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寄一首
許大秦皇定九州,
九州才定卻歸劉。
它人莫謾誇精彩,
徒自區區撰白頭。
許大秦皇定九州,
九州才定卻歸劉。
它人莫謾誇精彩,
徒自區區撰白頭。
如此偉大的秦始皇統一了九州,九州剛統一卻歸了劉氏。他人不要隨意夸耀自己的精彩,不過是徒勞地讓自己白了頭。
許大:如此大,這般大。
定九州:指秦始皇統一中國(古代中國分為九州)。
歸劉:指秦朝滅亡后,劉邦建立漢朝,天下歸于劉氏。
謾:隨意,胡亂。
區區:形容辛勞、努力的樣子。
撰白頭:導致頭發變白,指耗費心力。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作者觀覽歷史興衰后所作。通過秦統一后迅速易主的史實,反映對歷史規律的思考,或暗含對現實中爭功之人的勸誡。
全詩以秦亡漢興的歷史事件為引,揭示歷史更替的必然性,勸誡世人莫因一時功績自夸,徒耗心力。語言通俗而哲理深刻,展現了對歷史與人生的清醒認知。
壓沙千畝敵侯封,珍果誠非眾品同。
自得嘉名過冰蜜,誰知精別有雌雄。
常滋沆瀣充肌脆,不假燕脂上頰紅。
四海舉皆推美味,任從潘賦紀張公。
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
雖漸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節香。
酒味已醇新過熱,蟹黃先實不須霜。
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
占勝芳菲地,標名罨畫池。
水光菱在鑒,岸色錦舒帷。
風碎花千動,煙團柳四垂。
巧才吟不盡,精筆寫徒為。
照影搖歌榭,分香上酒巵。
主人邀客賞,和氣與春期。
邊寄今儒弁,帷籌得將才。
甘辛均士卒,號令走風雷。
驚曉城鼙急,吹秋隴笛哀。
先聲羌膽碎,聞道漢兵來。
待月中秋欲共歡,不堪陰晦阻群觀。
賓歸已徹青油幕,云綻聊窺白玉盤。
就榻酒狂平未歇,據鞍吟苦得應難。
孀娥此夕潛何甚,專要人將別眼看。
丁字溪流甚箭奔,忍看行色夕陽村。
三吳望遠迷煙棹,九日登高泥酒樽。
詩得瓊瑤今有意,感充懷抱更無言。
歸歟一曲桐江好,西北通宵欲夢魂。
國艷孤高豈自媒,寒鄉加力試栽培。
當時尚昧隨和貴,今日真逢左魏開。
名品已先推洛譜,夢魂唯恐失陽臺。
花王親視風騷將,中的方應賞巨杯。
荊衡此駕軺,封郡去相遼。
國廩矜流衍,農疇喜富饒。
幾時無協氣,何處不讙謠。
漢室通糧道,論功最后蕭。
唐嗣幾危國步艱,梁公忠力世難攀。
不辭鼎鑊君臣際,為正朝廷子母間。
今見裔孫仍白首,去從幕府綰青綸。
旌賢有后十二代,轉覺勛名重泰山。
莫惜芳樽細細斟,還臺詩句滿離襟。
海潮風駕漫幽渚,鄉岫云開認故林。
八月氣涼歸棹快,三年恩厚在人深。
紫宸曉拜天光近,宜有封囊悟主心。
踏沙徐人綠楊中,漸見祗園寶勢雄。
柏奮怒虬環古殿,花遺嬌靨散春風。
娛心未放歌聲好,對目難窮幻術工。
共醉一時寒食景,不須庭際牡丹紅。
曲水春閑遂宴嬉,何須元巳始為宜。
且看真洞杯盤出,豈顧塵寰節序移。
曳尾靈龜來可羨,乘槎仙客去難追。
一觴一詠無弦管,恰似蘭亭列坐時。
易有幽人象,天垂處士星。
知音辭相府,歸養為親庭。
閑和碧云句,深窮白首經。
惟賢二千石,優顧眼尤青。
三歲西州此效官,幕中無事有賓歡。
瞻云預喜長安近,歸騎還驚蜀道難。
分袂天涯逢臘盡,入關時候正春寒。
前途應念朋從意,回首秦亭一據鞍。
荒居聊足奉賓娛,隘甚難希玉椀呼。
秋候俯新零白露,仙期還喜望黃姑。
云間誰識橋橫鵲,庭際方欣網掛蛛。
天與性靈元自拙,卻求星媛可回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