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其四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藉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藉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百花凋零后西湖依然美好,殘花狼藉滿地,柳絮紛飛迷蒙,垂楊在欄桿旁整日隨風輕搖。笙歌停歇游人散去,才覺察春日已空。放下簾幕,雙燕正歸來在細雨飄飛中。
群芳:各種花卉。
狼藉:散亂不整齊的樣子。
飛絮:飄飛的柳絮。
闌干:同“欄桿”。
盡日:整天。
笙歌:泛指奏樂唱歌。
簾櫳(lóng):窗簾。櫳,窗戶上的格子,代指窗簾。
濛濛:形容迷茫、朦朧的樣子。
此詞為歐陽修晚年退居潁州(今安徽阜陽)時所作,屬《采桑子·西湖好》十三首組詞之一。作者晚年遠離官場紛擾,寄情潁州西湖山水,通過描繪暮春景色,反映其超脫閑適的生活狀態。
全詞以“好”字統領,打破“傷春”傳統,從殘春中發現獨特之美,展現作者豁達心境。語言平淡而意境深遠,是歐陽修晚年閑適詞的代表作,體現其對自然之趣的深刻感悟。
寫經母血盡,長素母容枯。燒蜜煉頂臂,孰非母肌膚。豈不痛至骨,為母忍斯須。南北萬馀里,來往如趁虛。天高孝可感,報應非浮屠。出門訪東家,遇否不可虞。茫然求我天,再見得所圖。昔者別兒時,那有此頭顱。明明陳左驗,大慟絕復蘇。向來相妒人,泣下成欷歔。收淚相勞苦,何異得乳雛。不即遂其志,彼張非丈夫。冠巾有婦子,諒亦母所娛。為佛再有母,初志不敢渝。但期百年內,奉母與佛俱。雖非圣賢事,區區守其愚。為君賦高誼,感我真窮孤。棄我十二年,人母我獨無。天涯尚可尋,地下不可呼。
一物自有一太極,機緘造化體坤乾。窮通一貫全天理,抱本還元合自然。
世情易變如云葉,官事無窮類海潮。退食北窗涼意滿,臥聽急雨打芭蕉。
舞衣葉葉馀香在,歡場了卻繁華債。往事夢鈞天,夢回情惘然。疏枝霜后柳,病骨如人瘦。來歲柳飛綿,樓空誰捲簾。
深避寒威一室幽,春陽雖好見應愁。如何第一東風眷,卻似芙蓉泣素秋。
秾華不與眾芳同,偏愛施朱立曉風。莫道春來無酒病,臉霞猶帶夜來紅。
浮云不傍此庵來,竹靜幽蘭一笑開。若處鮮鮮解人意,等閒冰破作春雷。
親知貴浹密,屢此良宴會。堂陛自崇廣,促席歸臥內。說詩盛使氣,屈折高李輩。更端輒笑謔,知節已沾醉。玲瓏檐花亂,蕭屑風竹碎。政使韓伯休,移床夜相對。
陰崖積雪射寒光,入齒清甘得味嘗。應是山神知客意,故將瓊液沃詩腸。
團圓一片冰,出自蠶女紅。何言入君手,動搖生清風。一朝棄篋笥,零落如秋蓬。時節自當爾,君子詎無終。
無極極中全太極,太極形而分兩儀。萬物三才皆備我,復元無極圣人基。
春駘蕩。奈著眼、處處成惆悵。無端暗引柔絲,自把吟魂密網。香心枉費,漫閑倚、銀屏笑周昉。算詞人、生帶愁來,玉顏空許相抗。征衫倦拍芳塵,望朱雀烏衣,何處門巷。舊苑凄涼更誰見,珠淚涴、銅仙露掌。早料理、移宮換羽,和海水、天風咽斷響。任縱他、羅綺輕盈,翠軿花外來往。
殘局難爭一著疏,袖觀柯爛欲何如。自憐廢籍瀕奄忽,還與乾端共慘舒。舊國遺芳縈斷夢,故人斗酒慰幽居。樽開北海容私釀,閉置差強范粲車。
走利奔權幾日休,歸來還復郭南游。直饒心計奸如鬼,終恐輸他善自謀。
藕花蓮葉弄晴暉,長記君來作好詩。我亦池塘興不淺,若為相望北風時。