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令/洞仙歌
情知須病,奈自家先肯。天甚教伊恁端正。
憶年時、蘭棹獨倚春風,相憐處、月影花光相映。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
后約與新期,易失難尋,空腸斷、損風流心性。
除只把、芳尊強開顏,奈酒到愁腸,醉了還醒。
情知須病,奈自家先肯。天甚教伊恁端正。
憶年時、蘭棹獨倚春風,相憐處、月影花光相映。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
后約與新期,易失難尋,空腸斷、損風流心性。
除只把、芳尊強開顏,奈酒到愁腸,醉了還醒。
明知相思會生病,無奈自己先動了情。老天為何讓她如此美麗動人。回憶當年,我獨自倚著蘭舟沐浴春風,與她相互憐惜時,月光與花影交相輝映。分別后能向誰傾訴呢,只能白白寄去香箋,想問從前的歡樂何時能再回來。后來的約定和新的約會,容易失去難以找尋,徒然讓人肝腸寸斷,消磨了風流心性。只能勉強舉起酒杯強顏歡笑,無奈酒入愁腸,醉了還是會醒來。
情知:明知。
恁:如此,這般。
端正:美麗,漂亮。
年時:當年。
蘭棹:木蘭舟,船的美稱。
香箋:散發著香氣的信箋。
芳尊:美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詞人經歷了一段美好的戀情后與戀人分別,在孤獨寂寞時寫下此詞,以抒發相思之苦和對往昔歡樂的懷念。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相思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與現實的對比,將相思之苦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展現了宋代詞人對情感細膩的表達。
落日山氣清,歸禽噪林杪。
意行忘遠近,吟過深煙表。
??水縈田,幽幽云反嶠。
忽聞隣寺鐘,沿途發長嘯。
樓閣參差聳茂林,危梯{土臼}徑幾重深。
周行巖麓四十里,下視井塵千萬尋。
僧住不生云水興,客游偷息利名心。
若教工部曾經此,應徧靈蹤處處吟。
不見東山謝紫虛,時時獨自撚吟須。
常憑香案監抄箓,時點朱砂為訂符。
日里慣曾參寶語,夜深夢必入清都。
此心卻恐多君事,廢了工夫火一銖。
捫蘿入幽谷,眼界益崢嶸。
石壁斷人跡,泉流間鳥鳴。
日高云未散,秋晚草猶榮。
坐久無歸意,悠然世念輕。
清河正愿得忠臣,豈覺辭官歸思匆。
為道思親心甚切,難留執手意奚窮。
親斟御酒資行色,更敕云臺寫范容。
回到家鄉人問及,始知朕不負勛功。
兩山不隔一層云,金鯽池邊夜打門。
袖有新詩期短鬢,室無奇字枉芳樽。
客程懷抱仍春潦,人事間關可夢魂。
離合悠悠自生理,別情吟恨不堪論。
虬髯如云眼如月,胸次毫端一泓雪。
政恐儒冠或誤身,尚友虛無老莊列。
松陰泉影綠悠悠,此時此意如何說。
三真跨鶴夜相從,長嘯一聲山谷裂。
莫說南朝勝概繁,祗今近郭已江村。
臺荒浪紀曼花墜,事往空余古意存。
甌缺正緣輕納景,鼎分誰謂不如孫。
滔滔千載興亡恨,盡付憑欄對月樽。
煙樹斫開,曉月掛簷。
嘶木馬嶺云耕罷,春風吹雨。
吼泥牛聲前,領會無差。
共樂法,喜禪悅,打刀須是邠州鐵。
天臺山下兩詩仙,剪霧裁冰五十年。
耘業三間千古意,飯牛數集幾人傳。
半江明月曾同賦,一段清風豈偶然。
匹馬沖寒西驛路,碧云苒苒思綿綿。
虎是何年踞,名存跡已亡。
塔從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池暗生寒氣,臺空旁夕陽。
更無人吊古,來祇為春茫。
薄暮風吹一片云,可人滕六張吾軍。
鋪勻世界能平等,補住梅花得十分。
但使一天長玉色,何須雙手裂龜紋。
時清果亦多廉叟,委地珠璣若不聞。
叢竹傍幽亭,蕭然一畫屏。
色欺春酒碧,光映夜燈青。
雨葉供香潤,風枝搖夢醒。
卻嫌千畝闊,浩渺綠難扃。
權臣擅命久心傷,賊主之兄意未涼。
今日封章期救死,明朝削籍自投荒。
九重偶眩誣賢舌,四海皆知疾惡腸。
事久劃逢天一笑,錫知剛簡易名香。
燕賀初成百尺臺,一新粉堞更周回。
水流東北交虹去,山自西南擁翠來。
瓦縫參差千戶密,市城翕聚六門開。
賓儔眺望從今始,佳氣隨風入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