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 琴臺在靈巖最高頂,秋晚登望懷古,有辭舟客鄧子石瞿扣舷而和之
步幽遐。屧廊黃葉,西風響出樵車。
嘆斷壁倉皇殘霸,好山分付名娃,月明自斜。
秋容相對倉華。眉黛依稀岫萼,髻鬟散作云花。
問鹿跡荒臺,何年枯蘚,馬蹄片石,誰家芳草,
空馀歌舞銷塵故國,登臨費淚天涯。
黯流霞。飄零滿溪舊紗。
步幽遐。屧廊黃葉,西風響出樵車。
嘆斷壁倉皇殘霸,好山分付名娃,月明自斜。
秋容相對倉華。眉黛依稀岫萼,髻鬟散作云花。
問鹿跡荒臺,何年枯蘚,馬蹄片石,誰家芳草,
空馀歌舞銷塵故國,登臨費淚天涯。
黯流霞。飄零滿溪舊紗。
漫步在幽靜深遠之處。響屧廊鋪滿黃葉,西風中傳來樵車的聲響。感嘆那斷壁殘垣見證著當年霸主的倉皇,美麗的山川交付給了美女,明月依舊獨自西斜。秋景與我這蒼老之人相對。山巒好似依稀的眉黛,云朵如同散開的發髻。試問那鹿跡遍布的荒臺,哪一年長滿了枯蘚,馬蹄踏過的片石,如今是誰家的芳草。只剩下歌舞消散、塵土飛揚的故國,在天涯登高望遠徒然落淚。黯然望著天邊如流霞般的景色,那飄落的舊紗鋪滿了小溪。
幽遐:幽靜深遠之處。
屧廊:春秋時吳王宮中的廊名。
殘霸:指吳王夫差。
名娃:指西施。
倉華:指頭發花白,形容人衰老。
岫萼:山峰。
流霞:流動的云霞,這里也可能暗指酒。
作者秋晚登上靈巖山最高頂的琴臺,看到眼前的秋景和歷史遺跡,聯想到吳王夫差和西施的故事,感慨歷史興亡,遂創作此詞。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或變遷之中,作者借古抒懷,表達對世事無常的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借登臨琴臺懷古,抒發歷史興亡之感。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詞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蕊珠仙籍標名,絳紗覆玉云霞里。鑾坡鳳掖,絲絇鳴佩,甘泉近侍。濯柳臨春,饤梨照座,絕塵風味。記青蒲、夜半論兵,萬人驚誦回天意。麟組遙臨萬里。談笑處、江山增麗。遐沖坐折,風流馀事,唯應燕喜。新筑沙堤,暫占熊夢,恰經長至。過佳辰獻壽,雙旌便好,作朝天計。
泮宮樂育萬菁莪,折柳西湖奈別何。鸚鵡莫題當日賦,驪駒須唱舊時歌。新居近海魚蝦賤,舊學聞詩草木多。綠發交游今白發,河梁攜手重吟哦。
絕塵世外,自芳心純凈。何意無端出云嶺。覓知音、尋遍天上人間,晶瑩露,知我此時心境。疏花依修葉,顧盼情生,飄逸青絲袖香冷。粉黛薄未施,素雅怡然,又誰說,風騷獨領。都道是、君子美蘭花,何處有當初那般清靜。
殘月晨光認未明,薰爐貼被曉煙清。因貪好夢常思睡,任帶馀酣懶解酲。覺半猶嫌驚帳蝶,起來預擬聽林鶯。恐虛客約看花早,欹枕呼童問雨晴。
裕陵故物秦家得,再拜摩挲老墨潘。今代廷圭那復見,紙窗蛛絡半烏丸。
吾與二三友,周回此田疇。中歲風雨散,茲游誰與儔。望山漸適意,得樹亦少休。峰回西風長,吹我駝毛裘。登高遂遐矚,一粟托九州。去住定有契,欣戚焉足留。戲攀西祠花,下濯北澗流。
秋風明月獨離居,蕩子從戎十載馀。征人去日殷勤屬,歸雁來時數寄書。
少日同門客,山居晚共依。孤村一相訪,深樹鳥聲稀。面水心逾靜,班荊愿不違。蒼蒼平野際,還望瞑煙歸。
初修降表我無名,不是隨班拜舞人。誰遣附庸祈請使,要教索虜識忠臣。
寒梅自古占花魁,幾處清香在酒杯。玉朵固知留餉客,青皇應亦解憐才。巡檐共索風前笑,覓句同扳月下回。翠鳥近傳消息好,便須調鼎出三臺。
金粉吹香拂繡衣,都門南去彩鸞飛。君家只在長洲苑,帶得云霄雨露歸。
雪碗冰甌薦茗時,蕭然相與對幽姿。一生肝膽何由俗,時有清風披拂之。
日射嫣紅安石榴,波涵空翠木蘭舟。美人調笑渡江去,半榻柳風棋不收。
金塘含綠水,中有雙鴛鴦。朝唼蘋藻葉,夕宿蘭?傍。驚飛乍抉起,反顧復成行。飄風西北來,吹我東南鄉。雄飛墜毛羽,身殞天一方。雌鳴慕儔匹,啁噍獨彷徨。寧同比翼死,不忍兩分張。閩中有淑媛,姆教夙所將。十七為君婦,衿纓上高堂。十九君見違,呼天絕其骯。君若江上舟,妾似舟上檣。但知隨所往,玄臺共翱翔。禽鳥有至性,斯人詎能忘。我欲永言之,祇恐聽者傷。
占年五子推壬子,端月三旬看上旬。新把歷書歡竟日,舊傳讖度屬今春。殘生一飽無他念,半世多魔笑此身。清曉冠裳八十拜,老能強飯不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