹絕景,躊躇落筆媿題詩。
(以上《康熙徽州府志》二《婺源·山川》)
(〖1〗光緒《婺源縣志》卷六十二作獨孤筠。)
別恨商群離群自古聞,此心難舍意難論。
承恩必若頒時服,莫使霑濡有淚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