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浣花池
寒綠一方秋凈,年年無限流香。
菱花曾見洗殘妝。腸斷千絲越網。
不信吳宮是沼,分明對此茫茫。
金煙珠粉總凄涼。玉甃依然月樣。
寒綠一方秋凈,年年無限流香。
菱花曾見洗殘妝。腸斷千絲越網。
不信吳宮是沼,分明對此茫茫。
金煙珠粉總凄涼。玉甃依然月樣。
一方寒綠的池水在秋意中顯得格外明凈,年年都飄溢著無盡的香氣。菱花曾見證美人洗去殘妝。那千絲萬縷的愁緒就像越國的羅網讓人肝腸寸斷。不相信曾經繁華的吳宮會變成池沼,面對這一切卻只覺茫然。昔日的金煙珠粉如今都已凄涼不再。只有那玉石砌成的井壁依然如明月般皎潔。
寒綠:指綠色的池水。
流香:散發香氣。
菱花:這里指菱花鏡。
越網:越國的羅網,暗指越國用美人計等手段使吳國滅亡。
吳宮是沼:出自《左傳》,指吳國宮殿變成池沼,象征繁華不再。
金煙珠粉:代指昔日宮廷的奢華生活。
玉甃(zhòu):玉石砌成的井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詞人在游覽古跡,看到曾經繁華之地如今衰敗的景象,聯想到歷史上吳國的興衰,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詞。當時社會或許也存在一些動蕩或變遷,引發了詞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這首詞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以景襯情,通過對浣花池周邊景象的描寫和歷史典故的運用,抒發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詞人對歷史題材的獨特感悟和表達。
忍淚和親劇可憐,送將嬌小上吳船。千秋齊女門前路,垂柳西風咽暮蟬。
待漏東華霜滿靴,掛冠神武意如何。也知久歷中書考,若比汾陽恐未多。
遠系長沙太守孫,家傳太守活人言。刀圭一粒起人死,安得聲名不出門。
逐逐羈塵埃,不如歸舊山。山中有蕨薇,可以養馀閒。清風來席上,流水出石間。猿鶴為君舞,松柏為君彈。好爵豈不貴,脫履諒非難。
春樹垂陰春雨足,瀲滟銀塘漲新綠。何處飛來屬玉群,相逐波間弄晴旭。宿食飛鳴態度閒,網羅不到清溪灣。有時一行上天去,鳳凰池上聯鴛班。畫工圖此寧無意,得句紬思緣古義。我師此義不師工,目睹令人心惕勵。偉哉僉憲古人徒,愛此寧殊丹穴雛。素心一點與俱白,虛室相忘馀此圖。眼前何限丹青筆,生色雖工總無益。不觀南浦錦鴛鴦,交頸雙雙徒爾匹。
寒冬木葉落,大空凈無塵。蟾光湛中沼,仿佛見吾真。
月出萬井秋,商聲在高樹。風條絡緯鳴,露葉流螢度。天河一杯水,流向西南去。坐念素心人,佳期渺何處。
陶然柳色到新圻,呼酒登樓檻可依。一鏡波光云去杳,數枝花影蝶來稀。白鷗只近城南客,青眼互加身上衣。論罷蘭亭休禊事,升沉不復問天機。
維帝奠位,乃咸于時。孰主張是,而樞紐之。谷我腹我,比予于兒。告我冠服,迨其委蛇。蓀無不在,日與我居。孰不可來,肸蚃斯須。象服龍駕,淵淵鼓桴。蓀不汝多,多汝意孚。樂哉帝居,逝留無常。爾信我宅,爾中我鄉。乃眷茲土,于赫君王。翩然下來,去未遽央。澹兮撫琴,啾兮吹笙。神之未來,肅穆以聽。繽紛羽旄,姣服在中。神既來止,亦無惰容。
鳴鹿在中野,獲草求其群。嗟哉昔所歡,一散如飆塵。虞卿棄相印,擔簦徇情親。悔吝不自惜,義聲流千春。此道息已久,遺響誰為申。子其懷玙璠,慰我多苦辛。
弱志弗茍尚,遂與世好殊。性本愛閑逸,種菊繞蓬廬。時當雪霜厲,群卉悴無馀。斯花獨敷榮,為我莫景娛。掇英泛美酒,燕坐當前除。菊可制頹齡,酒能解饑劬。陶然有真樂,此外奚所需。俯仰天地間,百年復何如。寄語達生者,浮名豈能拘。
秋至倏十日,客歸定何時。傷哉搖落風,已復鳴高枝。海水不識寒,穴居乃知雨。觸事苦遲徊,憂端共誰語。
汝勿輕王侯,王侯非汝曹。地勢有輕重,太山與鴻毛。鼓腹一歡笑,不知鐘鼓豪。我樂彼不預,山林且陶陶。訪我維摩室,不值香積飯。開囊出黃粟,為汝林中爨。軟語少稽留,青蔬亦易辦。勿言方外趣,我汝真如幻。
君不見銅柱之標高插天,合浦潮與南溟連。明珠翠羽光華然,估客十萬矜腰纏。我兄俠氣凌銅柱,射策武闈力如虎。丈夫七尺肯低眉,五湖四海隨輕櫓。紛紛珠翠不入眼,一擲黃金動如土。適興惟尋勾漏丹,往來洞口幾盤桓。白云莽互蒸丹灶,玄鶴翩躚集石壇。稚川親為傳仙決,飲以流霞兼玉屑。才觀半局已千年,笑指南溟當一啜。誰言跨鶴上揚州,此日丹成恣遠游。遙看蓬山迎倚杖,寧論海屋與添籌。有弟有弟奇無匹,踞坐衡山觀日出。朱鳥飛飛送遠書,盤中只進蘇耽橘。
海底龍宮失護防,老龍偷得返魂方。聞君夜壓春槽響,攜扣柴門乞酒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