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博利名總是虛請看爭渡竟何如滿?心力風波上所較爭過尺寸馀
寄語歐生事亦神,忠魂長在楚江濱。色絲揀葉聊相薦,猶恐蛟龍識未真。
龍起江翻萬艘飛,幾人奪得錦標歸。水流不競心如許,穩坐樓頭看是非。
千里折沖樽俎下,使君不說赤靈符。他鄉知己誰能并,切玉須傾酒百壺。
寄語歐生事亦神,忠魂長在楚江濱。色絲揀葉聊相薦,猶恐蛟龍識未真。
龍起江翻萬艘飛,幾人奪得錦標歸。水流不競心如許,穩坐樓頭看是非。
千里折沖樽俎下,使君不說赤靈符。他鄉知己誰能并,切玉須傾酒百壺。
告訴歐生此事也很神奇,忠臣的魂魄長久留在楚江邊上。選些彩色絲線和葉子簡單祭祀,還怕蛟龍認得不真切。蛟龍躍起江水翻騰萬艘船飛馳,幾個人能奪得錦標歸來。水流不競爭但心意如此,穩坐在樓頭看世間是非。在酒席間就能克敵制勝,使君不提赤靈符。在他鄉能有誰是知己,要像切玉一樣盡情飲下百壺酒。
寄語:傳話,告知。
忠魂:指屈原等忠臣的魂魄。
色絲揀葉:可能指用彩色絲線和葉子來祭祀。
錦標:競渡的獎品。
折沖樽俎:在酒席宴會間制敵取勝。
赤靈符:可能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符。
切玉:形容豪爽、暢快。
推測此詩創作于端午時節,當時有競渡等活動。詩人可能在他鄉遇到知己,結合當地的端午習俗和歷史文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端午競渡和與知己相逢展開,既表達對歷史人物的追思,又有對現實競爭的看法,語言平實,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的復雜心境。
郁蒸暑氣未全收,虛聽蟬聲樹里秋。把酒仍為河朔飲,醉馀散發更臨流。
途倦風塵色,堂清燈燭光。倏逢秋月滿,轉覺旅行長。螢度沾高幔,蛩鳴出壞墻。坐聞鐃吹發,留賞盡馀觴。
子知公瑩,在廛中聘。意猿心不肯收,論榮華命。齒存真性,處清中靜。向虛無境內尋,步蓬萊景。
簾捲春寒月過中,瑣窗風淡暗香濃。橫枝半飐蘭缸影,曾惹佳人繡唾絨。
奕世蓮花幕,人稱漢吏師。都緣參贊重,頗覺轉遷遲。雅論非三語,清聲是四知。猶馀前案牘,長作后箴規。
樓臺寂寂白云堆,三徑縈迂鎖翠苔。怪得菊松多喜色,祇緣琴鶴已歸來。人瞻北斗光尤燦,門對南山掩復開。野客再持漫刺謁,不應袖手又空回。
風露撩人盡力清,也應知我到禪扃。秋聲滿谷有生氣,山意帶煙成遠形。皎月欲升天失色,白云初出樹留青。他年若訪經行處,合有先生避暑亭。
白馬出關門,愁聞鼓吹喧。山靈收正氣,月色引歸魂。貴至二千石,書馀幾萬言。翩翩丹旐過,猶訝轉朱轓。
窗下俄生并蒂瓜,可須紅紫斗繁華。高人已作全歸士,和氣猶傳積善家。
老來休吟詩,吟詩頭易白。貧來休謁見,謁見多逐客。芙蓉有色春不開,祥禽夜鳴人所積。君王好少臣已老,天寒賣漿何謬哉。茫茫歲月不我與,有力莫回東逝水。閒庭花落晝陰移,臥看游蜂穴窗紙。
中興天子籌邊日,總制尚書建節秋。俘馘未旋云鳥陣,捷書先達鳳凰樓。西南道路通三峽,老稚歡聲動九州。千古汗青誰似得,仲淹威望子房謀。
疏影倚春寒。閑飐屏風玉漏殘。漫擬小紅桃杏色,誰看。強學時妝轉覺難。香雪海漫漫。歸去江南認故山。只恐他時還憶著,前歡。酒污羅裙淚有斑。
匹婦何緣有冽泉,只因一念徹蒼玄。世人誰解綱常重,流得芳名萬古傳。
晉代傳遺愛,羊祠獨至今。峴山南郭上,千古一登臨。未下看碑淚,猶懷仰止心。湯湯德澤在,日暮漢江深。
迢迢殘夢太湖西,窗眼未明雞已啼。蕙草無香秋被冷,十年情緒雨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